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是如何带给一个人福报的?

前不久母亲来电:说村子里半年不到已经走四个人了,两个死于车祸,一个死于自尽,一个死于恶疾,死于车祸之人,乃饮酒后骑车载人撞在电线杆上;自尽之人,乃与妻子争吵后纵身跳楼;而死于恶疾之人,据说临死仍不肯就医硬是为女儿留下十余万存款。

众生皆苦。

《金刚经》是如何带给一个人福报的?

这只是中国西南一个不知名小村庄的日常,孩子长大,老人离去,天理循环,万古不息。但生而为人,总忍不住怀旧,总忍不住要去挽留,总在听闻故人离去后仰天叹息。苍茫世道,又有谁以怎样的方式来慰藉那些流落世界的灵魂?

这是一道难题,每个人最终都会给出自己的答案。有些人选择享乐,过一天是一天,有些人选择苦行,先苦后甜是祖训,有些人什么都不选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办公室的格子里、随波逐流....但我今日给大家推荐另一种方式:读《金刚经》。

当代社会,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的事实:那便是佛学典籍常被人嗤之以鼻,视若灾殃。但其实深入理解我们便不难发现,那些先入为主,未经自己证实的偏见实在害人不浅。一方面我们变得越来越浮躁,公交上、地铁里、办公室里,每隔五分钟便百无聊奈打开抖音、知乎、头条等等,看完之后一股罪恶感油然而生,那是浪费时间,挥霍生命。另一方面,我们也曾有远大理想而苦于精进无门,没有方向,只得让本能和欲望推着我们前行,不知所往.....

《金刚经》是佛门弟子记录佛陀传道时之事迹,后由天才大师鸠摩罗什翻译入华,语言平实简朴,道理却至深至大。我依然记得当我翻开金刚经第一页时所带来的感动:“一时,佛在舍卫国,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整句翻译过来便是:“我听闻佛陀在舍卫国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一起,吃饭的时候,佛陀去舍卫大城乞食,在城中挨家挨户乞食,不挑剔,到了住处,吃完饭收拾好衣钵和衣服,洗完脚真理好座位,安坐其上”。

以佛陀的本事,为何还要自己去乞食,叫弟子去不就可以了?

以佛陀的本事,为何还要吃施舍的食物,山珍海味岂不举手就来?

以佛陀的地位,饭后为何没有弟子服侍,还需自己洗碗洗脚?

读《金刚经》之时,我正是工作繁忙,求名求利之心甚切,日日如火上蚂蚁,焦虑不安。读完此句后,忽然之间,有一念惊觉之感,遂而自渐形秽,不敢再有怨言。《金刚经》的第一段,最似平常,却也是大义最深,它告诉我们始终要以一颗平常心处事,才是本然,才是万物的本质。至于地位、名望、取巧捷径之法,还是通通忘掉最佳。亦正如文章到极致,只是恰好,做人到极处,只是本然。佛祖尚且质朴如此,我辈凡夫又怎能妄想度日。

我是白羊座,脾气火爆,尤爱记仇,事无巨细,可谓终生不忘。然后此句过后,我能明显感觉到,就在那恍惚一瞬之间,我身上的暴戾之气已然被剥离而去,我不用不再发誓做个温柔的人,我相信从那一刻起,我应该会是个待人温柔的人。

上海的地铁总是很挤,很多时候人多,没有信号,也没有朋友可聊天,此时此刻,我总是拿出手机,一遍一遍看《金刚经》,早一遍晚一遍,半年之间,差不多熟到能背。从未想过《金刚经》会成为我洗涤灵魂的重要书目。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人总是容易被欺骗,但往往最容易被自己欺骗,被自己的眼睛、鼻子、触觉、意识所欺骗,这是难以察觉的,甚至于无法预防的。因色生心,眼睛会被世上万千色所蒙蔽,因味生心,嘴巴会被人间千种味所搅乱,因法生心,内心便会被这世上千万种舒适而耽误。这些都是我们平常的经历,生而为人,因其环境、禀赋、教育等关系,多少总有偏见。而《金刚经》告诉我们,“无所住”则意味着不可太执迷于感官,而更应深入内心去求得这背后的真实。“无所住”,我们更应追求事物其本质,去除虚荣、自私、狭隘、暴戾,如澄镜之水,明如阳光。

“世人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是什么?佛是一种智慧,是觉悟!而非简单的烧香拜佛,如《金刚经》此语所言,如果世人“以色见我”,此处之色指塑金身、雕画像等眼睛所见,“以音声求我”指以声与音等所求,是人走了邪道,并不能见到如来(得到智慧)。如来是什么?他是一切,他也什么都不是。他存在于每个人内心,而不必远求,他是一种智慧、一种觉悟、一种超脱、一种冬日暖阳般的明媚。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可能大家最熟的便是这句,得益于鸠摩罗什深厚的古文功底,能将经文译得如此精深美妙,开句玩笑说,即便他不做僧人去写诗,天下也罕有对手。一切有为法,一切源于人类偏见,偏离事物本质,偏离万物轨迹的做法,都像梦中泡影一般,最终化为乌有。如不劳而获。如损人利益。如拔苗助长。如涸泽而渔。

“凡所有相,皆为空相,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这让我想起《圣经》中那有名的一句“阳光下并无新鲜事”,主观分别都不是真实存在,从最高一层抽象层面来说,万物没有分别,没有主观分别影响,就是认识到了万物的本来面目。

《金刚经》中诸多名句,确实与众多经典隐隐相关联,我们在《沉思录》、《圣经》、《纯理性的批判》、《人生的智慧》、《奥义书》中均能找到类似的叙述。人类发展至今,我们得到财富,失去智慧。

那么,佛在何处?答曰:“无处不在”。一棵草、一珠花、一条虫、一个人,只要我们学会敬畏万物,欣赏万物,则无处不是佛。万物已尽极致,一棵草的颜色搭配,一颗鹅卵石的流体造型,无处不体现造物的智慧和佛性。倘若我们随便捡起一颗鹅卵石放大1亿倍,我相信,它一定比世界上任何建筑都来得完美而不可思议。

中国古来大成之人,无不精通儒道佛要义,而《金刚经》洋洋洒洒万余言,迄今为止已有数千个译注版本。而当代的我们,处于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更易陷入迷乱而不自知,有时候我们不禁要问,从古至今,为什么人类创造力越来越弱?为什么诗歌越写越差?什么哲人越来越少?

想知道么,答案就在《金刚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