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型醫院船看我軍海上醫療保障體系

從新型醫院船看我軍海上醫療保障體系

日前,網絡曝光了我軍新型醫院船,是繼866艦岱山島之後的又一專業醫院船。

醫院船是指專門用於海上收容、醫治並後送傷病員、遇難人員的非武裝勤務艦船。隨著西方大航海時代的展開,以及兩次世界大戰中大規模海上戰爭的爆發,醫院船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戰時,醫院船搶救轉運海上和島嶼傷員,在平時,醫院船搶救轉運各種海上病患,參加各種海上突發事件的處理,提供國際援救和醫療服務,無論是其必不可少的功能性,還是帶給海上傷員病患的心理安慰,以及作為國家名片出訪世界各地,增加友誼等,都是現代海軍的重要組成部分。

醫院船在外觀上具有極高的辨識度。殼體的水線以上塗白色,兩舷和甲板標有紅十字圖案,懸掛本國國旗和白底紅十字旗,救助標識非常醒目。根據相關國際法規定,醫院船不可侵犯,醫院船有義務救助交戰雙方的傷員,交戰各方均不得對其實施攻擊或俘獲,而應隨時予以尊重和保護。

從新型醫院船看我軍海上醫療保障體系

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為美國MERCY SHIPS公司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的一艘慈善醫院船

醫院船的組成包括民間和軍方兩部分。民間醫院船主要用於平時的救援和醫療服務,比如我國天津港船重工為美國Mercy ship機構建造的醫院船NB011-1號,就屬於民間醫院船。軍方醫院船則首先考慮服務戰爭環境下的海上傷員救治轉運,在各主要海軍國家都有。

從新型醫院船看我軍海上醫療保障體系

美國海軍仁慈號醫院船USNS Mercy (T-AH-19)

醫院船的來源也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民船或者其他船隻改造,包括美國的仁慈級仁慈號和舒適號,就是用油輪改造,滿載排水量近7萬噸。我國也曾用大型集裝箱船加裝醫療模塊集裝箱,改造為莊河號集裝箱醫院船,排水量3萬噸。另一部分則是專業醫院船,從一開始的設計就是以醫療職能為主,最典型的就是我國的866岱山島號醫院船,被媒體和大眾譽為“和平方舟號”,是世界上最大的專業醫院船。

從新型醫院船看我軍海上醫療保障體系

我國的醫院船,主要有866岱山島號,屬於920型醫院船(猜測新型醫院船是919型或者921型),是我國2007年,在廣船國際自主設計建造(901大型補給艦也是廣船國際龍穴基地建造),2008年底前服役,2009年,海軍建軍60週年時公開亮相。長178米,寬25米,吃水11米,滿載排水量14000噸左右,最大航速20節,具有全球遠洋能力,已多次進行出國訪問,治療救助外國醫患,獲得世界好評。

南康級醫院船兩艘,舷號832號833號,是在1974年西沙海戰後,深感當時我國海上醫療能力薄弱的背景下,以瓊沙級運輸艦為基礎建造的。在上世紀80年代建造,滿載排水量2000噸,不具備遠洋能力,目前已退役。

從新型醫院船看我軍海上醫療保障體系

82世昌號訓練艦

加裝醫療模塊集裝箱的醫院船,比如莊河號,82世昌號訓練艦等。

三大艦隊的一些小型醫療艇,以北醫,東醫,南醫開頭。(另外三大艦隊還各服役了一條小型的三體搜救船,以北救,東救,南救開頭,非醫療船。)

從新型醫院船看我軍海上醫療保障體系

小型醫療艇

從整體上看,我軍醫院船存在,大的太大,小的太小,加裝醫療模塊的醫院船畢竟在各方面和專業醫院船還有較大差距,尤其是在專業醫療救治水平和信息化能力上。在南康級退役後,只有866一艘醫院船在挑大樑,完全不能滿足我國日益發展的海軍和海洋需要。

在866的基礎上,海軍委託山東黃海造船廠建造的兩艘新型醫院船,在866艦公開亮相的10年後,海軍建軍70週年前,被網友在網絡上曝光。

新型醫院船,長度約110米,寬度約17米,滿載排水量不到6000噸,最大航速不小於20節,具備遠洋航行能力。在866岱山島號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設計,完善功能,以三甲醫院的水平為標準,基本上,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海上移動的現代化醫院。

新型醫院船目前建造2艘,預計北海南海和南海艦隊各一條,以彌補目前北海南海和南海艦隊目前缺乏大型遠洋專業醫院船的空白,實現三大艦隊各有一條大型遠洋專業醫院船。

從新型醫院船看我軍海上醫療保障體系

在新型醫院船服役後,我國將形成遠洋近海雙重格局的海上醫療救護保障體系。以866和新型醫院船為遠洋作戰的保障,以小型醫療艇為近海急救和轉運的保障。極大的提高了我國遠洋醫療救治能力,為未來的海上作戰和海洋發展,祖國統一,做出巨大的保障性貢獻。

目前,新型醫院船首艘已經開始試航(很可能用869舷號),不知道是否能趕上423海軍節,從黃海造船廠到青島也不遠,如果能在海軍節上亮相,也必將是一道亮麗的風景。

DS北風團體創作,鼎盛軍美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