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橙創始人褚時健去世:褚橙何以成!

3月5日,多個媒體從褚時健兒子褚一斌公司人員處獲悉,原雲南紅塔集團有限公司和玉溪紅塔菸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褚橙創始人褚時健去世,享年90歲。

褚時健之名,總是那樣讓人感覺到“橙”(成)。

褚橙創始人褚時健去世:褚橙何以成!

在紅塔的往事不去唏噓,吳曉波在大敗局中寫的清清楚楚。且說說褚橙吧。

筆者曾經和一個做大生意的朋友談起褚橙的成功,他套用了那本《褚橙你也學不會》的書名回覆我後,又補了一句:若我有褚時健那般大的名氣,也能如此……這句話似乎有合理性,但眾多跟風褚橙的情懷水果、糕點,卻再難有成功案例。

褚橙的營銷僅僅是靠名氣嗎?其實,這只是外衣,它的成功在於有一個特別善於打動人心的編劇。

十年前,前紅塔集團老總、菸草大王褚時健出獄後,獨上哀牢山種橙子,引發媒體關注。佈局就從這裡開始,牢獄之災結束、改革人物、特別有意味的哀牢山,這三個關鍵詞穿在一起,給人一種很悲傷的情緒。這第一步,或許是無意為之。

褚橙創始人褚時健去世:褚橙何以成!

但數年後,報道的風向變了。獨上哀牢山用橙子來討生活的悲情概念,被悄然置換成再次創業的悲壯情懷,當然還附加了用過去對菸草種採質量管理的經驗移植到種橙之上的小注解……這是第二步。

而由此引發的眾多成功人士上山朝拜的後續報道,則不斷讓褚時健的往事和近況成為“頭條”。持續的曝光度讓接下來的第三步在一個巨大的口碑積雪之上,形成雪崩式的傳播效力。

後面的事情順理成章:和生鮮電商合作,在輿論和包裝上雙層勵志的褚橙成為了爆款。當人們吃著比隔壁山上貴很多的冰糖橙時,情懷也就洋溢了。

褚橙創始人褚時健去世:褚橙何以成!

真的就這麼簡單嗎?答案或許不是,如何讓成功的勵志與橙子結合在一起,還需要有大智慧。

或許可以用一系列數學符號來說明,頂級商業人物的人設

褚橙給人最初、最普適的關鍵詞有什麼呢?最外圈的是生鮮電商,這個詞很新鮮,但不特指這個橙子,有許多水果都帶著這個標籤;內一圈則是前紅河集團老總和菸草大王,這個標籤其實後來就變成了褚時健三字。

只是此刻,必須有“後臺”加持,就好像過去我們可不會知道格力董事長是誰,直到貼著格力標籤的董小姐反反覆覆的登臺亮相後,才有了“董小姐=格力”的這個標籤等式。

類似的關鍵詞等式其實也挺多,說一個有趣而謬誤的吧:李寧(人名)=健力寶。對於30歲以上的人群來說,這個等式出現的可能性很大,主要是作為人存在的體操王子李寧為健力寶做的那則廣告深入人心。

結果,在許多人心中,也就有了“健力寶=李寧(品牌)”這種奇怪的關鍵詞等式。

不過沒關係,儘管這則廣告正是1989年退役的李寧進入健力寶公司後的“作品”;儘管1990年李寧離開健力寶,創辦了體育品牌李寧;但最初的健力寶和李寧(品牌)市場營銷中,這樣的等式,都是加分項。

褚橙創始人褚時健去世:褚橙何以成!

褚橙和褚時健,這一對關鍵詞,其演變過程也就可以用三個數學符號來代表:>、≥、=。

但是這樣一個等式,就需要費時費力來打造人設。

也就是上面說到的褚時健褚橙三部曲:

第一步上山(>)

第二步種橙(≥)

第三步電商(=)

如果未來褚橙在褚老走後,還有更多衍生品,那就是第四步衍生(≤)

褚橙創始人褚時健去世:褚橙何以成!

這裡全部靠一步一個腳印,一次一個品質臺階來完成,而不是靠主角光環,半點來不得虛的。

褚橙最後能成,褚時健的勵志只是引子,品質靠譜,才是老實業家的真正情懷和人設歸屬。

在褚時健去世的當口,貧道除了哀悼他,還要說一句:

各位在奮力打造人設的大神們,請先一步一個腳印的來,別做假、用真心、有品質,你才學的會“褚橙”。

褚橙創始人褚時健去世:褚橙何以成!

張書樂 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互聯網和遊戲產業觀察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