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通過追蹤說話者說“嗯”的時間來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人們通過追蹤說話者說“嗯”的時間來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自發的談話充滿了不連貫,比如停頓和“嗯……”但是不穩定並不是隨機發生的。相反,“uh”通常出現在“難以命名”的低頻詞之前(“uh…汽車”)。馬克斯·普朗克心理語言學研究所的漢斯·羅格爾·博斯克此前的實驗表明,人們可以用不連貫來預測即將出現的低頻詞彙。但是博斯克和他的同事們更進一步。他們測試了聽眾是否會積極地追蹤“uh”的出現,即使它出現在意料之外的地方。

研究人員使用眼球追蹤技術,測量人們對屏幕上物體的注視程度。兩組荷蘭參與者在屏幕上看到了兩幅圖像(比如一隻手和一個冰屋),並聽到了流利和不流利的指令。然而,其中一組聽到一個“典型的”談話者在“難以命名的”低頻詞之前說“呃”(“點擊呃……而另一組則聽到一個“非典型”說話者在“容易命名”的高頻詞之前說“呃”(“點擊呃……手”)。第二組的人是否會跟蹤“uh”的意外出現,並學會查看“易於命名”的對象?

不出所料,聽“典型”談話者的參與者在聽到不流利的聲音時,已經在看冰屋了(“呃”……;這是在聽到“冰屋”之前很久的事了)。有趣的是,聽“非典型”談話的人學會了調整這種“自然”預測。一聽到不流利的聲音(“呃”……),他們甚至在聽到這個詞(“手”)之前就學會了看這個共同的物體。博斯克總結道:“我們把這作為一個證據,聽眾積極地跟蹤說話者在口語交流中何時何地說‘呃’,從而調整他們對不同說話者接下來要說什麼的預測。”

有外國口音的人,聽眾也會調整他們對非母語人士的期望嗎?在隨後的實驗中,同樣的句子也被一個有著濃重羅馬尼亞口音的人說了出來。在這個實驗中,參與者確實學會了從一個“典型的”非母語談話者那裡預測不尋常的物體(在低頻詞之前說“uh”)。然而,他們並沒有學會從“非典型”的非母語談話者那裡預測高頻指稱(在高頻詞之前說“uh”)——儘管在母語和非母語實驗中,句子材料是一樣的。

這可能表明,聽到一些非典型的不流利指令(例如,非母語人士在‘hand’和‘car’等常見單詞之前說‘uh’),聽眾就會推斷,非母語人士甚至難以用荷蘭語說出簡單的單詞。”因此,他們大概認為,非母語的不流利並不能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儘管有明顯的分佈線索表明情況並非如此。”這一發現很有趣,因為它揭示了“語用推斷”和“語用追蹤”之間的相互作用:我們只有在從說話者的聲音中推斷出說話者是一個“可靠的”嗯哼時,才會追蹤不連貫。

根據作者的觀點,這是不流利加工中分佈性學習的第一個證據。“我們對引發預測的不穩定性已經瞭解了10多年,但我們證明了這些預測策略是可塑的。人們積極地跟蹤特定的談話者在某個時刻說‘呃’,調整他們對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的預測,”博斯克解釋道。分佈學習是近年來心理語言學研究的一個熱點問題。“我們擴展了這一領域,為元語言表現線索的分佈學習提供了證據,即不流暢性——突顯了語言處理中分佈學習的廣泛範圍。”

人們通過追蹤說話者說“嗯”的時間來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