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幹傑:將進一步擴大、深化、運用好生態補償機制

李干杰:将进一步扩大、深化、运用好生态补偿机制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董瑞強 實施生態補償,不失為治理環境的一項重要舉措。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在3月11日記者會上表示,長江的生態補償正在積極推動中,財政部會同生態環境部、發改委和其他相關部門在積極推動這項工作,聯合下發了文件,召開了會議進行部署。去年中央財政資金拿出50億元用於推動支持長江流域生態補償,取得了很好成效,會進一步擴大、深化、運用好生態補償機制。

他說,治理環境一方面需要運用好行政和法治手段,另一方面也要運用好市場和技術手段,而生態補償恰是一個非常好的經濟手段、市場手段。這些年生態環境部一直在推動落實,從當年新安江上下游補償,到後來汀江、韓江、九洲江、灤河等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吳舜澤認為,實施生態補償和轉移支付,讓生態環保為經濟做加法,兌現生態產品價值、生態環境價值,讓改善環境者、保護者得利,讓大力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幹部得到提拔重用。

推動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是中共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也是事關國家發展全局的一項重大戰略。近幾年,生態環境部會同沿江11省市和相關部門,制定了《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和《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為抓好長江保護提供了基礎和指南。

今年1月,生態環境部、國家發改委已聯合印發《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明確要求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其中提出到2020年底,長江流域水質優良(達到或優於Ⅲ類)的國控斷面比例達到85%以上,喪失使用功能(劣於Ⅴ類)的國控斷面比例低於2%;長江經濟帶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控制比例達90%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高於97%。

經濟觀察網記者瞭解到,去年,生態環境部在對長江經濟帶11省市開展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例行督察全覆蓋基礎上,又對其中8個省開展了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通過督察進一步夯實了地方的責任,傳遞了壓力。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指導支持11省市初步劃定了生態保護紅線,同時開展了“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准入清單)實施方案編制試點工作。

根據生態環境部最新通報,生態環境部在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方面,兩年內,長江沿線縣級以上城市飲水水源地共1474個,存在問題基本都得到整治,完成率達99.9%。到目前為止,長江沿線省會以上城市的12家黑臭水體整治已經超過了90%,其他地級城市現在也在積極推進中。

此外,生態環境部這兩年把長江沿線固體廢物、危險廢物非法傾倒、非法轉移問題當成重點來進行專項整治,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去年排查出1308處,有1304處得到了很好整改。開展“綠盾”行動,將長江流域作為重點,推動解決了一批在自然保護區、其他各類保護地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生態環境影響和破壞問題。組織開展了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聯合研究,向沿線58個地市派出專家組進行現場跟蹤研究和對當地的技術指導,取得了很好成效。

“不過,目前長江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仍存在諸多問題,面臨的挑戰很大,形勢非常嚴峻。”李幹傑說。

他透露,去年8月到11月,生態環境部會同相關方面組織了一支專門力量,到11個省市40幾個地市進行了暗查、暗訪、暗拍,發現了不少問題,統計下來有160多個。這些問題說實在的觸目驚心,讓人警醒,充分說明長江確實“病了”,而且病得還不輕。

“下一步,我們要把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尤其是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裡確定的目標任務狠抓落實,儘快見到成效。”李幹傑進一步指出,2019年主要抓八方面工作,有四個是前兩年已開展的,一是飲水水源地的保護,二是城市黑臭水體整治,三是“綠盾”相關行動,四是進一步深化“清廢行動”,進一步排查和整治沿江固廢非法轉移和傾倒問題。

另外,還有四項新任務:一是劣Ⅴ類水體專項整治;長江整個流域540個國控點,還有12個是劣Ⅴ類水體,要重點整治;二是入江、入河排汙口的排查整治;三是“三磷汙染”的專項整治,“三磷”指磷礦、磷化工企業、磷石膏庫,這對長江汙染也比較大;四是11省市的省級以上工業園區汙水處理設施的專項整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