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家過億,被共享單車牽連險些破產,為何市場不認可他的復牌?

2018年的共享經濟發展的並不是很好,小黃車的慘狀歷歷在目,排隊等著退押金的人還在幾年後才能拿到錢。不過這個行業還是造就了幾個富豪的,就像摩拜的創始人,胡瑋煒在美團收購摩拜之後,就套現了15億人民幣,雖然比不上自己擁有公司,但是這樣的結局已經很好了。

他身家過億,被共享單車牽連險些破產,為何市場不認可他的復牌?

因為在這個行業,被共享單車坑的最慘的不是要不到押金的大眾,而是小鳴單車的投資人鄧永豪。鄧永豪是凱路仕的創始人,他做了23年的自行車,沒想到突然就掉進坑裡了。

凱路仕自行車一直都是高端自行車的代名詞,而鄧永豪也依靠著這個品牌身家上億,但是2016年,他給小鳴單車投資了上千萬,而且還承擔了自行車相關的零配件。在當時共享單車的發展還很快,市場上的幾家都有著不菲的收入,所以鄧永豪就也跟沒有想到那麼多。

所以,在共享單車遭遇寒冬的時候,小鳴單車也出現了虧損,這也就使得鄧永豪的資金鍊在直接斷掉了。而凱路仕自行車在2017年就停產了,這前幾天,凱路仕停牌一年之後重新復牌,但是連續兩天都沒有交易。

他身家過億,被共享單車牽連險些破產,為何市場不認可他的復牌?

想要重回市場並不是那麼簡單的,鄧永豪現在肯定是很後悔的,不過他也應該料想到了這個局面。自己有著技術和充足的經驗,之後好好運作一番,到時候凱路仕也才能真正的站起來。

鄧永豪是1970年出生的,他在23歲就已經試著創業了,最開始是在廣州創立了一個自行車行,然後生意就慢慢好了起來。2010年在廣州成立了凱路仕體育科技有限公司,兩年後,又接著在香港成立了凱路仕國際有限公司。

2016年,鄧永豪的自行車就已經打開了國際市場,在歐美也有著不錯的銷量。身家過億,也為我們國產品牌增加了很多的榮耀,他本人也獲得了不少的榮譽稱號。

他身家過億,被共享單車牽連險些破產,為何市場不認可他的復牌?

如果他能夠順著之前的路子發展,自己的生活未必會受到影響。但是剛好共享單車興起,使用方便,人們的接受度也很高,很多人出行都會選擇騎共享單車。每個城市幾乎都被共享單車承包了,由此可想,傳統的自行車行業受到了多大的衝擊。

鄧永豪應該也是想著給自行車的發展注入新的生機,於是才對小鳴單車進行投資。A輪投資就花了上千萬,並且提供零配件給廣州震霆和峰榮,這家自行車製造企業就給小鳴單車加工自行車。

前期鄧永豪在小鳴單車這裡還是賺了錢的,2017年就從這兩家自行車製造企業拿到了1.8億的營業額,但是這也是他之後在小鳴單車破產之後收不到貸款的原因。

他身家過億,被共享單車牽連險些破產,為何市場不認可他的復牌?

在各種資本的投入之下,小鳴單車發展的更加迅猛,市場份額直追小黃車和摩拜,在當時就已經有了400多萬用戶,也收到了8億多的押金。

但是小鳴單車之後就同樣有了這個行業的通病,本身共享單車的盈利方式就是一塊短板,雖然用戶的押金收了不少,但是這些也只是保證金,小鳴單車是不能夠動用的。而每次騎行付得錢也並不多,僅僅靠著用戶的騎行的車費來維持龐大的產業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而且整個行業競爭很大,大家爭奪市場的辦法就是不斷的加大自行車的數量,從數量上取勝,這種盲目的擴張,除非有強大的資金供應,不然一旦供應鏈斷掉,直接就會土崩瓦解。

他身家過億,被共享單車牽連險些破產,為何市場不認可他的復牌?

擴張之後還要承擔自行車的維護和人員的勞務費,這樣下來,小鳴單車在創立不到兩年的時間之內宣佈了破產。清算的時候,公司只剩下了30多萬,這也就是說用戶的押金早就被挪用了,所以給用戶的押金根本沒有辦法全部退還。

這個時候的小鳴單車負債已經有5000多萬,裡面自然就包括了用戶的11萬押金,還有供應商的貨款。

所以鄧永豪在小鳴單車裡的投入也沒有拿回來,這對於鄧永豪不可不說是一個大的打擊。他創辦的凱路仕也受到了很嚴重的打擊,導致最後停牌的結果。

他身家過億,被共享單車牽連險些破產,為何市場不認可他的復牌?

本來還是很不錯的品牌直接就因為共享單車落到了這樣的結局,也是很慘的。但是最重要的根結就是在做投資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自己的資金怎麼收回來的問題。一個行業發展過快,勢必會有著很大的缺點,如果後期沒有行之有效的辦法加以調控的話,結局必然不會太好。

但是要是當時小鳴單車能夠健康良性的發展,那鄧永豪現在獲得的利潤也難以估量,所以投資需謹慎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