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號文件”再次強調農村電商 2019年農村電商有何發展趨勢?

中商情報網訊:2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這是新世紀以來,黨中央連續發出的第十六個“一號文件”,這份2019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今明兩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三農”領域有不少必須完成的硬任務。必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不動搖。同時,文件提出實施數字鄉村戰略,深入推進“互聯網+農業”。

近年來,電子商務成為推動“互聯網+”發展的重要力量和中國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商平臺在助力農村地區發展、農業現代化和農民的脫貧致富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對比近五年中央一號文件不難看出,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對電子商務的重視程度在持續提升。

隨著農村電商的不斷髮展,越來越多的農民藉助電商脫貧致富,農村市場漸漸被“喚醒”。尤其在近幾年,農村網絡零售交易額翻了一倍多。據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1.37萬億元,同比增長30.4%;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到2305億元,同比增長33.8%。農村電商迅猛發展,開闢農產品上行新通道。同時,隨著相關政策不斷出臺助推,阿里、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與農村的互動越發良性化,農村電商在興鄉富民過程中扮演起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农村电商 2019年农村电商有何发展趋势?

2019年我國農村電商四大發展趨勢:

(1)鄉村振興戰略為農村電商發展帶來新機遇。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近年來全國各地都在興建鄉村。在鄉村振興的大力促進下,農村電商得以快速發展。同時,農村電商的發展,促進了農村和城市資源要素雙向流動,並初步形成了農村電商的新興業態,為鄉村振興注入巨大活力。

(2)農村電商模式將進一步演化。目前,農村電商主要表現為零售與批發並重、社交電商與社區電商異軍突起。隨著農村電商的市場規模在擴大,模式不斷演化,由單一的網絡零售向網絡零售、網絡批發並重轉變,從傳統電商向社交電商、社區電商並重轉變。“賦能”貧困主體、賦能產業。各大電商平臺依託自身資源優勢,探索各具特色的電商扶貧模式。

(3)電商扶貧的實踐路徑日益多元化,各大電商平臺正依託自身資源優勢,探索各具特色的電商扶貧模式;

(4)農村電商將進一步推動農業產業結構升級,主要表現方式是重塑農產品供應鏈。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9-2024年中國農村電商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策劃、產業園策劃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