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兩年,你還有資格說迷茫嗎?

對於還未踏出校園的大學生來說,迷茫是正常的,這樣的迷茫對於不成熟的我們來說,恰恰是一次自我成長的好機會。

畢業後也許迷茫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但是一兩年,便有了差距。一類是依舊迷茫,藉著迷茫開始抱怨工作的人,還有一類是已經找到了自己未來職業發展的方向,開始直奔主題,踏上征途的人。

經過時間的發酵,這種差距會越來越大,最後大的驚人。

畢業兩年,你還有資格說迷茫嗎?

01迷茫的青春,跳槽的人生

週末和一位朋友小聚,已經換了四份工作的她,和我聊的最多的話題還是迷茫。

畢業這兩年以來,我們時不時會相約出來吃個飯,聊聊自己對工作的想法,對未來的規劃。

她總是說自己很迷茫,現在的生活不是她想要的,所以她總是考個不停,各種證書,各種考試。

我看著她馬不停蹄,覺得熱血沸騰,剛畢業踏上社會的小年輕不就應該不給自己設限,敢想敢做,多去嘗試才會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適合什麼。

這次她又換工作,畢業兩年,這是她的第四份工作了,其實就單位和職位來說,相互之間並沒有很大的差別。

從她自身狀態來說,跳槽帶給她的除了短暫的興奮和安寧之外,是更久的不安和懷疑。

她每次換工作之前都會和我吐槽現公司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讓她不能忍受,限制了自己的發展。換工作之後又會來向我求安慰,擔心自己的選擇是不對的,覺得自己應該再等等,走到無路可走再跳槽。

如此反覆下來,當她再說迷茫的時候,我的態度也從支持慢慢也變為了懷疑。

我懷疑她跳槽並不是真的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也不是想在這個行業有什麼成績,更不是在對自己的人生做長遠規劃。

她總把迷茫二字掛嘴邊,彷彿迷茫是一切不理智行為的擋箭牌。

沒錯,剛畢業你可以迷茫,工作一年也可以迷茫。可是畢業兩年了,按照常理也應該在職場摸爬滾打兩年了,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不說精通起碼也該入門了,接下來想得更多的應該是如何橫向縱向多維發展。

隨著人脈的擴展,應該看到了很多業內精英,也從身邊的同事裡識別出了真正的能人,光是從這些或遠或近的榜樣身上,就有很多需要自己學習的地方。

時間緊任務重,對於自己想做些什麼成為什麼樣的人,意識應該越發清晰,信念也該更加堅定,哪裡來的時間和精力去考慮自己是否迷茫?

工作兩年再說迷茫,說這不會那不會,既矯情也沒資格,之前給你的歲月,沒有用它來打磨自己,這樣浪費時間和機會的人,沒資格求安慰求支持。

或許這話聽起來有些殘忍,但現實就是你不對自己殘忍,它就會對你殘忍。

畢業兩年,你還有資格說迷茫嗎?

02成功屬於那些沉下心做事的人

我並不反對跳槽,但跳槽決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且頻繁跳槽的後果是讓人覺得沒有忠誠度可言,而且不能安心工作。

要跳槽肯定是有問題,一般來說問題發生了,躲是躲不開的,很多人跳槽是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不開心,如果這種不開心,在現在這個公司不能解決,那麼在下一個公司多半也解決不掉。

我有另一個朋友之前在一家英語機構的課程顧問幹了將近兩年。他談起剛剛開始工作時,新鮮期,蠻開心的。確實也學到了不少東西。

第一天打電話的時候,根本張不開嘴,一天下來沒有收集到幾個客戶資料。但經過許久的練習,已經把這個事情,算是練習到家了,無論什麼時候,抄起電話,天南地北,家長裡短,嘮個把小時輕輕鬆鬆,或者去一個大會舞臺上演講,都不會緊張。算是把因為陌生而造成的緊張感徹底消除了。可是工作越久,越往後推進,越不開心,壓力越大。

底薪很低,業績可憐,拿到手的工資實在太低了。手頭上的幾千塊錢很快就花完了,到最後生存都面臨壓力。每天都是打電話,拜訪陌生客戶,好多時候為了多收集幾個客戶資料,都是工作到晚上九點多十點,算是蠻拼命的了,可是收入還是那麼一點點,低到開始懷疑人生。

他說在那個時候就迷茫得可怕:付出與收穫不成比例,自己都已經這麼辛苦了,怎麼還是拿這麼一點錢呢?繼續堅持還是果斷離開,在這兩者之間猶豫不決了一段時間。徘徊的心最累,迷茫時期的狀態就是累,心累,累極了!

但他也沒有立馬就放棄,換工作。"我在這個行業裡能混下去,就說明我和這個行業還是有切合點的,我身上還是有這個行業裡需要的一點點可取之處的!所以這個行業我還是會做下去的。現在的生活雖然比之前並沒有好太多,也是有很多問題,也沒有多少錢,還有欠款,可是我的心比之前定了很多。因為我自己把這些問題都想清楚了。"

後來他去做了電商,成為金牌賣家,成績斐然,他總結了自己還算成功的理由:第一,我有一點點銷售經驗;第二,我喜歡寫作,有一定的文字表達能力,我的很多客戶都是被我的文字感染過來的;第三,我一直是比較勤奮的人。

跑長跑的人會知道,開始的時候很輕鬆,但是很快會有第一次的難受,但過了這一段又能跑很長一段,接下來會碰到第二次的難受,堅持過了以後又能跑一段,如此往復,難受一次比一次厲害,直到堅持不下去了。大多數人第一次就堅持不了了,一些人能堅持到第二次,第三次雖然大家都堅持不住了,可是跑到這裡的人也沒幾個了,這點足夠成為你安身立命的資本。

跳槽只是讓你從頭開始,過不多久還是會發生和原來工作中一樣的困難,熬過去就向上跨了一大步,要知道每個人都會經歷這個過程,每個人的職業生涯中都會碰到幾個瓶頸,你熬過去了而別人沒有熬過去你就領先了。

人總是會遇到挫折的,人總是會有低潮的,人總是會有不被人理解的時候的,人總是有要低聲下氣的時候,這些時候恰恰是人生最關鍵的時候,因為大家都會碰到挫折,而大多數人過不了這個門檻,你能過,你就成功了。

畢業兩年,你還有資格說迷茫嗎?

03你有什麼樣的選擇就有什麼樣的未來

我始終認為,在很大的範圍內,我們究竟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決定權在我們自己,你有什麼樣的選擇,就決定了最終我們是個什麼樣的人。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的未來不是別人給的,是我們自己選擇的,很多人會說我命苦啊,沒得選擇阿,如果你認為“去騰訊還是去阿里”、“上清華還是上北大”、“當CEO還是當CFO”這種才叫選擇的話,的確你沒有什麼選擇,大多數人都沒有什麼選擇。

但這四個決定性的選擇,卻是你能掌控的。

職業選擇——互聯網時代職業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多元,學會擁抱新興的職業,錘鍊崗位技能,走上高薪之路。

行業選擇——現在傳統行業衰敗已經毋庸置疑,但新興行業風險也不小,一不小心也極易入坑,學會選擇行業,看清行業趨勢,在風險挑戰中尋找機遇。

企業選擇——80%的人希望進入大企業工作,結果80%的人進了中小企業,其實,小企業可能輕易廢掉一個人,大企業也會讓人才成為一顆不起眼的螺絲釘,選擇大企業走A+路線成為專家,選擇小企業走A+B路線成為複合型人才。

城市選擇——選擇到一線城市實現夢想還是鍍金,亦或新一線、強二線城市更能實現職業與生活的平衡,瞭解選擇城市的要素,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生活每天都在給你選擇的機會,每天都在給你改變自己人生的機會,你可以選擇賴在地上撒潑打滾,也可以選擇咬牙站起來。你永遠都有選擇。有些選擇不是立竿見影的,需要累積。認真對待每一次選擇,才會有比較好的未來。

擇業APP研究的"擇業4C"體系,為您提供職業選擇、行業選擇、企業選擇、城市選擇的實戰方法。這裡會告訴你當今社會各行各業趨勢和多元的職業方向,以及大小公司的招聘要求和生存法則,一線、新一線等城市的發展報告。

畢業兩年,你還有資格說迷茫嗎?

點擊文末"瞭解更多",瞭解職業選擇、行業選擇、企業選擇、城市選擇的實戰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