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物理學獎科普之1911年熱輻射定律

  大家好,我是冷言。

  今天繼續斷更了蠻久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科普系列。今天講一下191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191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是:德國烏爾茲堡大學的維恩( WilhelmWien,1864—1928)

諾貝爾物理學獎科普之1911年熱輻射定律

  做諾貝爾物理學獎系列的科普以前的套路全部忘了,所以今天就言簡意賅地跟大家談一談熱輻射定律的作用吧。熱輻射定律目前最廣泛的應用就是溫度的測量。(在上個世紀的時候已經開始使用。)

  這裡講一個東西:從前物理定律的推出都是因為需求,但是因為現在理論物理學的發展已經嚴重超過了人類實際應用科技,所以現在理論物理學的發展方向都是指路。

諾貝爾物理學獎科普之1911年熱輻射定律

  熱輻射定律的重要應用就是觀察金屬加熱之後,顏色的變化判斷金屬的溫度。熱輻射十分粗略的講究是物體因為溫度散發出的輻射。一塊金屬,我們把它丟進火裡面去,讓它加熱到了幾千度之後,我們如果要用溫度計測量的話真的不怎麼好測量。如果是普通人不知道就算了,沒什麼大不了的。不過在一些行業需要把金屬融化重新鍛造,你就必須知道這些金屬在什麼溫度融化。以及把金屬融化之後加熱到什麼溫度重新鍛造結果最好。還有礦石開採我們煉礦的時候也要用到這個定律,只不過用的沒那麼直接,中間有很多過程冷言不想太廢話。

  熱輻射定律其實非常好做實踐,就比如用熱輻射定律測量金屬溫度。鐵是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金屬,如果你把一塊鐵丟到火裡面去,它會有一系列不同的轉變。每個轉變對應著不同的溫度,如果我們不借助任何儀器的話,只能給這些溫度分一個大概的段落。不能數確到幾十度或者幾度種狀況。不過拿來當裝逼的資本還是很可以的,雖然說這個東西在高中就有教,但是很多人對這個東西:翻開課本就懂,你把一塊鐵丟進火裡面去,問他現在這個鐵大概有多少度?很多人就是不懂,所以呢這就是一個裝逼的資本。(在這裡我賣個關子吧,相知道鐵的灼燒顏色和溫度的對應區間,歡迎私信或者評論如果你百度也是沒有問題的。)

諾貝爾物理學獎科普之1911年熱輻射定律

  很久沒有做這個系列現在感覺做的不是很好,希望大家喜歡這系列的朋友還在評論區多多提意見。

  關於熱輻射定律,大家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我是冷言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就分享給你的朋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