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幾個電影鏡頭,馮小剛建了一條老街,現在成了4A景區


1993年,馮小剛開始做導演,拍的第一部片子是《北京人在紐約》,在那之前他做的是美工、編劇等等工作。也是在那一年,他看中了一個劇本,講的是1942年的河南饑荒,但是因為時代的侷限,這種題材的電影根本不可能被允許拍攝。

這一拖就是18年過去了,到2011年底,小說《溫故一九四二》的原作者劉震雲親自改編的電影劇本《一九四二》終於可以開拍了,劇情中涉及重慶,馮小剛找了很多地方都沒找到合適的取景地,於是自己花錢在重慶渝北修建了一條民國老街,花了好幾億,但在電影裡只有很少的幾個鏡頭。

耗費巨資修建的這條民國街,總不能拍完《一九四二》就不要了吧,於是,就在原基礎上以相同的民國風格擴建,打造成一個復古街區,既可用來旅遊觀光,又可用來拍更多的電影電視劇,一舉多得,“兩江國際影視城”因此誕生。


兩江國際影視城因為濃濃的民國風也被稱為“民國街”,在街道邊能見到機關槍、軍車甚至飛機大炮等等“戰爭元素”,除開《一九四二》也已經有不少以民國時期為背景的影視作品在此拍攝完成,比如《開羅宣言》、《重慶談判》等等。

民國街幾乎把老重慶的標誌建築都複製了過來,比如抗戰勝利紀功碑、國民政府大樓、國泰戲院、千廝門等等,還有十八梯、九尺坎等等老街道,2017年成為4A級景區,門票最開始是20元,現在是40元。一張40塊錢的門票,過了檢票口就讓你瞬間穿越到解放前,也是一件挺神奇的事情。

只有一棟棟復古建築是不夠的,對於一個4A旅遊區而言,還得豐富它的旅遊體驗。民國街每天開街時都有表演,淡季和工作日表演少一點,節假日表演要多一些,黃包車、民國軍裝租賃都已經是常態化的服務了,真正讓遊客體驗到“回到民國”的感覺。


現在很多00後可能都沒有看小人書的體驗,因為那基本上是上個世紀的東西了,五六十年代、八九十年代是小人書的流行時期,是很多上了點年紀的人的美好回憶。如果你現在感興趣,可以到民國街的“重慶商務印書館”門口去看看。

商務印書館就在天主堂旁邊,這天主堂應該是民國街裡最高的建築了,它在《一九四二》裡出現過,日軍來轟炸前人們在教堂裡祈禱。不過電影鏡頭是在重慶榮昌區西大街的天主堂拍攝的,民國街在擴建時將它“複製”了過來。

除了那些“複製”的建築外,其實民國街還是有一些重慶傳統特色建築的,比如位於高洞河岸邊的吊腳樓,這裡也就是民國街的“朝天門碼頭”。在“朝天門”的對面,就不再是複製出來的江北嘴或者南濱路了,這邊以自然風景為主。

我們姑且也以“南岸”和“江北”來稱呼民國街的自然風光帶,這段時間是各種花開放的季節,李花、桃花飄來陣陣清香,白玉蘭、紅玉蘭爭奇鬥豔,即使是下雨天撐著傘到這邊來走走也很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