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付費平臺排行榜,到底是誰先開始販賣焦慮的?!

知識付費從何而起?

知識付費這個概念大概是2016年出來的,所以2016年被稱為“知識付費元年”,這一年“國民老公”王思聰在分答上僅僅花費了30分鐘回答了32個問題就賺了近20萬元。果殼網創始人姬十三創辦了分答平臺,隨即,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全力打造得到,喜馬拉雅FM創辦123知識狂歡節 ,知乎上線知乎live等等。無論是從市場還是資本來看知識付費都是處於風口之上,但是很快也暴露了這一市場的短板。

知識付費平臺排行榜,到底是誰先開始販賣焦慮的?!

販賣焦慮成常態,內容質量持續下滑

短平快的“知識膠囊”深得算命先生的精髓,先加重人們的焦慮,然後販賣焦慮解決方案。羅振宇說:“用戶買了我的付費內容,其實是緩解他自己內心的焦慮,讓自己變得更好,這就是我的產品功能之一。”

在“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的恐慌之下,大家紛紛成為了為知識焦慮中的一員。

社會化媒體時代,信息製造成本之低廉、傳播途徑之廣泛,導致各種焦慮被放大、被傳播,焦慮販賣商應運而生。

消費者的焦慮感是客觀存在的,但如果只是以焦慮感作噱頭,最終損害的是整個行業。對於知識付費行業的從業者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否提供有價值的內容,能否讓用戶學以致用。

知識付費平臺排行榜,到底是誰先開始販賣焦慮的?!

知識付費行業在經歷初期的快速增長後,用戶嚐鮮意願降低,消費趨於理性,對付費內容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相關數據顯示,48.9%的受訪知識付費用戶希望知識付費平臺提高產品的性價比、平臺優化定價機制,41.8%的受訪知識付費用戶希望提高內容質量。

2019年不可能再賣焦慮型知識了,再賣只會有兩個結果,一是用戶學完了還是很焦慮,所以不買了;二是學完不焦慮了,結果也不買了。

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涉及知識付費的平臺可分為以下幾類:

在線教育:滬江網校、新東方、網易雲課堂、騰訊課堂等。

知識付費平臺:知乎、在行、分答、得到、喜馬拉雅、豆瓣時間、百度問咖、千聊、三節課等。

專業網站的知識付費:36氪、雪球、丁香醫生、餐問、問校友等。

知識付費平臺排行榜,到底是誰先開始販賣焦慮的?!

流量平臺競爭激烈,中小平臺良莠不濟

知乎:目前知乎作為中文互聯網最大的知識分享平臺,是一個真實的網絡問答社區,其付費產品包括知乎live等等。知識生產者水平整體較高,但質量參差不齊。

喜馬拉雅FM:包括有聲小說、相聲、評書、新聞等節目。在得到推出音頻+文字的知識付費產品並獲得巨大成功後,喜馬拉雅聯合馬東奇葩說迅速推出《好好說話》,正式進軍知識付費。

得到:邏輯思維團隊推出的一款主打知識付費產品,提倡碎片化的學習方式,讓用戶在短時間內獲得有效知識。販賣焦慮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樊登讀書會:由樊登於2013年發起的,其核心產品為對書籍內容進行核心內容的精華提煉。適宜人群主要是針對想讀書但是沒有時間讀書的人以及想要通過讀書在事業、家庭、心靈方面有所感悟、有所提升的人。

分答:超市型知識付費。知識內容豐富但質量水平不一,在分答誕生初期,一度通過吸引如王思聰的熱門IP打開市場,但也部分造成分答早期內容偏向娛樂化的狀況。如今更名“在行一點”,主要連接各領域行家,服務普通人的生活。只是不知道這次的戰略調整能否吸取當年的教訓,還自己的一個知識付費的願望。

知識付費平臺排行榜,到底是誰先開始販賣焦慮的?!

知識付費需要優質和細分的內容

據艾媒諮詢的數據顯示,喜馬拉雅FM的產品復購率為52.4%,分答的產品復購率為43%,只有往年的一半這也就說明很多人已經不願為知識付費產品買單。

在內容同質化下,知識付費平臺開始走向了垂直細分領域。最近熱議的人工智能專屬的學習平臺——引力先知,就主打專業垂直類內容的生產——人工智能AI因此備受市場關注。人工智能逐漸進入人類生活,它已經成為當今社會討論最重要的話題,一方面人工智能給生活帶來了便利,一方面它也給人類生存帶來了挑戰。

知識付費平臺排行榜,到底是誰先開始販賣焦慮的?!

究竟是什麼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到底會不會搶人類的飯碗?如何應對人工智能?如何正確理解人工智能等等問題,都是當下我們需要學習和掌握的,以防被社會淘汰。引力先知則通過對AI知識的分享解讀,以及對暢銷 AI 書籍、AI深度文章、論文的理解和解說,讓大家更加透徹地瞭解人工智能。同時它還涉及到AI行業前沿資訊,以及對企業來說很有啟發的國內外AI創新案例。

知識付費平臺排行榜,到底是誰先開始販賣焦慮的?!

什麼樣的知識付費產品才能迎合消費者的變化?隨著知識付費行業的快速發展,內容生產需要具備更強的專業性,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同時,知識付費平臺還要創造出與消費者產生良性互動的產品機制,保證優質內容更快地被發現,不好的內容更快地被識別淘汰。

知識付費的未來在哪裡?

由於受眾的分化以及知識傳播形式的多樣,內容付費平臺永遠不會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伴隨著知識付費這股浪潮,必將湧現出更多的內容創業群體的出現。而對於用戶來說,找對內容也就顯得尤為關鍵。用戶選擇付費平臺之前,找對自己對知識需求的定位,然後根據定位選擇內容,先試聽再購買才是合理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