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裡說除夕

“除夕”是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第一天即將來臨的交替之際,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

“除夕”原本是起源於中國先秦時代的一種“逐除”活動。《呂氏春秋.季冬》記載:在每年的最後天,家家戶戶都要敲打有聲響的器皿,以驅逐“疫病之鬼”,意為驅惡除邪辭舊歲,憧憬未來迎新年。《禮緯》說,高陽氏有個兒子死而為鬼,抓門住在人家屋子的角落裡,半夜出來作祟。於是除夕那夜,就有了驅鬼的習俗,以保新年平安。除夕有辭舊迎新之意,歷來華夏子孫慶祝春節中最重要的時刻。

春節 | 古詩詞裡說除夕

《除夜有懷》【唐】杜審言

故節當歌守,新年把燭迎。冬氛戀虯箭,春色候雞鳴。興盡聞壺覆,宵闌見鬥橫。還將萬億壽,更謁九重城。【除夕之夜,大家歡聚一起手執蠟燭,唱歌跳舞喜迎新年的到來,表現了古代通宵達旦過除夕的歡樂心情。】
春節 | 古詩詞裡說除夕

《嶺外守歲》【唐】李福業

冬去更籌盡,春隨斗柄回。寒暄一夜隔,客鬢兩年催。【這是一首描寫詩人被貶官後,被迫客居他鄉,在嶺外的邊關苦寒之地過除夕的心情。在美好的除夕之夜詩人濃濃的思鄉之情及對國家的擔憂之情湧上心頭,但是過節了,再心情不好還是要守歲的。】
春節 | 古詩詞裡說除夕

《除夜》
【唐】李世民

歲陰窮暮紀,獻節啟新芳。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冰消出鏡水,梅散入風香。對此歡終宴,傾壺待曙光。【這首詩為皇帝李世民所作,表現除夕之夜皇宮中歡慶春節的景象。在除夕之夜,皇宮中也很熱鬧,皇帝帶頭開懷暢飲,慶賀春節,表現了詩人充滿了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祈盼之情。】
春節 | 古詩詞裡說除夕

《守歲》【唐】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階馥舒梅素,盤花捲燭紅。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這也是李世民所作,較上一首寫除夕的詩,這首更加詳細地描寫了宮中除夕守歲的場面。歲除之際,冬雪融化,宮殿裡春風送暖,點燃地巨大的紅燭,像一簇簇花團。君臣歡慶共飲,喜度良宵,辭舊迎新,通宵達旦,歡歌勁舞。】
春節 | 古詩詞裡說除夕

《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唐 】孟浩然

疇昔通家好,相知無間然。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客行隨處樂,不見度年年。【這首詩寫了除夕之夜,孟浩然與友人通宵達旦一起過除夕的情景。孟浩然與這位友人關係甚好,春節就行一家人一樣在一家過年。除夕,點紅燭,歡慶共飲守歲,席間歌女唱起《梅花》舊曲,大家暢飲新蒸的柏酒,推杯換盞,間或會有行酒令的遊戲。這是四處漂泊詩人外過春節的情景。】
春節 | 古詩詞裡說除夕

《三年除夜》【唐】白居易

晰晰燎火光,氳氳臘酒香。嗤嗤童稚戲,迢迢歲夜長。堂上書帳前,長幼合成行。以我年最長,次第來稱觴。七十期漸近,萬緣心已忘。不唯少歡樂,兼亦無悲傷。素屏應居士,青衣侍孟光。夫妻老相對,各坐一繩床。【此詩集中在前半部分寫除夕夜的節日氣氛和家庭和諧歡樂、喜迎佳節的情景:年終總祭的酒擺上了祭臺,飄出的香氣彌滿了周圍的空氣;孩童們喧擾的嬉戲聲縈繞耳畔;人們都沉浸在歲末除夕這歡樂的夜裡。在濃郁的年節氣氛裡,闔家團聚,祭祀之後,行長幼之禮。】
春節 | 古詩詞裡說除夕

《客中守歲》【唐】白居易

守歲尊無酒,思鄉淚滿巾。始知為客苦,不及在家貧。畏老偏驚節,防愁預惡春。故園今夜裡,應念未歸人。【這是白居易寫自己客居他鄉過除夕的心情。除夕之時一人在外,只能獨自飲酒守歲,在除夕舉家團圓的日子裡更加地思鄉情切。】
春節 | 古詩詞裡說除夕

《鵲橋仙.丙寅除夕立春 . 骨肉團聚,是夕大雪》【宋】郭應祥

立春除夕,併為一日,此事今年創見。席間三世共團欒,隨分有、笙歌滿院。一名喜雪,二名餞歲,三則是名春宴。從教一歲大家添,但只要、明年強健。【這首詞描寫立春和春節正好同一天到來,家人團聚共賀新歲的情景。三代人歡聚一堂,載歌載舞,共同祝願身體健康,新年快樂。】
春節 | 古詩詞裡說除夕

《探春令》【】 趙長卿

笙歌間錯華筵啟。喜新春新歲。菜傳纖手青絲細。和氣入、東風裡。幡兒勝兒都姑媂。戴得更忔戲。願新春已後,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這首詞描寫了宋代家裡過年的情景。家裡男女老少高興地吃著年夜飯,表現了春節家裡一片和氣的景象。】
春節 | 古詩詞裡說除夕

《送入我門來 . 除夕》【
】 胡浩然

荼壘安扉,靈馗掛戶,神儺烈竹轟雷。動念流光,四序式週迴。須知今歲今宵盡,似頓覺明年明日催。向今夕,是處迎春送臘,羅綺筵開。今古偏同此夜,賢愚共添一歲,貴賤仍偕。互祝遐齡,山海固難摧。石崇富貴籛鏗壽,更潘岳儀容子建才。仗東風盡力,一齊吹送,入此門來。【這首詞展現了除夕之時祭神、貼門神、吃年夜飯等民間習俗。描繪了一副熱鬧祥和、辭舊迎新的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