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陪伴我們青春的《讀者》雜誌嗎?它在外灘開出了最美書店

還記得陪伴我們青春的《讀者》雜誌嗎?它在外灘開出了最美書店

今天的你穿梭於交錯縱橫的信息化時代,是否還記得,陪伴我們青蔥歲月的,那本名叫《讀者》的雜誌?

這是一本對大家來說再熟悉不過的雜誌。今年7月,這家已經走過37年的《讀者》雜誌,在外灘開出一家最美書店——讀者書店上海旗艦店,這也是讀者品牌在全國的首家集合概念店,選址外灘九江路230號大生大樓一層,面積共550平方米。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描繪讀者書店,那就是這是一本可以走進的《讀者》,一間和你有故事的書店。

還記得陪伴我們青春的《讀者》雜誌嗎?它在外灘開出了最美書店

今年世界讀書日,也有“一本書”徐徐打開。這是位於復興中路517號的思南書局,由上海世紀出版集團與上海永業集團聯袂打造,也是一處新型閱讀空間。在這個誕生於老洋房的書店裡,思南經典誦讀會已舉辦20多場,參與報名的讀者比較踴躍,活動現場也爆滿,巧妙架起了讀者和作者之間的橋樑。

黃浦區是上海書店最集中的城區之一,有130多家書店,都很有特色,既有在福州路上國字號老的書店,比如上海書城、外文書店、古籍書店、新華書店,又有很有個性的書店先後選擇在黃浦落戶,這和黃浦區提供的優質服務和濃厚的文化氛圍密不可分。

《讀者》的情懷找到落腳處

在讀者書店入口處,由鐵藝抽象文字組成的景觀牆若一封書信,落款讀者書店,每一個文字都可以被想象。書店門口處的書頁隔斷,散開的書頁從屋頂飄落下來,帶著一段段來自《讀者》中的文字,一個個散落在文字裡的場景和記憶,在這裡找到落腳處。

作為讀者品牌全國第一家集合概念店,讀者書店在設計風格、空間陳設中融入了大量的《讀者》元素,將讀者品牌形象氛圍化、具象化、場景化,這裡既是一家書店,也是一本可以走進去的立體的《讀者》雜誌,還是一處讀者印象的體驗館,讓身處其中的每一個人都感受到獨特的讀者氣質。

書店裡還散落擺放著100位讀者對 《讀者》雜誌、讀者品牌、讀者書店的寄語,或許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你會瞥見一張小小的手寫卡片,那是來自另一處的默契與厚愛,與你的目光彙集此處。

還記得陪伴我們青春的《讀者》雜誌嗎?它在外灘開出了最美書店

讀者書店裡修建了一條長12米的長廊,名為“絲綢之路上的藏經洞”。藏經洞內,有精心挑選與敦煌藝術、絲路文化相關的書籍、文創產品,以及敦煌壁畫的臨摹版。而“外灘書房”老上海懷舊閱讀區是書店對這座城市的文化與歷史再融合。稍縱即逝閱讀區內足足一排書架,都是精挑細選的老上海相關書籍。

還記得陪伴我們青春的《讀者》雜誌嗎?它在外灘開出了最美書店

讀者(上海)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小麗介紹,在書店落地的過程中,黃浦區屬招商平臺經緯聚商公司提供了優質的服務,從政策諮詢到辦證手續,都做了全程的服務。“我們感受到黃浦優質的營商服務環境,每一個部門、每一個環節都為我們出主意想辦法,引導幫助我們,那麼快就把手續辦完。我們希望將店開到老大樓裡,也滿足了我們的需求。”

其實,讀者書店所在的九江路230號大生大樓,是一幢真正的老上海“古董建築”。大生大樓始建於1919年,1920年1月竣工,是較早出現在英租界的、由民族資本投資建造的大樓。現在在讀者書店內看到的窗型、樣式,都是一直保留下來的純正老派風格。重新修復、刷漆之後,它穿越時光,以盛年的面貌呈現在大家眼前。

讀者書店除了在空間設計上有讀者會客廳、絲綢之路長廊、外灘書房等特點外,還涵蓋了文創、展覽、休閒、活動等空間集合功能。同時,書店將圍繞國家“文化+”“互聯網+”“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建設“讀者+”融合型文化傳播和消費平臺,整合旅遊、教育等領域,為讀者大眾提供更好的文化體驗和文化服務。

追憶光陰的故事

在思南書局,書店創辦者喊出的宣言是“2018年,讓我們一起來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從“上海書展·上海國際文學周”到“思南讀書會”、“思南書集”、《思南文學選刊》,到“思南書局·概念店”,再到全新的思南書局實體店,這個“意義”或可被理解為:傳承文化,傳播書香,構築一個上海文化新地標。

還記得陪伴我們青春的《讀者》雜誌嗎?它在外灘開出了最美書店

書局各個角落都有可供讀者“坐著讀書”的空間:從一層的單人書房、二人書房到二層的咖啡吧,再到四層的閣樓“半木雲間”,每個空間都有充足的光線和舒適的座位。開業期間恰逢羅大佑5·11“當年離家的年輕人”上海演唱會。書局一樓的二人書房特別佈置成羅大佑音樂主題空間,現場展示羅大佑珍貴磁帶、《戀曲1980》歌詞創作時候的手稿,並播放那些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讓讀者一起追憶光陰的故事,並寫下自己獨特的留言。

最近,由上海市黃浦區旅遊局發起的“尋味歷史建築·黃浦最上海”城市公眾活動,於2018上海市旅遊節期間正式推出。梧桐樹下的老洋房,位於復興中路517號的思南書局便是其中一個打卡地。

大家不僅可以在線上讀到馮玉祥、柳亞子和這棟建築的故事,如果來到書局一樓的小花園,掃描二維碼,還能聽到書局專屬的語音介紹,將這棟建築的故事通過耳朵傳到心裡。

在旅遊節期間,思南書局舉辦了兩場關於建築故事和城市記憶的展覽。一個是《尋廂:金家坊城市記憶素材展》,展現金家坊不同歷史時期城市元素和地名風物的變化,及其獨特的路網結構、城市肌理和建築類型,讓觀眾獲得日常行走難以體驗的多元視角和整體性城市景觀。另一個是《“嗲上海”平面設計展》,邀請設計師武旌一同呈現,將思南書局的“二人讀書處”搖身一變打造成虛構的“很嗲裡”。

還記得陪伴我們青春的《讀者》雜誌嗎?它在外灘開出了最美書店

門口“二樓Lily阿姨”的信箱歡迎著你,進入房間,好像穿越到Lily阿姨的閨房,窗外一片片紅屋頂白牆的老房子,窗口的生煎饅頭和老式收音機,還有各種搞笑的自拍道具,到處都透露出設計師特有的詼諧又貼近生活的設計風格。

思南書局還以“閱讀建築”為靈感來源,設計了一系列精緻的小玩意和特別的美食,比如,“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巧克力,以建築為靈感的徽章、立體卡、明信片,以及將思南書局12種美畫出來的絲巾都很受讀者歡迎。

特色書店書市遍佈

在黃浦區,值得細品的書店數不勝數。在重慶南路上的大隱精舍,把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和現代生活方式的結合融合在一起,有很大的空間,能夠讓讀者做沉浸式閱讀。大隱書局巴黎春天店,位於淮海路商圈巴黎春天的頂樓,面向年輕白領和親子家庭,氛圍營造上較為時尚。

從去年5月開始,大隱書局與黃浦區明覆圖書館合作,推出了一項十分便民惠民的措施。來店裡看書的讀者,只要擁有上海圖書館的借書證,即可不用付錢,將看中的圖書直接“借”回家。買單者是黃浦區明覆圖書館,大隱書局會定時將還回來的圖書送到圖書館。對圖書館來說,也增加了採購圖書的精確性。

此外,文廟書市的懷舊風、“中華文化一條街”福州路的創新風,陝西南路一條老弄堂裡的公益書市……無不具有自己獨有的特色。

書店為何願意紮根黃浦?黃浦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黃浦歷史上海派文化、傳統文化交匯,有濃厚的文化氛圍。今年黃浦區還出臺了扶持實體書店的實施意見,鼓勵和歡迎各種業態的書店在黃浦落戶,提供全流程服務。

從市民的角度看,一條街上只有賣吃的、賣衣服的,總會覺得少了什麼。如果有了一家書店,就會覺得很溫暖。尤其在黃浦區,各種類型的書店能夠符合各種人群需求,成為市民交往的空間。喝杯咖啡,看看書,聊聊天,不僅僅是文化空間,更是一個公共閱讀空間。

黃浦區也率先在全市建立了15家書店的聯盟。這15家書店各有特色,既有國企書店,也有民間資本經營的書店;有傳統書店,也有新概念書店,類型千差萬別,但是它們有相同的惠民政策。書店和書店之間可以聯手,可以互相借鑑、互相合力。在黃浦的整個區域裡,書店的力量凝聚起來,資源共享、信息共享、成果共享,滿足老百姓的文化消費需求。

正是在這樣的堅守和創新中,集聚黃浦的書店走出了獨有的生存繁榮之道,更為繁忙的都市人留住一片書香寧靜,帶來一片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