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局長因洗澡錯過電話所受處分被撤銷,從嚴執紀也要考慮實際!

這兩天,“副局長因洗澡未接電話被處分”一事引發熱議。

安徽省某縣紀委監委近日的一份通報顯示:8月23日晚7點半左右,省巡查組4分鐘內4次撥打縣農村公路局副局長張偉的手機,其均未接聽。因而,縣紀委常委會決定,給予張偉黨內警告處分。

據媒體報道,這位副局長當時在洗澡,孩子接了電話,可等其洗完回電話時已經打不通了。新聞一出,為其叫屈的不少。

副局長因洗澡錯過電話所受處分被撤銷,從嚴執紀也要考慮實際!

其實,“幹部不接電話被處分”並不鮮見。今年8月,中紀委就比較詳盡地通報過幾起案例,細看不難發現,“不接電話”堪稱某些幹部的懶政套路以及逃避巡視的慣用手段。

但反觀這則通報,信息並不完整,更看不出張局長是否是主觀故意不接電話。媒體的“戲劇性”描述是否可信,我們不好妄下結論,但拋開“洗澡論”不談,下班時間僅失聯4分鐘就給一個處分,假如所為也不是十萬火急之事,未免顯得有些苛刻,給人一種不通人情、矯枉過正之感。

副局長因洗澡錯過電話所受處分被撤銷,從嚴執紀也要考慮實際!

“給全縣脫貧攻堅工作造成嚴重不良影響”“厭戰”“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通告雖對違紀事實本身輕描淡寫,但談及影響,則是大書特書,措辭嚴厲。

這很容易讓人產生疑問,通報之前,相關部門有沒有對當事幹部“失聯”原因進行詳盡調查,為何在通報中未置一詞?更要追問,“下班期間失聯4分鐘”是否真有這麼大影響?

假如僅從通報內容來看,筆者實在讀不出什麼“鬆勁”“作風漂浮”,反倒是這種處罰與通報方式,更像官僚主義、形式主義。

副局長因洗澡錯過電話所受處分被撤銷,從嚴執紀也要考慮實際!

管黨治黨“嚴”字當頭,對黨政工作人員的“庸懶散軟”更得狠打嚴治。可凡事講究方式方法,從嚴執紀也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忽視情理,顛覆公眾的正常認知。

這其中的分寸和邊界必須釐清,假如無限泛化、上綱上線,結果只能適得其反。

就拿“4分鐘未接電話被處分”來說,且不說失聯4分鐘對扶貧工作到底有多大影響,但一個表述不清的處分,一定會影響幹部隊伍的士氣。

脫離實際、簡單粗暴,不僅會折損黨紀的嚴肅性,更會傷了廣大幹部的心。

副局長因洗澡錯過電話所受處分被撤銷,從嚴執紀也要考慮實際!

據最新消息,事件曝光後,當地迅速進行了全面複查,最終認定原處分決定定性不準確,處理不恰當,目前對張偉的黨紀處分已撤銷。該縣縣委表示將深刻吸取教訓,全面排查整改類似問題。

執紀問責是嚴肅的事情,正因如此,更要不得官僚主義、形式主義。近年來,中央一直在講要為各級幹部尤其是基層幹部鬆綁減壓、撐腰容錯,看來真正落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