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春天》——青春可以過去,春天還會再來!

如果有一天 我老無所依

請把我留在 在那時光裡

如果有一天 我悄然離去

請把我埋在 在這春天裡

一直喜歡聽著《春天裡》的我,無意間看到了這樣一部不一樣的電影《過春天》。“過春天”看起來充滿詩意,卻是深港水客的行話,意思是順利的過了海關。當然,還有一層意思是,我們走過的那無法複製的青春。

《過春天》——青春可以過去,春天還會再來!

一邊是青春,一邊是險關

影片中的佩佩只是一個年僅16歲的女孩,但不同的是在香港這個年紀已經可以拿到身份證件,去打工了。

16歲的佩佩和所有同齡的女孩子一樣,還在上學,有著自己獨特的內心世界,憧憬著美好的未來。這是一個對世界充滿無限美好想象的年紀,也是一個可以為了一個自以為是的夢想,去鋌而走險的年紀。

《過春天》——青春可以過去,春天還會再來!

佩佩和閨蜜想要一起去日本看雪,這是她們的約定,也是她們的願望。想要實現願望,需要很多的錢,可是佩佩卻沒有選擇打工,反而選擇了做水客。她每天放學時,從香港帶幾部iphone回深圳,這其實就是走私。恰恰是這樣的年紀,佩佩為了夢想可以一無所顧,她享受這種風險帶來的刺激,也享受賺錢帶來的滿足感。

這本就是青春時伴隨著的風險。可是誰的青春又不是這樣呢?

16時的我正在讀高中,由於家距離學校很遠,我成為了住校生。與我們有著鮮明對比的就是那些每天晚上放學回家的走讀生。我們羨慕他們能夠回家吃飯、睡覺,能夠每天感受家的溫暖;他們羨慕我們的自由、沒人管束。

《過春天》——青春可以過去,春天還會再來!

那個時候是網絡剛剛流行的時候,網絡遊戲、網上衝浪是最為流行的。白天需要上課的我,只能在晚上就寢之後,宿管大爺檢查完,偷偷的去網吧上網。我的宿舍是二樓,一樓是學校食堂,想要出去只能從二樓窗戶跳出去。我們真的是毫無懼怕,想跳就跳,像極了“飛虎隊”。有的同學跳下去時不小心崴腳,甚至骨折,依然沒能讓我們懼怕。現在想想,青春可能就是那種飛揚跳躍的感覺吧,哪怕是風險也無所謂!

無論是影片中的佩佩也好,現實生活中的我也罷,都是青春時天真、果敢、風險、難關最好的經歷和見證。

《過春天》——青春可以過去,春天還會再來!

一邊是現實,一邊是理想

2001年,香港裁定1997年在香港出生,父母都不是香港人的莊豐源可以享受香港同等待遇。從此直到2013年的12年時間裡,有超過20萬的“雙非”嬰兒在香港誕生。

影片中佩佩雖然不是“雙非”,卻是一個典型的“單非”。她的父親是一名香港人,母親是一名內地人,也是父親的小三。佩佩出生在深圳,她在深圳生活,卻在香港上學。也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深港“雙城”生活的女孩。

在深圳有她的家,但是沒有朋友;在香港有她的學校,但是沒有家。可以說一邊有她的現實生活,一邊有她的未來和理想。

她渴望自己的現實生活也能出現在她的理想中,也就是說她渴望自己的家就在香港;也渴望著理想與未來能夠早點照進現實,也就是說她渴望著香港那邊的生活方式。

然而,現實與理想看似只是一個關口,一趟列車,卻又是無比遙遠的距離。

影片就是通過這樣一個16歲女孩,通過看到的世界與真實內心的對比,讓觀眾更深刻的體會到理想與現實真的可以有鴻溝。導演白雪將這樣的矛盾提前了兩年,讓觀眾更加深刻的意識到,現實往往更加殘酷。

《過春天》——青春可以過去,春天還會再來!

我有一個朋友,是重點大學畢業的研究生,現在是在上海工作的外地人。上學的時候,我們總是喜歡憧憬著未來,想象著可以在大城市上海出人頭地。可是工作後才發現,生活、工作遠遠比想象的簡單。

上海的生活成本太高,於是他租的房子離公司需要一個半小時的時間,也就是說每天他需要在車上待3個小時。工作上,雖然有學歷、有能力,但也面臨著辭退的風險。更不要說在上海買房子、結婚生子。

是的,現實就是這樣。但即使現實更加殘酷,也依然阻擋不了我們追逐青春的腳步,這才是青春應有的樣子。

《過春天》——青春可以過去,春天還會再來!

一邊是歡愉,一邊是無奈

佩佩的媽媽是一個天真的女人,年輕時的她幻想著成為一個香港闊太太。哪怕現實生活是獨自帶著一個女孩,她依然幻想著能夠移民,去到國外享受更好的生活。每天的生活更多的是在打麻將,她享受著生活中的歡愉,卻也是對於無法實現自己想要生活的一種無奈。

她將佩佩送到香港上學讀書,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她天真的以為,只要給佩佩錢,就能讓佩佩開心。這也是一種自我安慰,她在其中能夠享受歡愉。

《過春天》——青春可以過去,春天還會再來!

可是,佩佩對那個沒有照顧她長大的父親都能夠理解,卻依然無法理解母親。直到最後佩佩做水客暴露而被抓,才真正的解開了母女之間的心扉。

《過春天》——青春可以過去,春天還會再來!

導演白雪作為一個當了十年的全職媽媽,就是要通過這種手法,敘述出家長與青春期孩子無法溝通的無奈。也是在勸導觀眾,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是刻不容緩的。

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相似的現象發生。有的家長只知道賺錢,認為只要給孩子足夠的錢就能讓他們開心;有的家長送孩子學習各種才藝,認為這樣孩子才能有更好的未來;有的家長把孩子學習好、上名校當成自己的成就四處炫耀。經常是一句“我都是為你好”,而蓋過了一切的不合理做法。

往往是家長很歡愉,孩子很無奈;也或者變成孩子很自我,家長很無奈!

不得不說,白雪導演以一個嶄新的視角,沒有輟學、沒有打胎、沒有鬥毆,通過一個16歲女孩的內心,讓我們看到了青春相伴的險關、無奈與純真,讓我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青春。

青春可以過去,春天還會再來!理解青春,永遠不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