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砂一極樂,一笑一塵緣瞭解一下?

大家好,這裡是獵奇之家,歡迎收看今天的獵奇正文

經常聽人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可我們一直了解正文.....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淨。(這是重點,要考的,背誦並默寫)

乍一看,完全看不懂在說什麼。

下面,就由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智勇雙全,才思敏捷,高大威猛,集帥氣與智慧並存的小漠給大家解釋一番

小漠科學式解答:

佛教認為一粒沙可見三千大世界,現在科學叫宇宙全息論;

宇宙全息論:想像一個水族箱,裡面有一條魚。也想像你無法直接看到這個水族箱,你對它的瞭解是來自於兩臺電視攝影機,一臺位於水族箱的正前方,另一臺位於側面。當你看著兩臺電視監視器時,你可能會認為在兩個螢光幕上的魚是分離的個體。宇宙全息論的基本原理是:從潛顯信息總和上看,任一部分都包含著整體的全部信息。(能讀懂這句話的人,都不會是普通人)

佛教認為人可以修出百千萬的化身,科技現在可以有初級的所謂“克隆人”;科學對事物的認識從原子,到粒子,再到質子等等,事實上,這種認識可能還是不徹底,而佛教在兩千多年前就認為“萬物無自性,無本質”,一個字——空,說明了一切的根本。

從佛教的角度來講,每個人都是一朵花,每朵花都有自己的世界,每個人都是一片葉子,每片葉子都有自己的綠意,在花將凋零,葉將枯萎時,我們都應該在最後一刻,將一切歸還給大地。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砂一極樂,一笑一塵緣瞭解一下?

世界的一切原本由細節構成,如果一切歸於有序,決定成敗的必將是微弱砂礫的細節。一花而見春,一葉而知秋,窺一斑而見全豹,觀滴水可知滄海。細微之物,常有大千世界的縮影,見微知著才能真正打開世界之門。

生命永恆存在亙古不老的原始見證。無限的人類歷史可以有悠閒的人類個體來組成,無限的時空宇宙,可以用有限的浮沉人生來度量,永恆的筆端能夠記錄人類文明的變遷。

昔時佛祖拈花,迦葉微笑,既而步往極樂,心若無物,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這是禪宗的境界,佛學說的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這之中,有一個佛學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

佛在靈山,眾人問法,佛不說話,只拿起一朵花,示之。眾弟子不解,唯獨迦葉尊者破顏微笑。只有他悟出道來了,宇宙間的奧秘不過在一朵尋常的花中。道,就在日常是生活中,就在尋常事物中。莊子都說過:道在矢溺。說的粗俗點,大小便中都有道,無處不有道..............

好了 ,看完了正文,我們已經瞭解了...好吧,還是不知所云。

當然,作為普通人的我們,上面的東西看完,也是感觸不太多,但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尤其展現在詩詞歌賦上,上面的詩詞,不免有一股高雅的境界在裡面,我們只需要背下來,在某個特定的時間用來裝做悟道的樣子總是可以的。所以嘛,就算不了解細微,大概的意思明白就可以了。就如佛裡說的那樣,諸法皆空嘛。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砂一極樂,一笑一塵緣瞭解一下?

菩提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