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几个电影镜头,冯小刚建了一条老街,现在成了4A景区


1993年,冯小刚开始做导演,拍的第一部片子是《北京人在纽约》,在那之前他做的是美工、编剧等等工作。也是在那一年,他看中了一个剧本,讲的是1942年的河南饥荒,但是因为时代的局限,这种题材的电影根本不可能被允许拍摄。

这一拖就是18年过去了,到2011年底,小说《温故一九四二》的原作者刘震云亲自改编的电影剧本《一九四二》终于可以开拍了,剧情中涉及重庆,冯小刚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找到合适的取景地,于是自己花钱在重庆渝北修建了一条民国老街,花了好几亿,但在电影里只有很少的几个镜头。

耗费巨资修建的这条民国街,总不能拍完《一九四二》就不要了吧,于是,就在原基础上以相同的民国风格扩建,打造成一个复古街区,既可用来旅游观光,又可用来拍更多的电影电视剧,一举多得,“两江国际影视城”因此诞生。


两江国际影视城因为浓浓的民国风也被称为“民国街”,在街道边能见到机关枪、军车甚至飞机大炮等等“战争元素”,除开《一九四二》也已经有不少以民国时期为背景的影视作品在此拍摄完成,比如《开罗宣言》、《重庆谈判》等等。

民国街几乎把老重庆的标志建筑都复制了过来,比如抗战胜利纪功碑、国民政府大楼、国泰戏院、千厮门等等,还有十八梯、九尺坎等等老街道,2017年成为4A级景区,门票最开始是20元,现在是40元。一张40块钱的门票,过了检票口就让你瞬间穿越到解放前,也是一件挺神奇的事情。

只有一栋栋复古建筑是不够的,对于一个4A旅游区而言,还得丰富它的旅游体验。民国街每天开街时都有表演,淡季和工作日表演少一点,节假日表演要多一些,黄包车、民国军装租赁都已经是常态化的服务了,真正让游客体验到“回到民国”的感觉。


现在很多00后可能都没有看小人书的体验,因为那基本上是上个世纪的东西了,五六十年代、八九十年代是小人书的流行时期,是很多上了点年纪的人的美好回忆。如果你现在感兴趣,可以到民国街的“重庆商务印书馆”门口去看看。

商务印书馆就在天主堂旁边,这天主堂应该是民国街里最高的建筑了,它在《一九四二》里出现过,日军来轰炸前人们在教堂里祈祷。不过电影镜头是在重庆荣昌区西大街的天主堂拍摄的,民国街在扩建时将它“复制”了过来。

除了那些“复制”的建筑外,其实民国街还是有一些重庆传统特色建筑的,比如位于高洞河岸边的吊脚楼,这里也就是民国街的“朝天门码头”。在“朝天门”的对面,就不再是复制出来的江北嘴或者南滨路了,这边以自然风景为主。

我们姑且也以“南岸”和“江北”来称呼民国街的自然风光带,这段时间是各种花开放的季节,李花、桃花飘来阵阵清香,白玉兰、红玉兰争奇斗艳,即使是下雨天撑着伞到这边来走走也很不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