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儘快停止只說不練的假把式


我們應儘快停止只說不練的假把式

世上沒有任何團體組織比教會講的更多,做的更少。許多祈禱時口若懸河的弟兄,如果認識到神是認真地聆聽人的祈禱時,恐怕他會馬上停止禱告。”

如果人體的構造,能防止人只會說,不會做的話,那倒是方便不過。

可是,基於某種只有神才能明瞭的原因,人的話語與行為似乎沒有必要的關聯。這事實構成了信仰生活最要命的陷阱。我恐怕現代的基督徒已變得只長於說話教導人,卻缺少了相稱的行為。我們濫用話語的能力,但表現出來的行為卻全不濟事。

我們的主和祂的門徒,都長於行動。福音書所記載的主,是一個行動滿有能力的人:“祂周流四方,行善事,醫好凡被魔鬼壓制的人,因為神與祂同在。”(徒10:38)在基督的生活和教訓中,可清楚看見話語和行為兩者之間道義上的關係。祂先有行動,然後才說話教導人;如此,祂所行的,就叫祂的話更顯真確。

路加福音的作者這樣寫到:“論到耶穌開頭一切所行所教訓的。”在這裡,他將“行”排在“教訓”之先,我深信這次序絕非出於偶然。在登山寶訓的一段記載中,亦提及基督如何著重行為多於教導:“所以,無論何人廢掉這誡命中最小的一條,又教訓人這樣做,他在天國要稱為最小的;但無論何人遵行這誡命,又教訓人遵行,他在天國要稱為大的。”(太5:19)

我們應儘快停止只說不練的假把式


從某個角度看來,由於宗教叫人思索那肉眼不能看見的,怪不得容易惹人誤會。以為宗教叫人思想虛無的事情。禱告的人談論他看不見的事,墮落的人卻以為看不見的,就不重要了,甚至可能不真實。如此這般,宗教信仰結果與現實生活脫節,最後更隱退到幻想中那虛無飄緲的境界。在這境界裡,只存在著一些可愛而不切實際的東西;它們實際上根本並不存在,但人人都心照不宣,沒有勇氣當眾否認。

我倒盼望這種情況只發生在異教徒身上,或只發生在一般對信仰不大清楚的人身上。可是,若要說句公道話,我只好承認今天的福音派基督教徒,也不能倖免。事實上,對異教徒來說,他們皈依的神明很可能比一般基督徒所信奉的神來得真實。我不禁與詩人華茲華斯大有同感,他曾作詩慨嘆寧做異教徒,信奉不存在的神祇,也不願做一個腐化至不信永存的神的所謂“基督徒”。

毫無疑問,世上沒有任何團體組織比教會講的更多,做的更少。任何一間工廠,如果花費了那麼多原料,卻只製造出那麼一丁點兒產品,恐怕不到六個月就要倒閉了。我常在想,美國任何一個鄉鎮的教會,在主日獻上的禱告,若有千分之一能蒙神垂聽的話,美國一夜之間,就會整個改變過來。

問題就在於此:我們禱告時喋喋不休,但從沒有留意這些禱告未蒙應允。我們不但心裡不在乎祈禱是否蒙應允,而且,如果禱告一旦蒙應允,我們反會感到尷尬,甚至大失所望。我這樣說,絕對沒有挖苦的意思。很多基督徒雖然心裡不信禱告會有什麼收穫,但他們習慣用動聽的詞藻向神祈求,有些更將禱告當作事情完結時的結語。許多祈禱時口若懸河的弟兄,如果認識到神是認真地聆聽人的祈禱時,恐怕他會馬上停止禱告。

我們應儘快停止只說不練的假把式


我們在信仰生活上,寧取話語,不提行為,是因為後者要付代價。我們禱告說:“主啊,幫助我天天負起自己的十字架!”實在比真正背起十字架容易得多。正因為我們心裡根本不打算這樣做,只不過是循例祈求,讓自己得著一點良心上的安慰,因此我們就只滿足於用一些重複的話語去禱告。

用話語代替行動,自古已然,並非最近的現象。使徒約翰在他那時代老早便發現這個趨勢,因此提出警告說:“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從此就知道我們是屬真理的,並且我們的心在神面前可以安穩。”(約壹3:18-19)

雅各也同樣提到沒有行為的言語的流弊:“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地去吧!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什麼益處呢?”(雅2:15-16)

那麼,我們該如何做才是合宜呢?發誓三緘其口嗎?還是在行為趕得上話語前,索性就停止祈禱、唱詩,也不作見證?不!這樣做是無濟於事的。我們基督徒留在地上,為的是要向世界作見證,所以一息尚存,就得向人傳講基督,也得在神面前為人祈求。可是,我們怎樣才能逃脫只有言語而沒有行為的通病呢?

辦法很簡單,但不容易做到。首先,不要說不是出於誠意的話;撇棄空談屬靈事情的壞習慣;如果自己還未準備好承擔後果,就不要說話;相信神的應許,服從、遵守祂的誡命;實踐真理後,才合宜地談論真理。有了行為,言語才會變得實際;行動有力,話語才會有權柄,心中因而充滿真實的感覺。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橡樹文字工作室。摘自《聖潔》,三聯書店,2013.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