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農機行業不行了?看2019中央1號文件中的農機機會

農業機械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村生產力的重要裝備支撐,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近年來,我國農機制造水平穩步提升,農機裝備總量持續增長,農機作業水平快速提高,農業生產方式已從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轉向主要依靠機械動力,進入了機械化為主導的新階段。

但受農機產品需求多樣、機具作業環境複雜等因素影響,當前農機裝備產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比較突出,特別是農機科技創新能力不強、部分農機裝備有效供給不足、農機農藝結合不夠緊密等問題亟待解決。

2019年中央1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於2月19日正式發佈,這是自2004年以來,中央1號文件連續16年聚焦“三農”問題。那麼在這個中央1號文件中,蘊藏著哪些農機發展的機會呢?小編為您梳理一下。

重型農機

誰說農機行業不行了?看2019中央1號文件中的農機機會

中央1號文件提出,“強化創新驅動發展,實施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行動,培育一批農業戰略科技創新力量,推動生物種業、重型農機、智慧農業、綠色投入品等領域自主創新”。

這裡的“重型農機”有別於傳統的輕型農機,它與農機的功率大小沒有太大關係,而與底盤的傳動方式有關。採用機械傳動方式的拖拉機或者收割機,就是輕型農機;而採用動力換擋、CVT無級變速的拖拉機,或者採用液壓傳動、CVT無級變速的聯合收割機,就是重型農機。

重型農機這一概念,由《農業機械》雜誌原主編劉振營於2009年首次提出,隨後幾年逐步得到農機行業的認可。

重型農機是國際上的先進技術,是農業裝備升級換代技術,我國已開始研製和應用。2019年中央1號文件,將重型農機作為加快突破的核心技術,實施攻關行動,推動自主創新,就是明確我國農業裝備產業的發展方向。

油菜種收機械

誰說農機行業不行了?看2019中央1號文件中的農機機會

油菜是我國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具有花用、油用、飼用、菜用、肥用等多項功能,是一二三產業融合度較高的典型作物,但由於人工播種、收割等費時費力成本較高,近年來種植面積所有下降。解決油菜生產人工成本高、生產比較效益低、種植面積下滑等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

目前,我國油菜生產綜合機械化率達到50%以上,大田耕整環節已基本實現機械化,但種植、收穫機械化率分別只有30%、40%左右,仍是油菜生產機械化的短板。2019年中央1號文件特別提出,“支持長江流域油菜生產,推進新品種新技術示範推廣和全程機械化”。

未來,油菜種植、收穫機械將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比如適應不同含水量水稻茬地的油菜高速精量播種機,適應不同油菜品種的高速精準移栽機;適應油菜兩段收穫割曬和有序鋪收需求的割曬機,適應油菜兩段收穫撿拾和脫粒需求的撿拾脫粒機等。

畜牧機械

誰說農機行業不行了?看2019中央1號文件中的農機機會

2019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擴大退耕還林還草,穩步實施退牧還草”,“合理調整糧經飼結構,發展青貯玉米、苜蓿等優質飼草料生產”,“實施奶業振興行動,加強優質奶源基地建設,升級改造中小奶牛養殖場”等,這意味著我國畜牧業的發展將加快推進。

畜牧業的發展離不開先進畜牧機械的支撐,國外畜牧業發達的國家,其畜牧機械都處於國際先進水平。近幾年,我國畜牧機械的發展也處於比較快速的增長通道,2018年,畜牧機械增幅達到15%左右,成為農機行業為數不多實現正增長的子行業之一。

畜牧機械的種類比較繁多,包括草原建設與改良設備、飼草料收穫儲藏設備、飼草料深加工設備、畜禽飼養設備、畜產品採集加工機械以及檢測儀器設備等。隨著我國畜牧業向集約化經營、規模化方向發展,對這些畜牧機械將產生巨大的市場需求。

農業廢棄物利用機械

誰說農機行業不行了?看2019中央1號文件中的農機機會

農業廢棄物包括農牧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廢棄物,如秸稈、農膜、畜禽糞汙等。

據統計,近年我國主要農作物秸稈年均可收集資源量約9億t,利用量約7億t,綜合利用率約80%,剩餘的近2億t秸稈,要麼一燒了之,要麼直接丟棄在田間地頭。

畜禽養殖廢棄物中,畜禽糞汙年產生量38億t左右,其中畜禽直接排洩的糞便約18億t,養殖過程產生的汙水量約20億t。

我國每年農膜使用量達到120萬t以上,但回收利用率卻很低,常年累計下來,我國農田中殘留的地膜以百萬噸計,粗略估算有700萬~1000萬t。

這麼大量的農業廢棄物,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有效利用,不僅汙染環境,還造成資源的浪費。

2019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推進畜禽糞汙、秸稈、農膜等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實現畜牧養殖大縣糞汙資源化利用整縣治理全覆蓋,下大力氣治理白色汙染”。

這對我國農業廢棄物利用機械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比如秸稈綜合利用機械、農膜回收處理機械、畜禽糞汙處理機械等。

節水灌溉機械

誰說農機行業不行了?看2019中央1號文件中的農機機會

我國是水資源緊缺國家之一,農業是用水大戶,但水資源利用率不高一直是各部門關注的焦點。農業節水具有很大的潛力,但必須要改變灌溉方式,推廣節水灌溉機械,代替原來的大水漫灌或者低效的排灌設備。

2019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發展高效節水灌溉”,為節水灌溉機械提供了發展機遇。

灌溉機械包括農用水泵、噴灌設備和微灌設備等,其中噴灌設備按配套動力和作業幅寬分類,形成以圓形噴灌機、平移式噴灌機、滾移式噴灌機為代表的大型噴灌機,以絞盤式噴灌機、雙臂式噴灌機、懸掛式遠射程噴灌機為代表的中型噴灌機,以及輕小型噴灌機組。

2018年,在我國農機行業整體下行情況下,排灌機械子行業同比增幅達到70%左右,發展勢頭良好。

農產品加工機械

誰說農機行業不行了?看2019中央1號文件中的農機機會

農產品加工是延長農業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優化供應鏈、構建利益鏈的關鍵環節,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力量。

促進農產品加工高質量發展,對於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就業增收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農產品加工技術裝備提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19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提出“大力發展現代農產品加工業”,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支持主產區依託縣域形成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儘可能把產業鏈留在縣域,改變農村賣原料、城市搞加工的格局。

這對各種農產品加工機械的發展是一種良好的機遇。

其他機械

誰說農機行業不行了?看2019中央1號文件中的農機機會

當然,2019年中央1號文件蘊藏的農機發展機會,遠不止上面提到的各類農機產品,還有更多的產品也會迎來不錯的發展機遇。

1號文件提出,“支持薄弱環節適用農機研發,促進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這裡的“薄弱環節”涉及的面就比較廣了,不僅包括農業生產中需要的缺門農機品類,還包括現有低端產品向中高端產品的轉型升級。

另外,1號文件還提出“推動智慧農業自主創新”。智慧農業的發展當然需要大量的智能農機裝備,未來,智能農機將是發展的大趨勢,所有的農機品類都可以裝上“智慧大腦”。智能農機的市場是巨大的,因為它是多種產品市場疊加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