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无人化战争中,无人机将如何作战?专家:场面堪比星际大战

在未来无人化战争中,无人机将如何作战?专家:场面堪比星际大战

随着智能设备在民间的发展和普及,智能化潮流已经慢慢开始从民用向其他领域扩展,相比之下非常传统的军用领域也受到了影响。直到现在为止,无人机的智能化程度还仅限于自主飞行上,即使是最简单的任务也需要操作员先为它设定好路线才可以。在不远的将来,这个情况很可能会发生变化,专家们预测无人机将具备高级智能,能根据任务需要自主决策和部署,未来的无人机战斗场面将堪比星球大战。

这种场景的实现非常依赖一个核心技术:蜂群算法。现在限制无人机性能的最大因素就是单个无人机的能力低下,难以做到飞行、侦测和战斗面面俱到,而如果下大力气让单个无人机具备所有能力,花费的成本又是不可接受的。蜂群算法又名“群体智能”,意义就在于它能让一群低级无人机在一定规则下形成自主群体智能,共同完成一个目标。

在未来无人化战争中,无人机将如何作战?专家:场面堪比星际大战

这种算法的灵感来自于自然界中一些动物在采集和战斗中所表现的一些行为,比如蜜蜂抵御胡蜂攻击时的战术。胡蜂的体型和力量都强于蜜蜂,在单独一只侦查胡蜂前来骚扰蜂群时,蜜蜂的工蜂会引诱它到蜂巢内部,然后大量个体蜂拥而上捂住胡蜂,利用热量将其杀死。这就是群体智能,它的智能程度远远超出单个蜜蜂的智能水平。

在合适的算法下,大群低成本无人机也能用这样的算法形成一定的智能,加上小型无人机信号特征低的优势,它们往往能形成强大的攻击力。美军曾经做过小群无人机组成蜂群后攻击防空系统的测试,在8架无人机蜂群攻击一艘宙斯盾舰时,宙斯盾使用现有的防空武器平均只能击落5.2架无人机,也就是每次都会有两架无人机突防成功。就算是改进算法和增加武器数量,每次也至少有一架无人机能成功突防。可想而知如果这是反舰导弹,会对敌方战舰产生多大的威胁。

在未来无人化战争中,无人机将如何作战?专家:场面堪比星际大战

各国进行的一系列测试证明,现有的防空系统面对蜂群无人机时承受的压力远大于单纯的集群无人机。无人机的数量可以消耗防空导弹的弹药,它们本身还是信号源,能用自己的信号掩护其他武器的攻击。就算只携带简单的电子战设备,因为数量多和相对功率大,它们也能有效迷惑顶尖的雷达。

2016年,中国进行了67架固定翼无人机的蜂群组网实验,这是迄今为止固定翼无人机数量最多的组网试验。旋翼无人机的组网相对简单,2017年1月,美军使用F-18战机释放了103架微型无人机进行了组网试验,这是设计上第一次战机释放无人机的实验。近两年来蜂群算法的发展又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也许在几年后,实战化的蜂群无人机就会进入各国的装备序列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