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一碗粥,改变一个世界

1月13日,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

相比那些根红苗正全国放假的正统节日,以及企图抢占我国传统文化领域的各种洋节,腊八节如同一个温厚慈祥的长者,不张扬,不铺张,不借机推销商品,不怂恿女朋友要礼物,不与其它节日争名夺利较短长,自始至终保持低调,表现出了极高的政治觉悟,以至于今天的人们几乎不太把腊八节当回事儿,如同一个没落的贵族,在节日的大家庭里,默默无闻,备受冷落。

腊八节:一碗粥,改变一个世界

1.

其实,腊八节不仅历史久远,而且出身相当显赫,曾经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

有多重要?这么说吧,还没有节日中的老大——春节的时候,就已经有腊八节了。

在上古时期,腊八节是人们祈求丰收和吉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重要日子。其时,全国上下杀猪宰牛,各种祭品摆满祭台,周代称之为“腊祭”。《礼记》记载:“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因为祭祀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各地方政府和民众一起,借祭祀的机会大吃大喝,全国上下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之中。

也就是说,腊八节属于土生土长标准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

2.

但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

大约公元67年,东汉首都洛阳城里迎来了两位印度和尚,一个叫迦叶摩腾,一个叫竺法兰。此二人受我国元首汉明帝之邀,以白马驮经,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专程弘扬佛法。

为此,政府拨专款,在洛阳建造了我国第一座官办佛教寺院——白马寺。

虽然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支持,但佛教毕竟属于外来宗教,当时,广大人民群众对佛教并不了解。如何实现佛教本土化,如何争取更多的信众,如何将释迦摩尼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让佛教在中国落地生根并发扬光大,成了传教者的当务之急。

远道的和尚会念经,大和尚自然有大智慧。在佛教与中国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印度和尚惊奇地发现,释迦牟尼成佛的那一天,居然与中国的腊八节是在同一天。

3.

这件事说来话有点长。

大约2500多年前,在古印度北部,也就是今天的尼泊尔南部,有个迦毗罗卫国,国王叫净饭王(我也不知道为啥叫这个奇怪的名字?是因为特别能吃吗?)

国王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法定王位继承人,英俊潇洒,一表人才,标准的少女偶像,国民老公。

王子16岁那年与表妹成婚,并且生了一个儿子。

婚后,王子每天过着花天酒地声色犬马骄奢淫逸的生活,只等父亲百年之后继承王位(对,佛祖年轻时候也是啥都见过啥都吃过啥都玩过的人)。

这不正是我们世俗凡人梦寐以求的理想生活吗?

但是,我们的王子并不快乐。

拥有再大的权力,再多的财宝,再漂亮的美女,也都是过眼烟云,最终人还是会衰老啊,还是会生病啊,生病了还是会痛苦啊,还是会死啊,生活中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啊,

我贵为王子尚且如此,普通百姓的烦恼和痛苦岂不是更多?

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如何才能免除生老病死之苦?心灵怎样才能得到彻底的解脱?如何才能进入没有烦恼只有幸福的极乐世界?

类似的哲学问题每天都在困扰着王子。

于是,29岁那年,悉达多王子毅然放弃豪华的宫廷生活,抛弃妻儿,出家修道,寻求解脱。

当时印度流行所谓苦行,就是要用各种自找苦吃的办法来求道,比如不吃不睡不修边幅不洗澡,整天坐在墙根儿苦思冥想思考人生,咱们这儿叫流浪汉,印度称为苦行僧。

王子最初也用这种愚蠢的办法修行,而且长达6年之久。结果,把自己弄得蓬头垢面满身恶臭骨瘦如柴极度虚弱,在尼连河边打坐的时候,已经奄奄一息,命悬一线。

幸好河边有两个放牛的少女,一个叫难陀,一个叫波罗,平日里看见王子如此虔诚苦修,心中甚是感动敬佩。便挤了新鲜牛奶,跟米和在一起,煮成乳糜粥,盛了满碗,捧到他面前,礼拜奉献。

要知道,在这之前,王子为了修行是坚决不吃这些东西的。眼下快饿晕了,命在旦夕,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接过那碗粥,一口气就给喝了。

喝完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今食饮食,得充气力,以保留智慧年寿,为度众生。”

吃饱喝足之后,王子才觉悟到:世间的人们追逐物欲,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过份享乐,固然无法达到解脱,而一味的执着于苦行,只是使肉体上受苦,也是徒增对于身体的执著,也是没有办法觉悟的。只有舍弃苦乐二边,才能进入大彻大悟的菩提大道。(这么浅显的道理居然花了6年时间,快饿死了才觉悟到,这个很难吗?)

于是,悉达多重新调整了自己的修行方法,开始接受牧女的供养,饿了就直接说:“给我来碗粥,加奶不放糖,谢谢。”

牧女们毫无怨言,出于对王子由衷的敬佩,坚持免费供应。她们当然无法预见,正是这一碗粥,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4.

一个月之后,王子自觉体力充沛,满血复活,便从苦修的座位上站起,走下尼连河,让长年清净的流水,洗去身上的垢秽。

6年不洗澡,实在难受。把自己彻底洗白白之后,换了身干净衣服,悉达多来到一颗菩提树下,盘腿一坐,对世人撂下一句狠话:“我如果不圆成正等正觉的佛果,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

如此,王子在菩提树下连坐48天。期间不饮不食,不言不语,一动不动,苦思冥想,一直到腊月初七。

佛经记载:这天晚上,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悉达多默坐金刚座上,示现种种禅定境界,遍观十方无量世界和过去世、现世、未来一切事情,洞见三界因果。

腊月初八凌晨,天现异象。“biu”的一下,悉达多豁然开悟,得无上大道,终于修成正果。

佛经上说:释迦牟尼成佛之时,大地震动,诸天神人齐赞,地狱饿鬼畜生三道的许多苦厄,一时休息,天鼓齐鸣,发出妙响,曼陀罗花,曼殊沙花、金花、银花、琉璃花、宝花、七宝莲花等从天而降,称:天花乱坠。

随后,悉达多创立佛教,一生致力于弘扬佛法,普度众生,信众尊称其为:释迦牟尼。

而腊月初八,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便成为佛教一个隆重的纪念日:法宝节。

5.

佛祖成道之日与腊八节重合,或许,这正是我佛的有意安排。

为了让佛教在中国落地生根,腊八节从此被赋予了佛教的色彩,成为中西合璧的节日典范。

每年的腊八节,各地寺院纷纷效仿牧女煮粥敬佛,并施粥与信众。传统的杀牛宰羊祭祖活动逐渐被吃腊八粥所取代,流行于民间。宋《梦梁录》记载:

“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可见,至少在宋代,腊八煮粥已成民间食俗。

官方甚至还会于节日当天,在政府机关内部举办“年度吃货大奖赛”,比谁喝粥喝得多,以活跃节日气氛。此事有元代《燕都游览志》为证:“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以米果杂成之。品多者为胜,此盖循宋时故事。”

6.

当然,对于今天的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腊八节究竟如何来源并不重要。

俗语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对于我们来说,腊八更像是春节的序幕,这一碗粥喝过之后,人心浮动,广大员工再也无心工作,每天板着指头计算放假的日子。

腊八来了,春节还会远吗?

虽然腊八的节日气氛日渐淡化,但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是一定要喝的。即便不能到寺院领受,也一定要自己煮上一锅,以祈求来年的平安吉祥。

一定要喝吗?如果不喝会怎样?

中秋节就要吃月饼,端午节就要吃粽子,元宵节就要吃元宵,这是规矩,别问那么多为啥,自有道理。

记得冬至的时候,我劝大家一定要按习俗吃饺子,不然会被冻掉耳朵,有人偏不听,犟!结果呢?现在你跟他说啥他也听不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