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中小行都需“補血”,資本補充工具仍有創新空間

近日,工商銀行(601398.SH)發佈了關於獲准發行二級資本債券的公告。公告顯示,工商銀行已收到《中國銀保監會關於工商銀行發行二級資本債券的批覆》(銀保監復〔2019〕93號)和《中國人民銀行准予行政許可決定書》(銀市場許准予字〔2019〕第24號),獲准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不超過1100億元二級資本債券。

實際上,近期各大銀行都有補充資本的動作。3月1日,農業銀行(601288.SH)獲准公開發行二級資本債券。公告顯示,農業銀行將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不超過1200億元二級資本債券。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趙亞蕊表示,雖然目前大型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滿足監管要求,但隨著銀行業務開展,仍舊面臨業務規模擴張,信貸佔用資本,表外業務回表對資本形成擠壓,不良率核銷加大資本佔用以及未來國際監管標準升級促使國內標準提升等問題,因此無論是基於監管趨嚴還是自身規模擴張的意圖,大型商業銀行仍有加大資本補充的需求。

對於中小銀行來說,資本充足率下滑迅速,而補充渠道有限,迴歸本源、提高資本節約類業務佔比是不少中小銀行的發展之道。

大行也需“補血”

根據原銀監會發布的《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要求,對於系統重要性銀行,2018年底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8.50%,一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9.50%,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11.50%。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工商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2.48%,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2.94%,資本充足率為14.81%;農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4.99%、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1.91%、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1.32%,明顯高於監管要求。

東方金誠首席金融分析師徐承遠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我國金融業監管與國際接軌的背景下,國有大行作為系統重要性銀行,應當滿足更為嚴格的資本、槓桿率以及總損失吸收能力,當前資本依然面臨補充的壓力。

此外,2015年金融穩定理事會(FSB)提出總損失吸收能力(TLAC)監管框架,監管對象主要涵蓋G-SIBs(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集團和重要附屬子公司。按照FSB規定,我國作為新興市場最晚應在2025年和2028年分別達到16%和18%的TLAC監管要求,且納入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的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還需承擔一定的附加資本需求。

徐承遠還認為,國內金融監管環境趨嚴,表外資本回表使銀行面臨一定的資本補提壓力。加之監管機構持續引導商業銀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扶持力度,信貸業務的快速擴張使得資本消耗加速,客觀上需要加大資本補充力度。

中小行“貧血”加重

Wind資訊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商業銀行各項充足率指標皆出現下滑,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下滑0.1個百分點至10.65%;一級資本充足率下滑0.15個百分點至11.2%;資本充足率下滑0.08個百分點至13.57%。

與大行截然不同的是,中小銀行資本充足率下滑迅速,且一些中小銀行已經低於監管要求,甚至有農商行資本充足率跌至負數。

徐承遠稱,目前中小銀行資本補充渠道較為有限,資本補充工具主要為發行二級資本債券。未來,中小銀行應從風險資產控制及資本實力提升兩方面合理控制資本充足率水平。

首先,風險資產控制方面,中小銀行應迴歸主業經營,大力發展小微企業信貸、中間業務、零售業務等資本節約型業務產品,並通過發行信貸資產ABS產品實現資產出表,以減少資本佔用。

其次,資本實力提升方面,中小銀行一方面需要加強風險定價能力,提升盈利水平,加強內源資本積累;另一方面,積極改善公司治理結構,探索通過新三板、A股上市路徑,並通過引進戰略股東等,實現增資擴股。

趙亞蕊同樣稱,從業務發展角度來看,未來的業務發展和業務轉型應當提高資本節約類業務的佔比,走輕資本道路。

仍有很大創新空間

當前,商業銀行資本金的補充主要有股東增資、利潤積累、上市融資、發行混合資本工具等創新工具來補充。其中,股東增資、首發上市、配股、非公開發行等權益型資本補充工具方式主要用於補充核心一級資本,上市融資發行主體限於上市或即將上市銀行,對商業銀行資本補充能力有限。

2月1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稱,對商業銀行,提高永續債發行審批效率,降低優先股、可轉債等准入門檻,允許符合條件的銀行同時發行多種資本補充工具。引入基金、年金等長期投資者參與銀行增資擴股,支持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投資銀行資本補充債券,鼓勵外資金融機構參與債券市場交易。

徐承遠稱,近期監管在政策上支持和鼓勵商業銀行在資本補充渠道上進行創新,除了之前的可轉債、優先股、二級資本債以外,永續債、轉股型二級資本債等資本工具也逐步推出,豐富了商業銀行資本補充工具的類型,有利於銀行優化資本結構、提升資本充足水平。其中,可轉債發行主體為上市銀行,轉股後計入核心一級資本;優先股(主要發行主體為上市銀行)和永續債可以補充其他一級資本,二級資本債券主要補充二級資本。

趙亞蕊表示,從國內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商業銀行外源資本補充工具不足,融資工具創新有待提高。

“國內較為流行的資本補充工具主要集中於優先股和減記型二級資本債,非普通股和二級資本補充工具相關產品相對較匱乏,其他新型補充工具更是缺乏廣泛應用。而國際資本補充工具的發展則更為成熟,不僅在補充工具應用上呈現出多樣化,在交易結構方面也更加完善。所以未來仍有很大發展和創新的空間。”趙亞蕊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