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平臺轉型方向有哪些?轉型是否是個好選擇?

自2016年8月24日《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發佈至今,正常運營的P2P網貸平臺數量持續減少。據網貸之家及盈燦諮詢不完全統計,從2016年8月24日至2018年4月底,在停業及問題平臺中,停業平臺、提現困難平臺、跑路平臺、轉型退出平臺及經偵介入平臺的比例分別為66.41%、18.34%、11.38%、3.10%、0.77%。

從數據來看,除了一部分平臺出現提現困難、經偵介入等情況外,更多的平臺選擇良性退出。值得關注的是,轉型退出平臺的情況如何?對大多數平臺來說,轉型會否是個好選擇?

網貸平臺轉型方向有哪些?轉型是否是個好選擇?

據網貸之家及盈燦諮詢不完全統計,自2016年8月24日至2018年4月底,轉型退出平臺總共有40家。北上廣三地共計24家,數量上超過了轉型退出平臺總數的一半。40家轉型退出平臺中,上市繫有2家,國資繫有1家,其餘37家均為民營系。這就意味著,具有民營背景的轉型退出平臺佔據了大多數。

“一方面,大部分具有民營背景的P2P網貸平臺體量相對較小,更容易掉頭轉型退出;另一方面,上市系等背景雄厚的P2P網貸平臺體量偏大,在資金實力、風控技術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這些平臺更願意選擇繼續深耕P2P網貸行業而不是轉型退出從事其他行業。”盈燦諮詢研究員盧芷冉表示。

從網貸平臺轉型方向來看,主要有:一是做導流平臺,共有9家。這部分平臺有的是給信託、基金等理財產品導流,有的則是成為股權投融資的資訊平臺,為股權投融資項目導流,也有少部分為食品、教育機構導流。

二是做私募、融資租賃等傳統金融行業,共有7家。轉型做私募的P2P網貸平臺一般規模偏大。“一般來說,規模越大的P2P網貸平臺,其高淨值客戶越多,高淨值客戶恰恰是私募的目標客戶群體。”盧芷冉表示。

三是做諮詢服務商,共有6家。這部分平臺利用運營P2P網貸平臺積累的風控經驗為新進入的P2P網貸平臺提供風控諮詢,有的則提供相關商業諮詢,有的提供大數據技術諮詢,也有部分平臺做投資移民相關的諮詢服務。

四是從事眾籌、數字貨幣等其他互聯網金融行業,共有3家。業內專家表示,主要是因為眾籌、數字貨幣等行業還是一片“藍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此外,選擇從事其他行業數量的平臺共有15家,轉型行業類型繁多且不一。

專家表示,對於任何一家P2P網貸平臺,無論是選擇繼續深耕P2P網貸行業抑或選擇停業或是轉型退出,都需要謹慎選擇。

對轉型平臺而言,後續可能面臨新領域中對客戶資源重新整合、專業知識人才匱乏、牌照獲取困難等諸多問題。轉型之路未必平坦。

不僅如此,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當前國內P2P網貸行業前景依舊明朗。據網貸之家統計,由於目前P2P網貸平臺正處於備案關鍵期,發標量較少。備案後,P2P網貸行業很有可能會經歷新一輪增長。平臺現在轉型退出,很可能錯過這輪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