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常見的中藥,幫你解決脾虛、氣虛、溼氣三大難題

南方各地即將迎來“回南天”,一到“回南天”,屋裡屋外、渾身上下都感覺溼漉漉的。體內有溼氣排不出去,很多人會買薏米來煮粥,或者煲祛溼燙,然而效果卻不明顯。這是怎麼回事?可能使因為食材用錯了。所以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款祛溼食材——白朮。

這種常見的中藥,幫你解決脾虛、氣虛、溼氣三大難題

白朮的功效

白朮,性味甘溫,略有辛味,嚼之略帶粘性,多呈不規則肥厚團塊,顏色為灰黃色或灰棕色,質地堅硬不易折斷。白朮具有補氣健脾、祛溼利水、止汗安胎等作用,常用來治療脾虛少食、腹瀉脹氣、胎動不安、水腫汗多等病症。

現代醫學也表明,白朮具有一定的增強免疫功效,幫助人體抗潰瘍、抗氧化、利小便等。不過食用白朮有禁忌症,由於它性偏溫燥,所以熱病傷津者、陰虛燥渴者,都不適合食用,若要食用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這種常見的中藥,幫你解決脾虛、氣虛、溼氣三大難題

白朮祛脾溼

其實白朮最厲害的功效還是祛溼,它所祛的溼氣,屬於脾胃氣虛導致的溼。如果我們的脾胃功能差,那麼就很難講體內的溼氣排出去,長此以往,太多的溼氣聚集體內,就會表現為乏力沒勁、消化不良等。

所以說,白朮之所以能祛溼,是因為它可以幫助健脾胃,當脾胃功能好了,胃口才會變得好,那麼整個脾胃開始工作,體內的溼氣也就自然排出去了。

這種常見的中藥,幫你解決脾虛、氣虛、溼氣三大難題

白朮食療譜

①白朮陳皮粥

食材:白朮10克,陳皮3克,大米50克。

製作:將上述食材一同熬粥食用。

功效:健脾和胃,適合脾胃虛弱者食用。

②白朮茯苓山藥湯

食材:白朮10克,茯苓30克,山藥30克,紅棗2顆。

製作:將上述食材洗淨後煲湯食用。

功效:補氣健脾,適合脾胃氣虛者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