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動畫師成功提名奧斯卡

希望能將中國文化推向世界 《衝破天際》為首部展現中國女航天員的動畫

1月22日深夜,第91屆奧斯卡提名名單悄然公佈。在入圍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的五部提名短片中,有一部國人期盼良久的短片位列其中——《衝破天際》(《ONE SMALL STEP》),這是目前唯一一部有望衝擊奧斯卡的中國作品。

來自武漢太崆動漫的21名年輕人振奮起來。這一場奧斯卡“入圍戰”著實不易:從兩年前,張少甫決議出走迪士尼回國創業,到組建成21人的小團隊,在長達一年的時間裡,太崆動漫工作室全體成員只做一件事,就是完成僅有7分鐘的動畫短片——《衝破天際》。

今年春節,張少甫卻還沒能按時回到武漢的家中。2月24日是奧斯卡最終結果公佈的時間,為了準備相關物料,他今年不得不錯過與家人的年夜飯。

靈感來源中國女航天員

踏足武漢光谷智慧園,在沒有任何標識的情況下,位於三樓角落處的太崆動漫公司並不顯眼。從2017年1月成立至今,這個年輕的創業團隊憑藉第一個作品《衝破天際》,贏得了國際動畫界的關注。

《衝破天際》的故事並不常見,“它或許是第一個講述中國女航天員成長故事的影片”,影片中的小女孩璐娜,就是以中國第一代女航空員劉洋、王亞萍為原型,通過描繪璐娜從小到大步態各異的腳步特寫和親子日常,展現宏偉的航空夢和“中國式父愛”。

“最初這個故事構想的雛形就是從鞋子和腳步開始的,之後,導演們才逐漸在其中加入了個人成長經歷。”在《衝破天際》中,璐娜是一個出身於單親家庭的小女孩,在她的成長道路上,始終離不開父親默默的支持。這個故事背景融入了該片菲律賓裔導演Bobby Pontillas生長的單親家庭背景、張少甫自己的成長經歷,以及另一位導演Andrew Chesworth的家庭背景。

除此之外,短片中還不時出現了老掛曆、紅燈籠、武漢熱乾麵等“彩蛋”,成為了打動無數海外華人及網友的“故鄉”元素。

從學生奧斯卡到迪士尼

今年34歲的張少甫,出生於湖北武漢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張少甫的爺爺在美國的大學教授中國文化課程。而早在張少甫5歲時,他便隨著父母去往了國外。儘管從小接受西式教學,但是他卻從來不缺乏中國文化的薰陶。

少年時期,張少甫便十分愛看有關文化融合方面的書籍。其中他最喜愛的便是華裔女作家譚恩美的作品,其中描寫了中國的春節、中秋節、清明節等傳統節日以及婚嫁的風俗習慣。譚恩美小說中的尋根情結更是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張少甫和他的動畫作品。

張少甫正式接觸動畫行業,其實是他就讀於舊金山藝術學院期間。2008年,張少甫從北卡羅來納大學電影專業畢業後不久,起先前往了華納應聘實習生,儘管在上百名佼佼者中獲得了實習機會,但沒過多久他就因為金融風暴陷入到失業窘境。最困難時,他甚至跑到了披薩店做披薩。

也正是這一段失意的時光,張少甫決定繼續深造,何不將繪畫愛好運用到“影視”之中呢?為了能考入動畫專業實力較強的美國高校,張少甫每天花15個小時練習畫畫,連續三個月後,他將自己的繪畫作品和影視作品寄給了三所高校,最終,舊金山藝術大學成功錄取了他。

他與兩個搭檔一起,用15個月時間,創作出一部名為《龍娃》的5分鐘動漫短片作為畢業設計。影片以舞臺劇的形式,講述“神龍小子”與“王子”戰鬥險敗,最終反被“公主”拯救的故事。短短五分鐘,劇情卻跌宕起伏,最終一舉奪得了第38屆學生奧斯卡動漫短片金獎——張少甫也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華裔學子。

2011年,憑藉該獎項,張少甫在畢業不久便先後進入到了索尼公司和迪士尼公司。在迪士尼,他參與了《超能陸戰隊》《瘋狂動物城》《海洋奇緣》《無敵破壞王》等優秀動畫的製作和導演。在那裡,他跟著一眾迪士尼動畫大師,掌握了許多動畫規律。

21人團隊打敗夢工廠

原本張少甫可以一直待在迪士尼,但對於他而言,他卻並不希望自己待在舒適區,在父親的鼓勵以及政府的支持下,張少甫選擇了回國創業。

但從國內的金爵獎最佳短片提名到國際奧斯卡最佳短片提名,《衝破天際》的成長之路並不容易。據太崆動漫燈光後期師張高尚透露,參選奧斯卡的作品,多是獲得了具備奧斯卡資格國際大獎的作品;隨後再由短片電影和動畫長片評委組從中投票產生10部入圍作品;最終提名其中5部。

而今年參選的動畫短片就多達81部,入圍名單中更是不乏奧斯卡獎得主約翰·卡爾斯(迪士尼《Paper man》導演)的VR短片《Age of Sail》,以及夢工廠耗資千萬打造的兩部治癒系動畫《Bilby》和《Bird Karma》。相比之下,《衝破天際》背後的太崆動漫團隊則顯得單薄得多。“我們目前有武漢和洛杉磯兩個分部,其中武漢總部有12人,洛杉磯分部有8人(其中有三位導演),算上董事長張漢德,我們一共只有21人。”太崆動漫的後期負責人張高尚笑稱:“相比競爭對手,我們肯定算是小成本。”

但為了完成這部7分多鐘的動畫短片,21名製作人員卻花費了將近一年多的心血,張少甫更是幾乎需要每月都在武漢、洛杉磯兩地奔波:劇本打磨三個月、三維建模兩個月、後期燈光處理更耗時7個月之久。

最終《衝破天際》成績斐然,入選50個全球電影節,獲得了14項國際動畫獎,其中有7項具備奧斯卡資格。“通過這一次提名奧斯卡,我希望《衝破天際》能夠給中國動畫人一些信心。”張少甫說。回國至今,張少甫一直密切關注中國動畫行業的發展,從2015年的《大聖歸來》到2019年的《白蛇·緣起》,國產動漫不斷給張少甫帶來驚喜。

“中國的動畫市場正在慢慢打開。”對於未來的發展方向,張少甫看得越來越清晰,“或許我們能夠像迪士尼、皮克斯工作室那樣,創作出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做出獨一無二的風格,也是我心中的最高理想”。

對話

記者:這期間最困難的是哪個階段?

張少甫:最困難的還是打磨劇本這個階段。因為這是我們的第一步嘗試,我們想要講一箇中國的故事。最初這個故事構想的雛形就是從鞋子和腳步開始的,之後,導演們才逐漸在其中加入了關於個人成長經歷的故事在裡面。

另外,做後期的時間也很漫長,之前我們一直在爭執色彩風格上是選擇純2D還是3D,像《花木蘭》那種,給插畫人物釘好釘子、綁好骨骼,就能像真人一樣動了。但是在第一版鏡頭出來之後,也就是鞋子交替的那個畫面,看到後就挺沮喪的,因為沒有那種感覺。後來我們設計第二版鏡頭,也就是璐娜打開鞋盒的那個畫面,重新做了光影,從邊光到反射的光等等,幾乎每一個動態的細節都是摳出來,最終才確定效果,就是做3D,因為看起來更流暢和生動。

記者:對於2月24日的“開獎”,有沒有期待?

張少甫:大家都還是很期待的,因為走到這一步真的非常不容易。奧斯卡評選,首先入選60部,這60部影片必須在參選前先拿一些國際獎項,尤其是有奧斯卡資格的獎項;接著是從60部中選出10部入圍作品;目前我們走到了提名這一步,提名是5部影片。現在就等2月24日公佈最終結果了。

記者:太崆動漫在完成《衝破天際》這個階段性任務後,後續還會有什麼目標?

張少甫:我們的終極目標當然是希望有一個原創動畫電影可以上院線,這個應該是每一個動畫人的終極夢想。目前我們也已經有6個故事在籌劃之中,還有2個故事正在找投資。未來太崆的項目中,肯定會有中國元素,但是我們希望能夠將中國的文化向國際推行。其實只要是好的故事,傳達的是正面的價值觀,我想不管你是來自於何種文化背景,人們都會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