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這首著名的古琴曲是歷史上這位小姐姐所作!

眾所周知《胡笳十八拍》乃我國十大古琴曲之一。相傳此曲為東漢末期蔡邕之女蔡琰所作。

這次我們要說的才女便是蔡琰。蔡琰這個名字聽上去你可能覺得耳生,但是要說到蔡文姬這個名字,即使你不瞭解她到底是誰,也肯定會覺得似乎有些耳熟。沒錯,這蔡琰便是蔡文姬。蔡文姬,名琰,原字昭姬,晉代時因避司馬昭之諱,改字文姬,後人常稱其字,所以大家便對蔡文姬這個稱呼比較熟悉。

才女|這首著名的古琴曲是歷史上這位小姐姐所作!

其父蔡邕乃東漢大文學家、書法家,史學家、音樂家。精於天文數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摯友和老師。生在這樣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據說在其6歲時便能聽音辨琴,一天夜裡,蔡邕在黑暗的屋子裡彈琴,突然斷了一根弦,文姬說:“第二根絃斷了。”蔡邕大驚,但仍然認為文姬只是碰巧猜中,便又故意撥斷一根弦,文姬又道:“第四根絃斷了。”蔡邕大喜,打心底讚歎女兒的音樂天賦(可見家庭的薰陶對孩子的成長是多麼重要!)。自此,蔡邕便開始教女兒彈琴,兩年後文姬琴藝便成,還贏得父親最珍愛的焦尾琴。

才女|這首著名的古琴曲是歷史上這位小姐姐所作!

聽音辯琴

文姬的童年可謂是幸福的,父親位高權重,生活衣食無憂,而且家中還有著學習詩詞歌賦的優越條件,文姬從小以琴書為伴,就這樣在優渥的環境中不斷成長。然而幸福的日子實在是太短了。到文姬16歲那年出嫁以後,命運彷彿自此給她開起了玩笑,一連串的厄運便接踵而來。

才女|這首著名的古琴曲是歷史上這位小姐姐所作!

本來文姬所嫁之人家族顯赫,丈夫衛仲道本人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文人,兩人情投意合,婚姻也是門當戶對、珠聯璧合。然而好景不長,兩人成親不久,衛仲道便病死了,當時文姬沒有生子,夫家又指責嫌棄她克服,文姬不忍遭如此待遇,毅然決然地回到了孃家。更悲催的是回到孃家不久,家中又遭變故,父親因言語得罪王允而獲罪,慘死於獄中。文姬失去了最後的倚仗。還沒從喪父之痛中走出,接著又是匈奴入侵,不幸又被匈奴人擄走,被迫嫁給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賢王,飽嘗了異族異鄉異俗生活的痛苦,生下兩子。就這樣在屈辱和痛苦中生活了十二年。她每天都夢想著有一天能回到自己的家鄉,這一天終於被她盼到。

才女|這首著名的古琴曲是歷史上這位小姐姐所作!

十二年後,曹操統一北方,想到恩師蔡邕與自己深厚的情誼和對自己的教誨,蔡邕的後代又只有文姬這麼一個女兒,便想替恩師找回女兒,以慰恩師在天之靈。經多方打聽終於得知蔡文姬身在匈奴,於是立即派使者用重金贖回了蔡文姬。在離開匈奴之際又經歷了母子生離死別的慘痛。

才女|這首著名的古琴曲是歷史上這位小姐姐所作!

文姬歸漢

文姬歸漢後,原以為自己可以安穩度日,但又被曹操好心辦壞事的指婚給了董祀,又一次被迫嫁人。

在當時古代封建社會下的女人一生三嫁可不是什麼光彩的事,不知要遭受多少苦楚,然而她無力反抗,即使回到心心念唸的家鄉依然不能擺脫被人擺佈的人生,只得屈從再嫁。然而當時蔡文姬已經三十多歲,在當時來說年紀已經很大了,人老珠黃。而懂祀比她年輕多了,而且又有才華,一表人才。這樣一個好小夥配個比自己大這麼多又結過兩次婚還生過孩子的女人,他豈能滿意?簡直是鬱悶至極啊,婚後並不待見蔡文姬,便整天流連於煙花場所,花天酒地,曹操聽聞大怒,獲罪董祀,要賜死他,蔡文姬不記嫌隙,蓬頭赤足地來曹操的丞相府求曹操赦免董祀,曹操終被蔡文姬感動,赦免了董祀。董祀感念蔡文姬之恩情,對蔡文姬的態度有所轉變,才慢慢地接受了蔡文姬。據說後來二人隱居山林,過起了遠離政壇,自由自在的生活。之後的事蹟史上便再無記載,我們也無從知曉。

才女|這首著名的古琴曲是歷史上這位小姐姐所作!

《胡笳十八拍》和《悲憤詩》便是蔡文姬在經歷了坎坷人生後寫下的其悲苦生活的真實寫照,是其詩作上的代表作。古琴曲《胡笳十八拍》便是根據蔡文姬的同名詩譜寫的樂曲。《悲憤詩》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被收入《後漢書》。

才女|這首著名的古琴曲是歷史上這位小姐姐所作!

且看《悲憤詩》原文(《胡笳十八拍》原文實在太長了,就不貼過來了,有興趣的自己搜來看):

《悲憤詩》

漢季失權柄,董卓亂天常。志欲圖篡弒,先害諸賢良。逼迫遷舊邦,擁主以自疆。

海內興義師,欲共討不祥。卓眾來東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

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斬截無孑遺,屍骸相撐拒。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

長驅西入關,迥路險且阻。還顧邈冥冥,肝脾為爛腐。所略有萬計,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語。失意機徵間,輒言斃降虜。要當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豈復惜性命,不堪其詈罵。或便加棰杖,毒痛參並下。旦則號泣行,夜則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彼蒼者何辜,乃遭此厄禍。邊荒與華異,人俗少義理。

處所多霜雪,胡風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肅肅入我耳。感時念父母,哀嘆無窮已。

有客從外來,聞之常歡喜。迎問其消息,輒復非鄉里。邂逅徼時願,骨肉來迎己。

己得自解免,當復棄兒子。天屬綴人心,念別無會期。存亡永乖隔,不忍與之辭。

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人言母當去,豈復有還時。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顧思。見此崩五內,恍惚生狂痴。號泣手撫摩,當發覆回疑。

兼有同時輩,相送告離別。慕我獨得歸,哀叫聲摧裂。馬為立踟躕,車為不轉轍。

觀者皆噓唏,行路亦嗚咽。去去割情戀,遄征日遐邁。悠悠三千里,何時復交會。

念我出腹子,匈臆為摧敗。既至家人盡,又復無中外。城廓為山林,庭宇生荊艾。

白骨不知誰,縱橫莫覆蓋。出門無人聲,豺狼號且吠。煢煢對孤景,怛吒糜肝肺。

登高遠眺望,魂神忽飛逝。奄若壽命盡,旁人相寬大。為復強視息,雖生何聊賴。

託命於新人,竭心自勖勵。流離成鄙賤,常恐復捐廢。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

此詩嘔心瀝血地講述了亂世背後,文姬所遭受的顛沛流離的苦難生涯。這麼一個博學多才的女子,卻遭此命運的不公,造化弄人,令世人惋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