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提醒」警惕“黑中介”!這些求職陷阱你要小心了

「青春提醒」警惕“黑中介”!这些求职陷阱你要小心了

「青春提醒」警惕“黑中介”!这些求职陷阱你要小心了
「青春提醒」警惕“黑中介”!这些求职陷阱你要小心了

來源:微信公眾號“共青團中央”(ID:gqtzy2014)綜合整理自微信公眾號“中國勞動保障報”(ID:laodongzhimei)、“微觀來賓”(ID:lbsgaj)、“重慶商報”(ID:cqsbqq)、“工人日報”(ID:grrbwx)、“麗水市總工會”(ID:zjlsszgh)、“吉林警事”(ID:jlgaxc)、人民日報客戶端,圖片來自@共青團中央

導讀

節後,求職高峰來臨,大學生們也即將走出校園走進職場,在找工作面試的時候,很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最後落入求職陷阱,讓人猝不及防。

求職之路機會多多,那應該如何警惕和識別求職陷阱呢?這裡有求職應聘必知,警惕各種求職陷阱,一起來了解一下~

今天為大家整理的是關於“求職陷阱系列”一“黑中介”的相關案例及防範提示:

「青春提醒」警惕“黑中介”!这些求职陷阱你要小心了「青春提醒」警惕“黑中介”!这些求职陷阱你要小心了
「青春提醒」警惕“黑中介”!这些求职陷阱你要小心了「青春提醒」警惕“黑中介”!这些求职陷阱你要小心了

警惕“黑中介”

概念:

是指某些非法機構以介紹工作為名,向求職者變相收取各種名目費用。

特徵:

1.沒有營業執照或營業執照過期;

2.沒有固定的辦公場所;

3.非法中介機構,卻也在經營其它項目時兼營中介。

此類“黑中介”利用學生涉世未深、求職心切,或誇大事實,或無中生有,以“某某企業急招兼職者”的幌,引誘學生前來報名,收取中介費。

一旦交完費,“信息”則遙遙無期,或者找幾個做“託”的單位讓學生前去聯繫。幾趟下來,學生打工熱情銳減並對社會實踐感到一片茫然。

案例1:

2018年11月,在長春某大學上學的王同學正在寢室上網聊QQ,在一個群裡看到一個自稱是他們學姐的發消息說免費招家教,便和那個學姐開了臨時對話……

「青春提醒」警惕“黑中介”!这些求职陷阱你要小心了

隨後,中介老師就發送過來一張圖片,圖片內容是每類家教教不同的內容收取不同的中介費,隨後,李某就選擇了初一數學科目,該科目收取中間費用260元,薪資70元每小時。之後,中介老師就發來一張收款二維碼,李某支付了260元后,中介老師就把家長的qq號碼給李某發了過去,李某添加了家長,確定了上課內容和上課時間,並讓李某告訴中介一聲,不用在聯繫其他家教了。

第二天,李某就就按約定的時間到了約定地點,卻遲遲不見家長到來,李某就用qq給中介老師和家長髮了信息,卻顯示被拉黑,李某又給學姐發信息,也被拉黑。隨即發現被騙,到派出所報警。

案例2:

小張是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在網上看到一條招聘中介的廣告。該公司稱,上萬名大學生經他們介紹,都找到了合適的工作,不少成功的案例,小張隨即加了工作人員的QQ。工作人員稱,他們公司的資源多、人脈廣,通過他們找工作的大學生,90%都順利就業,平均工資在5000元以上;不過要先收取1000元的中介費,找到工作了再收1000元。

當時因求職心切,小張立即給對方轉了1000元。隨後,工作人員給他發了一些公司的資料,但入職需要考試。不過他們有內部的複習資料,500元一份,只要有這份資料在手,考試就沒問題。小張又立即支付了500元,買了這份“內部資料”。工作人員讓他先複習一星期,等考試通知。誰知等小張再次聯繫工作人員時,發現對方的電話、QQ都找不到人了,他這才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

案例3:

打工者小胥去某中介公司找工作,繳納了200元押金後,接到的工作任務是在電線杆上刷公司宣傳廣告。但這份工作他僅幹了1個小時就被聯防隊員勒令停工了,理由是違背市容管理條例。

身無分文的小胥只好找中介求助,卻被告知押金不能退。隨後找到了工商所的工作人員,才瞭解到這家公司是一家曾被取締的黑中介。

防範提示:

求職者要核實中介機構營業執照的經營範圍是否包括職業介紹業務,是否具備《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

支招:

該如何規避求職陷阱呢?有如下幾點建議:

1、發覺被騙,及時報案;

如果大學生在打工中發現被騙,要立即向學校學生管理部門、保衛部門、公安機關反映,並注意保留用工單位出具的憑據。

2、選取最能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維權方式;

一是雙方協商解決,這可能是大學生可以選取的最快、最有利的方式。


二是按照民法通則的有關原則來索賠。


三是向法院起訴,適用"誰主張,誰舉證"原則,所以大學生遇到糾紛後,如想通過此方式維權,平時就應做一個有心人,應保存好所有的與打工有關的證據,這樣在訴訟中才有勝算的把握。

3、一定要選擇正規的求職渠道,即便是同學或熟人介紹的公司,也需要進行事先了解;

4、對每個面試的公司和崗位都要事先通過多種渠道進行了解,看應聘單位是否在工商部門登記註冊、註冊時間是否有效;也可在面試時觀察公司的工作環境、公司面試是否正規等;

5、要加強自身的防範意識,尤其是在工作前就提及交費、貸款時,一定要謹慎。一旦察覺自己可能遭遇“陷阱”後,可以向身邊有經驗的人或相關部門諮詢和求助;

6、一旦發現黑中介,可向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舉報;如遭遇求職應聘陷阱或人身安全受到威脅,請立即向公安部門報警。

查詢渠道:

1.查詢就業政策信息可登陸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官網(www.mohrss.gov.cn)或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官網;

2.查詢招聘信息可登陸中國公共招聘網(www.cjob.gov.cn)、中國國家人才網(www.newjobs.com.cn)或各地公共招聘網站,以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推薦認定的誠信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網站;

3.瞭解各地工作動態可登陸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或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官方微信;

4.政策諮詢、信息查詢、辦事指南等可撥打12333諮詢電話。

找工作一定要提高警惕

小心陷阱!

「青春提醒」警惕“黑中介”!这些求职陷阱你要小心了

精彩內容下期繼續~

「青春提醒」警惕“黑中介”!这些求职陷阱你要小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