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世界大會上,來自中國的法官代表分享了這些寶貴經驗!

在这场世界大会上,来自中国的法官代表分享了这些宝贵经验!

1月22日,世界執行大會在上海隆重召開。在本次會議上,與會各方圍繞執行前沿問題進行了研討,並就執行領域進行了經驗交流。來自中國的法官代表也作了精彩的發言,他們都分享了哪些內容?快來一起看看!

推動民事強制執行法立法 實現執行制度現代化

在这场世界大会上,来自中国的法官代表分享了这些宝贵经验!

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

姜偉

1月22日下午,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姜偉在世界執行大會參加“強制執行立法的新近發展和趨勢”專題研討時表示,中國立法機關已正式將《民事強制執行法》列入二類立法項目,中國強制執行立法採用“獨立法典模式”已成定局。

姜偉在發言中首先介紹了中國強制執行制度體系的基本情況,他說,該體系主要由以《民事訴訟法》為代表的法律、最高人民法院出臺的20多部涉執行司法解釋和由最高人民法院單獨或與其他機構聯合發佈的幾十部規範性文件組成。司法解釋和規範性文件構成了對法律的重要補充,在執行實踐中也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姜偉表示,選擇“獨立法典模式”主要基於避免規範衝突、便利法律適用,在中國早有共識、且前期準備工作比較充分,正逐漸成為很多國家強制執行立法的主流、其可行性得到檢驗等三方面的考慮。根據立法機關的授權,最高人民法院將作為牽頭起草單位提出民事強制執行法的草案初稿,爭取在2019年底將草案提交立法機關審議,並推動儘快正式出臺。

姜偉表示,中國的強制執行法立法,除要實現對執行程序的有效規範和全面指引外,還應當以執行制度現代化作為重要目標,確保法典適應經濟社會變化,符合當前執行工作實際。

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大法官、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龔稼立主持專題研討,柬埔寨王國司法大臣昂馮瓦達納,克羅地亞最高法院大法官、民庭庭長、法官協會主席達米爾•孔特雷茨,幾內亞比紹最高法院副院長魯伊•內內,老撾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坎潘•西提丹帕,馬來西亞吉隆坡高等法院司法委員達瑞爾•古恩,巴布亞新幾內亞最高法院大法官德雷克•哈茨霍恩,俄羅斯聯邦法警局局長、首席法警德米特里•阿里斯托夫,斯洛伐克最高法院副院長亞爾米拉•烏爾班佐娃,斯里蘭卡首席大法官納林•佩雷拉,泰國司法部法律執行局局長盧恩瓦蒂•索萬蒙坤,英格蘭及威爾士高等法院商事法庭前庭長威廉•布萊爾爵士作了專題發言。(記者 荊龍)

以信息化實現財產調查現代化變革

在这场世界大会上,来自中国的法官代表分享了这些宝贵经验!

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

楊萬明

1月22日上午,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楊萬明在世界執行大會參加“財產調查的新近發展和趨勢”專題研討時發言表示,中國法院以信息化推動法院財產調查模式轉型升級,逐步實現了財產調查的現代化變革。

楊萬明表示,在以往強制執行過程中,中國法院採用 “登門臨櫃”財產調查模式,在財產形態日益翻新,流轉加快、異地存款、異地置業、異地投資越來越普遍的情況下,這一模式在效率方面的劣勢日益凸顯,嚴重製約了執行工作發展,倒逼加快法院財產調查模式的變革。為此,中國法院藉助信息技術手段,與掌握財產登記信息的政府部門和相關機構聯網對接,並統一相關技術和安全標準,逐步建立起覆蓋全國範圍和主要財產形式的“總對總”“點對點”網絡執行查控系統,基本實現對被執行人主要財產的“一網打盡”。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國法院通過最高人民法院“總對總”網絡查控系統,為6038萬件案件提供查詢凍結服務,凍結資金4136億元,查詢不動產信息984萬條,查詢到車輛5142萬輛、證券1421億股、漁船和船舶194萬艘、互聯網銀行存款257億元,有力維護了勝訴當事人合法權益。

楊萬明強調,中國在發展網絡執行查控系統的同時,高度重視對個人隱私和信息安全的保護,同步建立了嚴格的監管措施和網絡查控操作標準流程,對所有涉案的財產查控進行全程留痕、自動監控,並堅決依法嚴懲違規查控行為,實現網絡財產查控與個人隱私、信息安全保護的有機統一。

楊萬明指出,網絡財產調查目前仍然存在新型財產形態查控滯後和網絡財產調查範圍、功能不完善等問題和挑戰。對此,中國法院積極完善網絡執行查控系統,進一步擴展其查控範圍和功能,努力實現對各類財產全覆蓋,實現網絡查詢、凍結、扣劃一體化。不斷完善並充分發揮傳統財產調查方式功能作用,廣泛推廣審計調查、懸賞調查、委託調查等措施,做到網絡財產調查與傳統財產調查互相結合、互為補充,確保切實查明被執行人財產。同時加大對隱匿財產、逃避執行的打擊力度,依法適用司法拘留、罰款,直至追究刑事責任,不斷健全被執行人不敢逃債、不能逃債、不想逃債的制度機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大法官、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劉曉雲主持專題研討,薩摩亞首席大法官帕圖•薩波盧作了專題發言。(記者 荊龍)

希望“中國經驗”為各國執行工作提供有益參考

在这场世界大会上,来自中国的法官代表分享了这些宝贵经验!

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

劉貴祥

1月22日上午,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劉貴祥在世界執行大會參加“司法評估拍賣的新近發展和趨勢”專題發言時表示,中國正在全面建設“智慧法院”,加強互聯網技術與審判執行深度融合,希望中國經驗能夠為各國執行工作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劉貴祥表示,在強制執行程序中,財產變現的傳統模式是由法院委託給第三方拍賣公司組織拍賣,法院再將拍賣款發還申請執行人。但這一模式呈現出拍賣公告覆蓋面窄、信息公開不充分、拍賣佣金高和拍賣週期長等弊端。中國法院將互聯網技術與司法拍賣有機結合,通過互聯網平臺拍賣標的物,傳統拍賣程序中的公告、繳納保證金、競買、確認成交等所有拍賣行為,都在互聯網平臺上進行。司法實踐證明,網絡司法拍賣具有公眾參與度高、信息公開詳盡、參與方式便捷、拍賣成本降低和標的物全覆蓋等優勢。

劉貴祥表示,截至目前,全面實行網拍的法院達到3301個,法院覆蓋率為93.7%。從2017年3月網拍系統上線至2018年12月31日,全國法院網絡拍賣量94萬餘次,累計拍賣標的物56.6萬件(含未開拍),成交量27萬餘件,成交額6049億元,標的物成交率71%,溢價率64%,為當事人節約佣金186億元。

劉貴祥表示,中國正在全面建設“智慧法院”,加強互聯網技術與審判執行深度融合。具體到執行領域,從立案登記到財產查控,再到確定參考價、網絡拍賣、案款發放、信息公開等流程均已實現線上完成,並實現全程留痕、全程公開、全程監督。希望這些中國經驗能夠為各國執行工作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大法官、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夏道虎主持專題研討,愛沙尼亞司法官及破產委託官協會主席傑尼克•普爾,斐濟高等法院法官阿納雷•圖勒武卡,馬達加斯加司法部秘書長贊塔西亞那•薩拉瑪•蘭奇安裡馬納、巴基斯坦最高法院大法官伊賈茲-烏爾-阿赫桑、巴拿馬最高法院院長埃爾南•德萊昂、越南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阮翠賢作了專題發言。(記者 荊龍)

深化執行機構改革 推動執行管理現代化

在这场世界大会上,来自中国的法官代表分享了这些宝贵经验!

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大法官、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劉曉雲

1月22日下午,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大法官、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劉曉雲在世界執行大會上就“執行機關設置模式的新近發展和趨勢”議題作專題發言。

劉曉雲指出,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是司法程序中的關鍵一環,事關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及時實現,事關法律權威和司法公信,事關社會公眾對推進法治國家建設的信心。為提高執行效率,規範執行行為,中國法院以推動信息化、規範化為重點,圍繞執行機構、執行程序及執行管理開展了全方位改革,有效提升了執行質量和效率。中國法院依託信息技術,推動實現執行管理現代化,積極探索執行裁判、執行實施機構改革,強化執行指揮中心建設,探索出一條破解執行難的有效路徑,為及時兌現勝訴當事人權益、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權利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劉曉雲表示,隨著市場主體對公正高效解決糾紛的需求不斷提高,執行管理方式不斷創新,執行管理內容不斷拓展,執行機構設置及職能改革仍需不斷深化。中國法院將圍繞平等保護中外資企業、國有及民營企業,進一步深化執行改革,做實做強執行指揮中心,強化執行監督管理,確保法律得到統一實施、當事人得到公平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大法官、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吳偕林主持此專題研討。法蘭西共和國執達員協會副主席帕特里克•薩法爾、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穆罕默德•哈達•阿里、蒙古國法院判決總局副局長兼執行局局長達木丁策仁、新加坡共和國最高法院大法官莊泓翔就此專題在大會上作了交流發言。(記者 孫航)

構建聯合信用懲戒體系 推動“執行難”的解決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在这场世界大会上,来自中国的法官代表分享了这些宝贵经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高級法官、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局長

孟祥

1月22日下午,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高級法官、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局長孟祥在世界執行大會上,就“強制執行和信用建設的相互促進”作專題發言。

孟祥表示,強制執行和社會信用建設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繫,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近年來,中國法院在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總體佈局下積極探索創新,構建起針對失信被執行人的聯合信用懲戒體系,以此推動“執行難”的解決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孟祥簡要介紹了聯合信用懲戒的法律和政策依據並表示,中國法院充分發揮中國的體制制度優勢,緊緊抓住部門聯動和信息化這兩條主線,推動與更多部門合作,一起對失信被執行人進行信息化的聯合信用懲戒,構建了聯合信用懲戒體系。截至2018年12月31日,有351萬失信被執行人懾於信用懲戒,主動履行義務,重拾信用,聯合信用懲戒有力助推“執行難”問題的解決,也切實推進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弘揚了誠實守信的價值觀念。

孟祥表示,作為信用法治體系建設的一部分,對失信被執行人的信用懲戒體系建設還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需要久久為功,持續用力。希望中國的失信懲戒體系建設工作能為世界執行貢獻有益的中國經驗和中國方案,也希望借鑑各參會國的經驗和智慧來不斷完善自身工作。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阿斯塔納國際金融中心副總裁兼首席法務官馬拉·艾特諾夫、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司法部司法局判決執行辦公室副主任索尼科·因希拉德、荷蘭王國皇家司法官協會主席顧問喬納·凡·魯萬分別就該專題作了發言。

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大法官、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李佔國主持專題研討。(記者 沈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