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天》——青春可以过去,春天还会再来!

如果有一天 我老无所依

请把我留在 在那时光里

如果有一天 我悄然离去

请把我埋在 在这春天里

一直喜欢听着《春天里》的我,无意间看到了这样一部不一样的电影《过春天》。“过春天”看起来充满诗意,却是深港水客的行话,意思是顺利的过了海关。当然,还有一层意思是,我们走过的那无法复制的青春。

《过春天》——青春可以过去,春天还会再来!

一边是青春,一边是险关

影片中的佩佩只是一个年仅16岁的女孩,但不同的是在香港这个年纪已经可以拿到身份证件,去打工了。

16岁的佩佩和所有同龄的女孩子一样,还在上学,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这是一个对世界充满无限美好想象的年纪,也是一个可以为了一个自以为是的梦想,去铤而走险的年纪。

《过春天》——青春可以过去,春天还会再来!

佩佩和闺蜜想要一起去日本看雪,这是她们的约定,也是她们的愿望。想要实现愿望,需要很多的钱,可是佩佩却没有选择打工,反而选择了做水客。她每天放学时,从香港带几部iphone回深圳,这其实就是走私。恰恰是这样的年纪,佩佩为了梦想可以一无所顾,她享受这种风险带来的刺激,也享受赚钱带来的满足感。

这本就是青春时伴随着的风险。可是谁的青春又不是这样呢?

16时的我正在读高中,由于家距离学校很远,我成为了住校生。与我们有着鲜明对比的就是那些每天晚上放学回家的走读生。我们羡慕他们能够回家吃饭、睡觉,能够每天感受家的温暖;他们羡慕我们的自由、没人管束。

《过春天》——青春可以过去,春天还会再来!

那个时候是网络刚刚流行的时候,网络游戏、网上冲浪是最为流行的。白天需要上课的我,只能在晚上就寝之后,宿管大爷检查完,偷偷的去网吧上网。我的宿舍是二楼,一楼是学校食堂,想要出去只能从二楼窗户跳出去。我们真的是毫无惧怕,想跳就跳,像极了“飞虎队”。有的同学跳下去时不小心崴脚,甚至骨折,依然没能让我们惧怕。现在想想,青春可能就是那种飞扬跳跃的感觉吧,哪怕是风险也无所谓!

无论是影片中的佩佩也好,现实生活中的我也罢,都是青春时天真、果敢、风险、难关最好的经历和见证。

《过春天》——青春可以过去,春天还会再来!

一边是现实,一边是理想

2001年,香港裁定1997年在香港出生,父母都不是香港人的庄丰源可以享受香港同等待遇。从此直到2013年的12年时间里,有超过20万的“双非”婴儿在香港诞生。

影片中佩佩虽然不是“双非”,却是一个典型的“单非”。她的父亲是一名香港人,母亲是一名内地人,也是父亲的小三。佩佩出生在深圳,她在深圳生活,却在香港上学。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深港“双城”生活的女孩。

在深圳有她的家,但是没有朋友;在香港有她的学校,但是没有家。可以说一边有她的现实生活,一边有她的未来和理想。

她渴望自己的现实生活也能出现在她的理想中,也就是说她渴望自己的家就在香港;也渴望着理想与未来能够早点照进现实,也就是说她渴望着香港那边的生活方式。

然而,现实与理想看似只是一个关口,一趟列车,却又是无比遥远的距离。

影片就是通过这样一个16岁女孩,通过看到的世界与真实内心的对比,让观众更深刻的体会到理想与现实真的可以有鸿沟。导演白雪将这样的矛盾提前了两年,让观众更加深刻的意识到,现实往往更加残酷。

《过春天》——青春可以过去,春天还会再来!

我有一个朋友,是重点大学毕业的研究生,现在是在上海工作的外地人。上学的时候,我们总是喜欢憧憬着未来,想象着可以在大城市上海出人头地。可是工作后才发现,生活、工作远远比想象的简单。

上海的生活成本太高,于是他租的房子离公司需要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也就是说每天他需要在车上待3个小时。工作上,虽然有学历、有能力,但也面临着辞退的风险。更不要说在上海买房子、结婚生子。

是的,现实就是这样。但即使现实更加残酷,也依然阻挡不了我们追逐青春的脚步,这才是青春应有的样子。

《过春天》——青春可以过去,春天还会再来!

一边是欢愉,一边是无奈

佩佩的妈妈是一个天真的女人,年轻时的她幻想着成为一个香港阔太太。哪怕现实生活是独自带着一个女孩,她依然幻想着能够移民,去到国外享受更好的生活。每天的生活更多的是在打麻将,她享受着生活中的欢愉,却也是对于无法实现自己想要生活的一种无奈。

她将佩佩送到香港上学读书,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她天真的以为,只要给佩佩钱,就能让佩佩开心。这也是一种自我安慰,她在其中能够享受欢愉。

《过春天》——青春可以过去,春天还会再来!

可是,佩佩对那个没有照顾她长大的父亲都能够理解,却依然无法理解母亲。直到最后佩佩做水客暴露而被抓,才真正的解开了母女之间的心扉。

《过春天》——青春可以过去,春天还会再来!

导演白雪作为一个当了十年的全职妈妈,就是要通过这种手法,叙述出家长与青春期孩子无法沟通的无奈。也是在劝导观众,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是刻不容缓的。

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相似的现象发生。有的家长只知道赚钱,认为只要给孩子足够的钱就能让他们开心;有的家长送孩子学习各种才艺,认为这样孩子才能有更好的未来;有的家长把孩子学习好、上名校当成自己的成就四处炫耀。经常是一句“我都是为你好”,而盖过了一切的不合理做法。

往往是家长很欢愉,孩子很无奈;也或者变成孩子很自我,家长很无奈!

不得不说,白雪导演以一个崭新的视角,没有辍学、没有打胎、没有斗殴,通过一个16岁女孩的内心,让我们看到了青春相伴的险关、无奈与纯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了青春。

青春可以过去,春天还会再来!理解青春,永远不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