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翰星——自我本色

陳翰星——自我本色

,使我明白,什麼是從物質中解放出的靈魂。

,使我瞭解,與藝術相伴就是讓藝術佔用我們的注意力、想象力和聰明才智,以此賦予藝術以生命力。

陳翰星——自我本色

陳翰星

超然世外,欲乘物以遊心,逍遙馳騁,必先了悟宇宙之真諦,才能至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下百川,因容而深邃之境界。

見到本色美術館創辦人陳翰星館長後,莊子的《逍遙遊》便盤亙於腦海中,這樣的灑脫超然,再無二人。

陳翰星——自我本色

本色美術館雪景

陳翰星——自我本色

本色美術館外景

陳翰星——自我本色

蘇州本色美術館內景

陳翰星——自我本色

蘇州本色美術館前廳

陳翰星——自我本色

陳翰星

本色,質樸自然,不加矯飾。這兩個字像極了照片中衣低頭淺笑的男子。陳翰星,今年已是到了知命之年,見到他的第一眼印象是極深刻的。

陳翰星——自我本色

本色美術館館長陳翰星

只記得從內廳那頭眾人簇擁下,一個身著黑色長布衫的男子款款而來,身軀凜凜,一張不羈的笑臉,兩道濃濃的眉毛泛起柔柔的漣漪,好像一直都帶著笑意。

他早年畢業於蘇州大學藝術學院。1989年,南下深圳,創辦了本色音樂主題酒吧,成為了中國最早一批做原創音樂培養原創歌手的音樂人。2008年,他放棄深圳的正在經營的十幾家公司,關掉了勢頭蒸蒸日上的本色酒吧,回到蘇州花了整整3年的時間建造蘇州本色美術館,開始新徵程。

陳翰星——自我本色

蘇州本色美術館內牆

陳翰星——自我本色

展廳

然而建美術館的原因也是出人意料的簡單,2004年陳翰星陪朋友回到蘇州投資地產,看到一處荒蕪空地很是不錯,便沒有猶豫的要了下來。雖說是一時興起把地拿下來,但具體要做什麼他還沒有認真想過。但是藝術專業出身,骨子裡還是有這段緣的。

弗洛伊德提出一個概念叫做自居作用,說人會把注意力逐漸集中到自己所向往的形象上,人的行為與思維模式也會受到這種傾向的影響,並最終決定他的命運。說白了,

惟有內在的動機和潛意識裡播下的種子,才能最大程度的調動人的潛力,使他成為最終想成為的那種人。

陳翰星——自我本色

竹簾

陳翰星——自我本色

美術館一角

本色美術館正是他的嚮往。本來就是蘇州人的陳翰星,審美意趣都受到了江南情懷影響,古意綿深,別緻清幽。因為找來的設計師都不能讓自己滿意,他就自己畫圖,和建園子的老師傅一起商量著來動工。

陳翰星——自我本色

陳翰星——自我本色

茶室

陳翰星——自我本色

潮州工夫茶

本色美術館的外牆是由200萬塊舊磚頭砌成的,別人就疑惑這麼多古磚從哪裡來,他便說道:“十多年前我就參與了蘇州的古城改造,當時看到許多老房子被拆了而且拆下來的東西被當作垃圾運到城外填埋,覺得很是可惜。那時蘇州的一座二進的古宅拆一下3萬到5萬元,我就把它拿下來,由我來拆,拆下來的東西歸我,一般的動遷公司也挺樂意,因為他們拆了以後還要出錢拉出去扔掉。這樣我陸陸續續收到了200多萬塊老磚,還有不少的井圈等老宅物件,就堆放在我租的倉庫裡。一堆就堆了好多年。那時候發現,很多磚上刻有字,比如福祿壽字樣,比如窯口的名字,有的還有花紋圖案,太漂亮了,現在全都有了用處”。

陳翰星——自我本色

本色劇場全景

陳翰星——自我本色

本色劇場細節

陳翰星——自我本色

燭燈

自上世紀90年代起,正是國內其實正掀起了一股民營美術館建設熱潮。成都上河美術館是第一批先行者,由三家企業贊助建立。進入2000年後,以今日美術館為代表的第二批民營美術館熱潮興起,這一時期美術館背後的支撐是民營企業的集團化運作。自2012年以後,隨著中國藝術產業的復甦,出現了一個收藏家建私人美術館的新潮流,這些以收藏家個人名義設立的美術館,自開辦之日起就帶有鮮明的收藏家個人色彩。

本色美術館可以說是國內最早一批由私人出資建立並管理運營的非盈利性質藝術機構,在本色建立至今的十年時間裡,那些同樣是在第一波建設浪潮中誕生的私人美術館,很多因為缺乏可持續經營的資金而都如流星般早早夭折。

陳翰星——自我本色

陳翰星——自我本色

陳翰星——自我本色

展覽現場

本色美術館初創時,本想做當代藝術主題館。陳翰星奔走拜訪,請來了慄憲庭做展覽的藝術總監,王林作了策展人,他一心想做成國際標準的一流美術館。跑遍全世界的博物館與美術館去取經,結交眾多國內外藝術名家,共同努力下有了之後的“反·映”當代藝術展、“浮現”——劉慶和蘇州計劃以及蕭榮慶、霍傑明、志村英美等當代藝術家個展,以及2011年那場空前轟動的美展——《筆墨終結之後:中國式風景》。

一時間本色成了熱門話題,眾人都在探討美展本身,然而此時陳翰星卻在反思:“當下一直追逐西化而現代的生活,卻忽略了東方的文化傳統。其實每個人在內心深處,對傳統文化都本能的親近。就像他年輕時生活完全西化,但人到中年看到蘇州老宅拆下的磚,就感覺內心被抽空。現代生活亟需傳統來填充。”從此以後,本色美術館便從當代藝術轉移到東方美學。

陳翰星——自我本色

長廊

陳翰星——自我本色

本色劇場剪影

以一己之力撐起整個美術館的運營支出,其中困難苦澀多到難以數計。陳翰星曾笑言到,雖然現在看到的他是自由灑脫的,但曾幾何時也痛苦萬分,壓力大到整個人都很抑鬱。目前美術館是不盈利的,因為一考慮錢的事情,做美術館就做不好了。好在他先前在深圳的事業做得頗為成功,他將之前積累的資本都傾注到美術館的運作中來。

陳翰星——自我本色

本色劇場能劇表演

陳翰星——自我本色

本色劇場

接受蘇週刊採訪時,面對記者提問關於賣房養館的傳聞時,他直言到:“我去年就賣了4套,把加拿大的兩套房子也賣掉了,每年美術館的保養費用就得200萬元,藝術家來辦展都不收費。現在的花費靠的都是以前的積蓄,畢竟我以前還算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我不能說這一生百分之百能完成一件自己喜歡的作品,那天我跟我的師父說,哪天我真的做不下去了,就上山跟你住一起了,我給你泡茶,你只要供我一日三餐就行了。這是很可能的事,錢肯定是會用完的,但在用完之前,美術館能夠達到收支平衡,那我離開就放心了。目前主要還是靠著我個人的能力在支撐”。

陳翰星——自我本色

茶心留香

陳翰星——自我本色

室外活動

陳翰星——自我本色

本色花道

隨著歲月緩緩的流逝,那些美術館運營中經歷的痛苦以及說不出的疲憊,已被過慢慢濾掉,留下的是一路走來的美好懷念。陳翰星言語間充滿自信,本色美術館在不久的以後會實現收支平衡,甚至是盈利,不是在藝術這塊,而是創新的商業模式上。

陳翰星——自我本色

本色藝術酒店內景

陳翰星——自我本色

本色藝術酒店細節

陳翰星——自我本色

本色藝術酒店

隨著館內活動的不斷完善,和吸引眾多粉絲的本色劇場,花道、茶道培訓課程的開設,很多人將本色作為了新生活方式的體驗場所,會不遠萬里來到館內喝一盞茶,品一柱香,賞一幅畫。隨著美術館旁配套的有機食物餐廳和今年剛剛開幕的本色藝術酒店,讓整個商業模式更加完整,本色美術館的為來館內的每一位客人打造了一個體驗東方美學的新社區。

陳翰星——自我本色

茶香禪定

陳翰星——自我本色

茶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