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起诉美国的企业,如今怎么样了?6年前这家中企为自己正名!

作为一个三权分立国家,美国常常以司法公正标榜自己。多年来,民众起诉联邦政府、公司状告联邦部门,甚至控告美国总统的事件时有发生,那么起诉美国的胜率究竟有多大呢?

美国科技巨头就用户隐私问题起诉美国司法部

2013年,斯诺登向《卫报》和《华盛顿邮报》提供了两份绝密资料,资料曝光了美国从2007年就开始实施的"棱镜"电子监听计划,通过这项计划,民众的电子邮件、即时消息、视频、照片、存储数据、语音聊天、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等等行为都会被监控,而包括微软、雅虎、谷歌、苹果等在内的科技巨头都有参与。

那些起诉美国的企业,如今怎么样了?6年前这家中企为自己正名!

这份报道公开后,立刻引起了巨大震动,谷歌和微软也因为卷入棱镜门而备受职责。为了减小事件影响,这两家公司立马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诉讼长跑。

先是谷歌上诉称,依照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他们应获得披露政府行为细节的权利,以维护因棱镜门而受损的公司名誉,要求联邦政府公开该公司被索要用户数据等信息的命令,随后微软和Facebook也提出了类似请求,却都以上诉失败告终,诉诸法庭变成了唯一的选择。

那些起诉美国的企业,如今怎么样了?6年前这家中企为自己正名!

2014年起,微软两次就用户隐私问题向美国司法部发起挑战。

第一次是在2014年,微软以不希望向联邦政府提供存储在都柏林服务器上的邮件内容为由,将美国司法部告上了法庭,实际上这就是关于存储在海外服务器上的用户信息,美国有没有权利调查的问题。

当时曼哈顿地区法院判决微软败诉,认为微软应该提交邮件内容。而在2016年第二巡回上诉中,大法官凭借1986年实施的《存储通讯法案》(Cloud act)发布的搜查令,不适用于美国服务提供商在海外存储的通讯信息判决微软胜诉,微软赢得了历史性胜利。

那些起诉美国的企业,如今怎么样了?6年前这家中企为自己正名!

第二次是在2016年,微软在西雅图联邦法院对美国司法部提起诉讼,称该公司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收到了政府依据《电子通讯隐私法》(ECPA)发出的5000多条法律命令,其中一半以上的命令是阻止微软向用户通知政府正通过授权证、传票或其它请求获取他们的数据。

简单说就是联邦政府不让微软告诉用户,他们的信息被获取了。微软认为这样的"噤声令"是违法的,而且《电子通讯隐私法》已问世30年,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技术环境,更重要的是这种命令可能阻碍潜在客户购买云存储服务,这关系到微软的盈利。

针对"噤声令",司法部做出了一些改变,推出一项解决该问题的新政策,确保在必要时才对微软下达禁言令,但这样唬人的方式很难令人信服,因此微软又上诉到第二上诉法院,西雅图的联邦法官裁定公司有利,允许该案件继续进行。

当大家都以为事情会得到圆满解决的时候,2017年美国议会全票通过了《电子邮件隐私法案》,该法案基于1986年的《电子通信隐私法案》作出变革,

澄清和扩大执法的搜查令条例,以迫使服务提供商交付其服务器上的客户电子邮件或其他数据。

那些起诉美国的企业,如今怎么样了?6年前这家中企为自己正名!

同时,作为《电子邮件隐私法案》一部分的存储信息法也获得了更新,特朗普签署了《澄清境外数据合法使用法案》,法案规定无论数据是否储存在美国境内,服务供应商均应按照法案要求对其进行储存监管。

法案通过后,美国最高法院于2018年驳回了微软的诉讼案,因为随着新法的生效,诉讼案已经没有了意义。

外国企业起诉美国

相比美国企业状告联邦政府,外国企业诉讼案想要胜诉的难度更是有增无减。

"尊严比金钱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三一重工打官司是依法维权,促使问题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我们将继续按司法程序推进此案,直到问题获得彻底解决"。这是6年前,中国企业三一重工起诉美国海外投资委员后,董事长向文波回应外界质疑时的回答。

那些起诉美国的企业,如今怎么样了?6年前这家中企为自己正名!

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这都是一件万难的官司。2012年,三一集团位于美国的罗尔斯公司打算收购位于美国俄勒冈州的4座风力发电厂,但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依据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建议,以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阻止了此项并购案,导致三一集团损失2000万美元。

对此,罗尔斯公司向CFIUS提起诉讼,要求判定该总统令超越了法定职权范围、违反法定正当程序及违宪剥夺其受法律平等保护的权利。

在很多人看来,胜诉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在美国历史上CFIUS从来没有受到过法律的挑战,总统令受到外国企业起诉也是罕见的,诉讼案本身也是花钱不讨好。

那些起诉美国的企业,如今怎么样了?6年前这家中企为自己正名!

然而,令所有人意外的是,在二审判决中美国法院判决三一集团在相关项目中具有受宪法程序保护的财产权,并且奥巴马下达的总统令违反了程序正义,随后双方达成了庭下和解,罗尔斯公司撤销了对总统和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诉讼,而美国方面也同意为三一集团正名,承认该集团不会对美国造成安全方面的影响。

虽然这场被美国媒体认为是史无前例诉讼,对于三一集团来说挣回了尊严,但那四个风电项目最终也没有回到三一集团手中,而是转让给了罗尔斯公司选定的第三方买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