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媽“拜年”

時進臘月,年三十越來越近,又到了給父母“拜年”的時候了!

給媽“拜年”

母親與父親,分別於1993年、2005年“走了”。當時,因為條件差,特別是母親走前的一段時間,我剛參加工作沒幾年,成家立業的一系列負擔,使我心理負責重,經濟壓力大。雖然當時,也盡了力想在母親最後的時間讓他感受一點兒子的孝道,怎奈……

母親“走了”已經25年了,隨著自己一天天變老、我的兒子一天天長大,每年吃完團年飯以後,開始騎自行車、後來騎摩托車、現在開車,帶著兒子回到老家後面的山坡上,去給母親、父親“拜年”,當面對兩座冰冷的磁磚墳跪下、雙手扶地磕下頭時,總是眼淚長流,二十多年來年年如此,每一次,母親在世時的點點滴滴總會在這一刻又回放到眼前:

給媽“拜年”

種地、砸煤、餵豬、餵雞、撿柴、跳水、挖野菜、做針線等等,從早晨天一亮到晚上睡覺前,她就沒停留過,這就是媽!

前門來客,後門借米,還從櫃子裡面把攢著捨不得吃的三個雞蛋拿出來,蒸一碗雞蛋糕作為當時的硬菜待客。客人走了,剩下的雞蛋碗媽媽交給我,我高興的用勺子颳著,美美的過著一次雞蛋癮,這就是媽!

給媽“拜年”

每年臘月二十以後,白天忙幹活,晚上坐在煤油燈下熬夜一針一線的縫衣服、拉鞋底子,因我們兄弟姐妹多,加上父親共七八個人的衣服、鞋子,全靠手工做,好幾年臘月三十晚上母親整整一夜沒睡,緊趕慢趕才做好,第二天新年初一,當全家除母外每個人一身新衣新鞋過年的時候,母親通紅的眼晴和快伸不直的手指誰也沒有注意,這就是媽!

我在外面玩,當與別的小夥伴發生矛盾和打架時,不論對錯,母親出來後,總是給別的夥伴家長道歉說好話,當時不理解,後來才知道,我們家窮,不敢得罪人,怕萬一有過不去的坎時,別人不整我們或者還能幫一點。這就是媽!

給媽“拜年”

後來長大了,媽媽也老了,因基礎較差,工作不久就面臨著結婚、生子、買房,經濟壓力大,想起媽媽年輕時受的苦,總想在吃穿方面儘量補償她,可當時一連串的大筆支出,滿身是賬,每次回家,媽媽總是說,我們在農村,吃的用的不花錢,不用操心她。當時我也暗暗的想:堅持幾年,還清賬後再好好的孝敬媽,可是,賬還沒還清,媽卻病倒了,情急之下,我狠心花了當時的兩個月工資買了一臺黑白電視機送回家(那時農村還沒普及彩電),讓病中的媽媽享受一下。但沒過多久,媽媽臥床已經無福消受了,這就是媽!

給媽“拜年”

媽媽最後的兩個月,我雖然幾乎每天下班後騎自行車回家陪著她,只要想得到的都儘可能的買著給她吃,無奈病痛的折磨,想吃她卻咽不下,望著骨瘦如柴的母親,當時,我在心裡說:媽,你還是走吧,這樣的痛苦煎熬,不如解脫吧。這就是媽!

母親去世後,我們兄弟姐妹又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同樣辛苦沒享過一天福的父親身上,可幾年後,父親也以母親同樣的方式走了……

給媽“拜年”

現在,日子好過了,父母卻不在了,回想起當年父母除了勞作就是苦幹,一生的辛苦,因勞累過度,到死腰都是弓著的。如果當時我們明白一個道理:我們雖然有賬,但時間還長,以後可以慢慢再還,而父母日子卻有限,哪怕在他們最後的幾年,多花點錢、盡點孝,讓他們體會一下人生享福的滋味,也多少會少一點遺憾!

給媽“拜年”

晚了,路走錯了,可以回過頭重新再來,無非多花點時間;字寫錯了,可以改過來,無非多檢查一遍;話說錯了,可以說一聲對不起,請你原諒,無非以後多檢點;就是吃虧上當受騙,還可以報警求助,損失也有機會追回來……

給媽“拜年”

而媽走了,爹也不在了,你就是再有能力、再有誠心孝順時,他們已經永遠睡在冰涼的山坡上,你僅能在節日時燒燒紙錢,給他們“拜年”!

給媽“拜年”

媽,你雖然走了二十多年了,但兒子並沒有忘,反而隨著時間的延長和歲月的積澱,心中對您的辛苦付出更感念!

今年,年三十,我還會與你的孫子一起按時去給你磕頭、燒紙、“拜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