歷史上的今天,1912年3月7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成立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是中國近代軍事教育歷史上成立最早、規模最大、學制最正規的軍事學府,位處直隸保定城東郊,佔地3000餘畝,前身為清朝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陸軍速成學堂、陸軍軍官學堂。

1901年11月 李鴻章病逝,袁世凱到保定接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舉辦小站練兵教學,但是根據《辛丑條約》不準駐紮天津附近,於是亦移至保定。1903年2月 袁世凱奏請開辦陸軍小學堂、中學堂、大學堂,進行正規軍事教育訓練。之後於保定建成“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即為保定軍校前身。1912年 袁世凱任中華民國總統後,於保定東郊3裡地的陸軍預備大學堂與陸軍速成學堂原址開辦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1912年至1923年期間,保定軍校共辦九期,畢業生有6300餘人,其中不少人後來成為黃埔軍校教官。若從北洋行營將弁學堂算起,保定各軍事學堂共培養、訓練了11000餘名軍官,當中超過2000人獲得將軍的銜頭;僅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在短短的11年中的九期畢業生中就培養了後來成長為少將以上的將軍達1700餘名。圖為保定軍官學校學習期間的葉挺。


保定軍校學制三年。課程設置與教授方法參照日本和德國教育,並結合中國實際情況制定,課程主要有三大類,即學科、術科和外文,此外還有漢文、算學、衛生等普通課。軍事教材主要採用日本教材翻譯加工制定。學科分四大類,即戰術、兵器、地形及築壘、交通。術科包括器械體操、刺槍、劈劍、馬術等。各類軍事教育課程由本校教官擔任,普通課程和外語是輔助教育,聘文職教員擔任。

陸軍軍官學校位於保定東郊,原址為北洋速成武備學堂,經陸軍速成學堂、保定軍官學堂和保定陸軍預備大學堂的不斷擴建,規模宏壯,設備完善。學校由本部、分校、大操場和靶場四部分組成。本部佔地190畝,分校佔地100畝,大操場約850畝,靶場約350畝,合計約1500畝。本部坐北朝南,呈長方形,磚瓦結構建築群,圍牆高大,林木環繞,外有溝壕環繞,氣象森嚴。

軍校自開辦至結束,歷時11年,共辦9期,培養各類軍事人才6553人。1924年開辦的黃埔軍校,從校長蔣介石,到教育長鄧演達,教練部主任李濟深,教官錢大鈞、顧祝同、劉峙、陳誠、張治中、季方等,都是保定軍校走出的學生。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縱橫馳騁的軍界風雲人物蔣方震、吳佩孚、蔣介石、葉挺、李濟深、張治中、陳誠、傅作義、鄧演達、白崇禧、唐生智、孫傳芳、張群、顧祝同等,都曾是保定軍校的教師或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