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會同縣,地處湘黔交界互相鑲嵌飛地之縣,粟裕大將故鄉

湖南省會同縣,地處湘黔交界互相鑲嵌飛地之縣,粟裕大將故鄉

會同縣隸屬於湖南省懷化市,地處湘黔交界,總面積2245平方千米,總人口38萬人。

一、歷史沿革

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置三江縣,治今朗江鄉東城團,屬誠州。翌年更名會同縣,治所遷今林城鎮,屬靖州。元屬靖州路。明、清屬靖州直隸州。1997年屬懷化市。

二、地名來歷

1、《郡縣釋名》湖廣卷下載:“邑東抵綏寧、武岡,南抵銅鼓五開,西控天柱,北接辰沅,為四會之衝,故名會同。或雲,三江會同之義也。”

2、縣名取義於《周禮》“時見曰會,殷見曰同”。鄭玄注:“時見者,言無常 期,殷,猶眾也。”“時見”者,言無常期 會則隨事,無有定期,有時而然,故曰“時見曰會”也。

殷見,指周代各方諸侯於一年四季分批朝見天子 雲殷同者,六服眾皆同來。

三、風景名勝

湖南省會同縣,地處湘黔交界互相鑲嵌飛地之縣,粟裕大將故鄉

1、高椅古民居群。位於會同縣城東北48公里處的高椅鄉高椅村。其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村莊猶如坐落在高圍椅之中,高椅也因此而得名。

湖南省會同縣,地處湘黔交界互相鑲嵌飛地之縣,粟裕大將故鄉

湖南省會同縣,地處湘黔交界互相鑲嵌飛地之縣,粟裕大將故鄉

2、粟裕故居、紀念館。位於會同縣坪村鎮楓木村,毗鄰209國道。故居始建於清咸豐年間(1851-1861),由前廳、正屋、橫倉樓三棟兩層木樓房組合成二進式的獨立院落。紀念館建成於1987年,1991年9月國家主席楊尚昆親筆題寫館名,建築面積500平方米,設三個展室。造型上結合地形特點,把現代建築與傳統民間建築及繪畫手法融為一體。

湖南省會同縣,地處湘黔交界互相鑲嵌飛地之縣,粟裕大將故鄉

3、湖南鷹嘴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雪峰山脈西支南段,與雲貴高原向雪峰山傾斜交匯處,屬森林生態類型自然保護區。

湖南省會同縣,地處湘黔交界互相鑲嵌飛地之縣,粟裕大將故鄉

4、九洞自然風光。位於會同縣東南方,地處灑溪鄉和若水鎮交界處,規模較大,面積約10平方公里,是會同縣一處自然生態景觀。

湖南省會同縣,地處湘黔交界互相鑲嵌飛地之縣,粟裕大將故鄉

5、金龍山位於會同縣東北,主峰海拔1075米,得名於金龍太子的傳說,古稱會同八景之一。周圍有馬鞍、堡子、金竹三鎮群山環拱其下,形若飛龍,每當夕陽晚照,崢嶸翠滴。

湖南省會同縣,地處湘黔交界互相鑲嵌飛地之縣,粟裕大將故鄉

四、湘黔交界之地的互相“鑲嵌”的飛地

湖南省會同縣,地處湘黔交界互相鑲嵌飛地之縣,粟裕大將故鄉

黔東南州天柱縣地湖鄉,地處湖南省會同縣

1、地湖鄉,地理位置位於湖南省會同縣境內,被湖南會同縣的地靈鄉、廣坪鎮、靖州縣的大堡子鎮、坳上鎮嚴密圍繞。但在行政區劃上它卻屬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管轄。

湖南省會同縣,地處湘黔交界互相鑲嵌飛地之縣,粟裕大將故鄉

在在天柱縣的三個會同縣的村子

2、這幾個村子是陽灣團村、主山衝村和飯香運村,它們是湖南省懷化市會同縣炮團侗族苗族鄉下面的三個村子,但是卻沒有和炮團鄉的其他村子連在一起,而是被周圍的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遠口鎮的村子隔開,成為湖南省插入貴州省的飛地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