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你們早就得到過“佩琪”了

其實你們早就得到過“佩琪”了

相信很多人已經被《啥是佩奇》的短片刷了屏,如果你還沒看過,可以搜一下這個視頻。

故事很簡單,山裡的爺爺要為孫子準備一件叫“佩奇”的禮物,但他不知道什麼是“佩奇”。

所以他查了詞典,做了廣播,問遍朋友,最終硬生生用鼓風機焊了一個“鋼鐵佩奇”。

經過很多天的努力,爺爺對“佩奇”的瞭解,也從最初的“完全沒聽過”,發展為“她爹也是豬,她娘也是豬,兒子還是豬,一窩豬。”

幽默中帶著感動,感動中又帶著一絲“熟悉的溫情”。

為什麼我們說是“熟悉的”?

想象一下,類似“什麼是佩奇啊”這種問題,你是不是也聽到很多次?

“什麼是吃雞啊?什麼是比特幣啊?什麼是直男啊?

什麼是新媒體啊?什麼是公眾號啊?什麼是產品經理啊?”

熟悉麼?類似這樣的問題,是不是也曾出現在你和父母的對話中?

看到那位不認識佩奇的爺爺,你也許會想到“空巢老人”,但你也許不知道,還有個詞叫做“空巢期父母”。

其實你們早就得到過“佩琪”了

“空巢期父母”,指的就是當最後一個孩子長大成人,離開家後的父母。當這一代80、90後年輕人紛紛背井離鄉去到一二線城市發展,留在三四線小城市的父母們便變成了“空巢期父母”。

他們大多在40-60歲之間,他們也許生活並不如意,也許日子過得普普通通,也可能正處在事業的巔峰......但他們中的大多數,內心可能都有一份難以彌補的空虛。

這份空虛,就是孩子離家帶來的空虛。

對很多家庭來說,孩子離家,就意味著父母不得不改變近20年形成的生活方式和日常交流內容,將生活的重心從孩子轉移到其他事物。許多父母會感受到悲傷和失落感,這也被成為“空巢綜合徵”——當然這並非真正的臨床症狀,只是一種現象。

對“空巢綜合徵”來說,最好的解決辦法往往就是讓父母重新發現自我,找到一個新的興趣和動力,去發展屬於自己的新生活。可一旦沒有找到這種新生活方式,當父母感到空虛,他們就可能會選擇更多的和孩子去聯繫,去焦慮,企圖用這種方式來緩解空虛。

在面臨問題的時候,他們也總會想找孩子商量和傾訴。有時他們甚至需要聊孩子的話題,來維持夫妻之間的溝通,因為之前的生活中他們也大都是在聊孩子相關的事情。

而當孩子開始獨立,在其他城市有了獨立的圈子、事業,父母也會面臨一種角色的轉換:他們需要放棄“我是可以幫助到你的父親/母親”的原始角色——但這個角色,可能是Ta之前全部成就感的來源。

所以,父母依然會在接下來跟我們的相處中,努力讓自己去扮演好“父親”“母親”的角色,從而維持那種他們曾經熟悉的安全感和成就感。

就像一位同事說,看《啥是佩奇》最打動她的,是爺爺一包一包往外掏特產的畫面,“我立馬想到,我媽每次來北京看我,總給我帶一大堆亂七八糟奇奇怪怪的東西。”

另一位同事說,自從來簡單心理做了新媒體,父母每天都認真看他的文章,還要轉發給親戚好友。有一天他做了篇“性心理”主題的文章,媽媽還悄悄發微信來說,自己還是太傳統,不適合轉這種內容,給你點個贊,就不轉發了。語氣中甚至還透漏著一絲絲的委屈。

同事還說,父母以前根本不懂自己的工作內容,但他沒想到,父母不僅一直在努力瞭解,幾個月後,竟然還開始試著給他提些工作的意見。

其實,父母再努力瞭解,最終學到的也很有限,就像那位爺爺最終對佩奇的瞭解,也只是“她爹也是豬,她娘也是豬,兒子還是豬,一窩豬。”

而父母能給出的意見,多數也是脫離實踐的無用意見——就像那位爺爺給孫子焊的鋼鐵佩奇。

但他那一瞬間真正感受到了父母的愛,那是一種想盡辦法也要表達的“笨拙的愛”。

當我們刷屏為爺爺送給孫子的“佩奇”感動時,也許並沒有意識到,父母早已給過我們很多各種各樣的“佩奇”。

“原生家庭”這個概念,近兩年被提得越來越多。很多人開始發現,自己現在面對的很多人生障礙比如性格問題、做事方法問題、認知問題等等,原來都是“原生家庭”惹的禍:因為父母的不恰當教育,因為父母的忽視,或者因為父母的過度管教......

但站在父母的角度,自己明明已經盡了最大能力來愛孩子,也在自己能力、認知範圍內給出最好的“教育”——結果養出來的孩子,總是不懂得念父母的好,還責怪父母給他們帶來了糟糕的影響。

從心理學來看,“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的確是不可否認的真實存在。但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去強調“原生家庭”,本是為了讓每個人更清楚的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真實的樣子,絕非讓人們去責怪怨恨父母。

當我們看那個短片時,因為我們看到了一隻佩奇的誕生過程,所以當最終那隻粗糙、滑稽的鋼鐵佩奇出現,我們會感受到背後的溫情,會覺得可愛。可真換成自己的生活,我們往往看不到父母給我們準備“佩奇”的過程。

當父母把“佩奇”給到我們,我們卻又會有更多的挑剔。但是,很可能父母真的已經竭盡全力的去愛我們了。

理解家庭這件事,過程總是不可避免伴隨著矛盾和痛苦。我們經常在後臺看到留言,很多孩子、父母都在互相抱怨。

但只要我們走在“理解的路上”,就總有希望達到終點。

最遺憾的情況,莫過於孩子花一輩子的時間等父母道歉,父母花一輩子的時間等孩子一句謝謝。

——來源.簡單心理.侵刪


這裡是解憂信箱

我愛我的父母

希望你們也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