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烏桓這一仗堪稱精彩,曹軍將二十萬強敵全殲,曹操成北方共主

古代有句話傳下來,內戰內行,外戰外行。這句話在曹操的身上完美的體現了出來,我們知道最終三國是由魏國贏得戰爭而結束的,曹操也是在三國時期非常有名君主,武功也很高強。歷史中他以少勝多的戰績也非常的多,其中有一場仗就打的非常的漂亮,將漢家兒郎的威風給打了出來。

徵烏桓這一仗堪稱精彩,曹軍將二十萬強敵全殲,曹操成北方共主

這次戰役發生在官渡之後,袁紹在被打敗後最後抑鬱而終,他的兒子袁尚將老爸的爛攤子接下來,繼續同曹操大軍進行對抗。但結果還是被打的慘敗,眼看著已經毫無希望了,自己又不甘心成為一個階下囚,袁尚便跑向了東北這邊,像烏桓部落請求給予幫助。袁尚自己當著烏桓首領的面向他承諾,只要打進中原那裡一切的資源你都可你隨便拿,包括糧食女子金子等等,妥妥的一個漢奸表現啊。而部落首領在經過仔細的考慮後,答應了他的請求。

徵烏桓這一仗堪稱精彩,曹軍將二十萬強敵全殲,曹操成北方共主

烏桓這個部落,是一個實力很強的民族。它崛起的時代是先秦時期,向匈奴臣服。只不過後來遭到漢武帝的嚴重打壓,導致實力十不存一,最終也只能躲到了東北這一代地區慢慢休養生息。到了東漢末年期間終於算是恢復了一定的實力,在有了實力之後他又開始不斷地騷擾著漢朝的邊疆地區。當曹操聽到袁尚與烏桓這個禍害聯合到了一起後,決定要一次將它連根拔除,把這兩大危害徹底消滅。但因為烏桓是屬於草原民族,並沒有固定的居住場地,尋找起來非常的費勁。當時郭嘉就向曹操提出建議,應該使用遠程奇襲戰術,直接快速解決戰鬥,他勸曹軍將重型裝備全部放棄,帶領一萬精銳輕騎,直接對烏桓的老家柳城殺去。

徵烏桓這一仗堪稱精彩,曹軍將二十萬強敵全殲,曹操成北方共主

當時的天氣正處在夏秋之間,老天爺一直都給出一副壞臉色,每天都是下大雨,軍隊前行非常費,讓曹操看的內心心急如焚。當他鬱悶不已,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一個叫田疇的本地人趕過來幫忙,這位本地人因為常年居住在當地的原因對地形與天氣都很瞭解,由他充當嚮導後讓整體的行軍速度加快了很多,改變了制定路線,翻過現今河北喜峰口附近,向北趕往柳城。行軍的過程也非常的艱難因為草原中晚上沒有居住的地方,還要面對蚊蟲的騷擾,但曹操他們最終還算是成功的到達了預計地點。等烏桓發現曹軍的時候,已經距柳城只有不到4裡的路程。

徵烏桓這一仗堪稱精彩,曹軍將二十萬強敵全殲,曹操成北方共主

雙方在柳城附近的白狼山正式展開了大戰,根據史書的記錄,曹操站在山頂上,看著烏桓多餘自己很多倍的兵馬,一眼都望不到邊料到了這將會是一場艱難的戰鬥。說這場戰爭很難打,原因是有兩方面。首先曹軍一萬人馬因為長途跋涉,將後勤與重裝備全都放在後面,如果戰敗那就會全軍覆沒。而烏桓也因為毫無退路可言,將全族中能戰鬥的人馬全都集結了起來,一旦戰敗也會落得滅族這一局面。但是比起曹軍來說烏桓還是佔據很大的優勢的!

徵烏桓這一仗堪稱精彩,曹軍將二十萬強敵全殲,曹操成北方共主

就當曹操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張遼主動站出來請戰,曹操見此便讓他指揮作戰。那一年張遼才39歲,正是男兒想要賺取功名的年紀,他拿著指揮旗帶領士兵專門攻打對方較為混亂與薄弱之處,將對方大軍直接分割成無數個小塊,最終將其徹底擊敗!這樣戰爭用一萬騎兵對戰三萬騎兵取得勝利,將烏桓二十多萬人馬全部滅殺。這一戰直接讓曹操名聲大噪,甚至達到了北方共主這樣的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