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俄文“КИТАЙ”一詞說起 談吉爾吉斯斯坦與“契丹”的歷史

漢語中的“中國”在俄文中用КИТАЙ 一詞翻譯,在吉爾吉斯文中用КЫТАЙ一詞翻譯,在哈薩克文、烏茲別克文、土庫曼文、塔吉克文等文字中也都用不同的文字字母來音譯КИТАЙ。其實,俄語中的КИТАЙ 還是來自北方和中亞一些民族語言。

從俄文“КИТАЙ”一詞說起 談吉爾吉斯斯坦與“契丹”的歷史


胡振華教授


КЫТАЙ 一詞的來源

КЫТАЙ(克塔依KITANY)即漢文史料中契丹,屬東胡族系,為鮮卑族的一支,其語言與蒙古語諸族語言比較接近,同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契丹”一詞在古代北方民族的語言中原來的語音是KITANY,後來演變為KITAY。

“契丹”一詞在古代漢語中的語音是KIDAN,在現代漢語中的語音演變為 QIDAN。

契丹原居住中國東北潢水(今西拉木倫河) 及土河 (今老哈河) 流域一帶。916年,阿保機稱帝,建立契丹國,947年改稱“遼”。遼的疆域 “東自大海,西至流沙,南越長城,北絕大漠”。

從俄文“КИТАЙ”一詞說起 談吉爾吉斯斯坦與“契丹”的歷史


870年轄戛斯地圖。


居住在葉尼塞河上游一帶的吉爾吉斯( 柯爾克孜) 族, 於931年曾遣使至遼,成為遼的屬國。遼在這裡設“ 轄戛斯 (“吉爾吉斯”、“ 柯爾克孜”的不同音譯)國王府”,吉爾吉斯 (克爾克孜) 要向遼朝貢,如遼遇有戰爭, 還要派兵助戰。

遼朝 (契丹王朝) 設置了五個都城:上京臨潢府、中京大定府 、東京遼陽府 (先稱南京,後改稱東京)、南京析津府、西京大同府。遼上京,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南,初名皇都,後改稱上京,並設立臨潢府, 為遼代五京之首。

遼中京,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天義鎮以西,鐵匠營子鄉和大明鎮之間的老哈河北岸,是遼代最大的陪都。遼東京, 位於遼寧省遼陽市, 先在遼陽設東平郡。後升東平為南京,府名遼陽,後改名東京。遼南京, 位於北京市西南, 將幽州( 今北京廣安門一帶) 定為南京幽都府。遼西京, 位於山西大同, 設立大同府。 契丹建立遼後,接受漢族文化,影響很大。

從俄文“КИТАЙ”一詞說起 談吉爾吉斯斯坦與“契丹”的歷史


西遼


的確是張冠李戴

1124 年,遼在女真人的脅迫下瀕於滅亡,其宗室耶律大石率兵西逃。據十三世紀的波斯文 《世界征服者史》一書中的記載說:他們抵達吉利吉思(“吉爾吉斯”、“ 柯爾克孜”的不同音譯) 國, 向該地區部落發動進攻,後者也反過來襲擾契丹人。他們從那裡徵進,直到他們來到葉密立,他們在這裡築了一座其基址至今尚存的城市。”

這一段說的就是契丹人在西逃過程中,在吉爾吉斯 (柯爾克孜)族地區大肆搶劫而遭受到反抗的情景,以及契丹人整軍西進,於1128年滅掉喀喇汗王朝及建立西遼的事。阿拉伯文、波斯文的史料中,有的把這一部分西逃的契丹人稱作“喀喇克塔依”,即所謂的“黑契丹。”

十世紀以後的幾百年內,吉爾吉斯 (柯爾克孜) 族已明顯地分為東西兩支,東支仍居住在葉尼塞河上游一帶,西支已遷移到天山地區。西遼時期,西支吉爾吉斯 (柯爾克孜) 人從原受轄於喀喇汗王朝改為受轄於西遼。西遼建立後,回頭攻打過東支吉爾吉斯(柯爾克孜),又受到了頑強反擊。後來西遼被滅亡,在歷史的發展中契丹族已經融合在其他民族當中, 吉爾吉斯族中就有一個部落叫“克塔依”。

北方的一些民族和中亞的一些民族對契丹的稱呼,後來也影響到古代俄羅斯人。但俄羅斯人和北方的一些民族和中亞的一些民族並沒有弄清契丹並不是中國或漢族,而千百年來張冠李戴地把КИТАЙ(克塔依)這一名稱錯加在中國或漢族的頭上。

《瑪納斯》中的“克塔依”是歷史上的“契丹”

吉爾吉斯 (柯爾克孜)與契丹和黑契丹之間的鬥爭, 在《瑪納斯》中都留下了痕跡或影子。

例如,史詩中講的瑪納斯攻打別什巴勒克 (今吉木薩爾)、呼圖壁、烏魯木齊,戰勝“克塔依”人艾將軍,並修建了以瑪納斯名字命名的“瑪納斯”城。“克塔依”人阿勒瑪木別特不堪卡勒瑪克人的欺侮,認為在契丹人(指遼或西遼)的京城走投無路,西逃後投奔了瑪納斯,併成了瑪納斯的親密戰友。瑪納斯為了復仇,在阿勒瑪木別特的幫助下,率眾勇士遠征克塔依”人的京城等等,史詩中的一大部分是反映吉爾吉斯(柯爾克孜) 與克塔依關係的。

另外, 在《瑪納斯》有許多地方是講述“克塔依”習俗的,例如講“克塔依”人有各種神象,有天堂和七層地獄之說;有吻胸的禮節;迎接客人時,鋪上地毯將客人抬至屋內,頭上多戴紅纓帽等等。《瑪納斯》也講“克塔依 ”人有“ 五個京城 ”,還講“克塔依”人把“豬”叫作“瑪狠”(蒙古語中為“肉”,是語法上的附加成分。契丹語與蒙古語很近),從這個“克塔依”的詞語來看也不是漢語。

《瑪納斯》中講述“克塔依”(契丹) 對吉爾吉斯(柯爾克孜)人的搶掠燒殺和吉爾吉斯人的英勇反抗鬥爭。往往由於錯誤地把“克塔依”看作中國或漢族,就會嚴重地誤解,有損彼此間源遠流長的傳統友誼。所以,一定要講清《瑪納斯》中的“克塔依”不是中國或漢族,而是契丹。

我於1985年5月應邀赴日本一些大學和研究單位講學,在大阪民族學博物館舉行的一次小型的學術交流會上,一位日本中亞學家送給我他寫的一部著作, 書中在介紹史詩 《瑪納斯》時,竟說中國漢族如何搶掠吉國人的牲畜和殘殺吉國人等等。我嚴肅地指出這是嚴重錯誤。“克塔依”是“契丹”,不是中國或漢族。我們要好好學習歷史,不要在學術和政治上犯錯誤,不要上別有用心挑撥離間的人的當!

1989年4月-6月,我和我夫人穆淑惠應邀訪問蘇聯期間,在當時的吉爾吉斯加盟共和國首府伏龍芝國家電視臺用吉語做《在中國》的講演時,也說明了《瑪納斯》中的“克塔依”是“契丹”,不是中國或漢族,解除了不少人多年來的誤會。這種正確的解釋有利於我們中國國內民族的團結,也有利於中國和吉爾吉斯斯坦之間的團結。

來源:《絲路新觀察》報中文版第160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