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月入600,60歲月入過萬,我的父親是如何逆襲的?

​生活從來沒有一帆風順

2006年的時候,爺爺奶奶身體都不好,我父母就回老家照顧他們。那時候正好我剛去上海找工作,爸爸就給我郵了800塊錢,為什麼不給我1000?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因為家裡只有這些錢了,連個整數都湊不上。

當年,給女兒出去闖蕩連整數都湊不上的老爸,現在已經是月入過萬了。從50歲到60歲,通過十年的時間來沉澱,我的父親從月入600到月入過萬。這其間不僅走過了歲月,也走過了很多彎路,吃過了不少苦頭。可是,只要認清楚了方向,堅持做下去,這一切來得又是那樣得理所當然。

父親性格比較外放,一向是喜歡自由。年輕的時候,父親不僅英俊帥氣,也算才華橫溢。下鄉結束回城的時候,我的母親被招到工廠做工人。而我的父親直接考到了中學數學老師的職位,成績還是當時的第一名。

那時,他才24歲,不到一年就成為數學教研組組長,並且在第二年就被學校派到延邊大學進修專業數學。那個年代,老師不僅是一個令人非常尊敬的職業,而且收入也很不錯。但是和同齡的老師相比,我父親的想法比較多,思想也比較活躍,善於在一成不變的生活中發現更多的新意。

父親對機械木材加工都特別有興趣,他申請做校辦工廠廠長,校辦工廠能為學校創收,所以校長很開心的同意了。

很多人以為,從此我家就一路輝煌,財源不斷了。其實不然,這段經歷不僅沒能讓我家經濟條件好轉,還讓父親吃了一個啞巴虧。即使是現在,也許還會有人跟我父親犯同樣的錯。

我大概3歲的時候,父親做了校辦工廠廠長,他喜歡研究機械原理,對於其他方面的事情投入精力不多,也許還是因為那時候想法過於單純,對別人的信任度太高的原因,每次會計拿什麼賬目給他簽字,他都是看個大概就簽字,會計是我父親推薦的,非常信任。

沒想到,工廠才做兩年,就被會計舉報貪汙,就此被迫下崗。

我母親曾開玩笑問他,你貪汙那5萬塊錢,能不能拿出來,家裡缺錢用啊。那個時候父親尷尬又無奈的笑了笑。是啊,他根本沒有拿那筆錢。會計貪汙了那筆錢,然後再反咬一口,這個鍋他也得背啊。因為,他沒有證據!

老師的工作不能做了,力氣活兒我父親又做不了。於是從28歲開始,他就開始各種折騰。可是在東北想賺點小錢餬口還行,想賺大錢,要麼你認識當官的。

我們家沒啥背景,我父親為了維持家裡的生計,開始去內蒙古倒賣狗,倒賣豬,從大連進烤魚片,還倒賣過菸草,還有衛生巾等等。反正能賣的都賣了,凡是他能想到的掙錢的路子,他都去試了一遍,可是基本都賠錢了。

母親常常在家裡唸叨,你要是當初不幹校辦工廠廠長就好了,咱家的日子也不會過成這樣。我想,我父親即便不幹東也會幹西,他有一顆充滿活力的心,他就是喜歡嘗試,喜歡這種不確定的感覺。

母親在木材廠做工人,每個月收入就是400-500,東北小地方的工資也就這樣。所以,這些年了,我們家就是借錢,還錢,借錢,還錢,一路混過來的。

知道自己的能力邊界,做自己擅長做的事情

從1985年到2005年,我父親做各種嘗試折騰了20年。2006年,父親回到爺爺家照顧老人身體,還要供我上學,就在爺爺家附近找了一份在鋼鐵廠打更的工作,每個月600塊。

許多經歷過失敗的人也許就會從此放棄許多機會,尋求一個安穩,我媽當時也和我商量說“以後,你爸也就就這樣了,咱倆以後得扛著,行嗎?”, 我當時堅定的說,“媽,沒問題,有我呢!”

父親沒有就此放棄,那是怎樣的一個契機,讓他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從600塊一個月的薪資到一萬多一個月的呢?

那時候,鋼鐵廠的汙染很嚴重,即便不在生產線對身體也不好,都會有吸入粉塵的可能,父親早上下班回家,滿臉滿身都是黑灰,洗澡都洗不乾淨。

一天上班路上,父親在電線杆子上看到當地中學招兼職老師,有編制的老師回家生小孩,兼職老師也就做一個學期而已。

父親直接打電話預約了面試,試講前稍微準備了一下,當天就錄用了。錄用後工資1000,不僅工資高了許多,而且不用再吸入粉塵了,我們都很高興。

一個學期很快就結束了,期末考試,班級同學成績都還不錯。父親離開學校的時候,好多學生都很不捨得,說特別喜歡他的教學方式。這件事情點醒了父親,從自己最擅長的事情入手找賺錢的路子應該會比其他方法來得簡單高效。

於是父親和另外一個英語老師聯合辦輔導班,自己寫廣告,買桌椅,跑一對一輔導。就這樣起早貪黑,逐漸就把輔導班開了起來。

2007年到2016年,父親終於會經常很愉快的大笑了。因為經濟上沒有那麼拮据,人就爽朗很多,整個人看起來會容光煥發。

2016年我把父親母親都接到了上海。初到上海我母親說,給我父親找一份保安工作,因為母親認為保安風吹不到,雨淋不到,對於這個年紀的人來說挺適合的。

可我認為,如果做保安,實在是太浪費父親這麼多年來的教學經驗了。即使是在上海,我們也一樣可以做老師啊!我索性幫父親投了十幾個輔導班老師職位,接到大概六個面試機會,我就陪他去面試,前面四個面試就拿到三個offer。

父親開心的說,還有兩個面試就不去了,就選這個離家最近的吧。來上海沒幾天,父親就去上班了。

轉眼已經在輔導班做兩年了,最初期為樂熟悉上海教材和備課,每天早上3:00起床看書,目前在上海最大的兩家輔導機構做兼職,他一個六十歲的東北老頭,每個月在上海也能收入過萬,不僅僅得益於他這麼多年來的沉澱。即使當初的目標並不是來上海工作,可是這並不影響他現在的選擇。

做對的選擇,然後努力到極致

如今,我爸也算是走向人生巔峰。當然這樣的工作機會和收入是在一線城市,我們的體會是來晚了。父親平時開順風車,他是特別喜歡和各行各業的人聊天,他說上海就是個你行你上,不行就滾的地方——這話是話糙理不糙。

其實,我們在選擇職業的時候,城市、平臺、興趣、能力,優勢,要通盤考慮進去。

我父親其實是走了很多彎路,沒有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深挖,年輕的時候放蕩不羈,頗為任性,還好他有一個強大的心臟,沒有被生活擊倒。

很多人不一定有那麼堅強,經過幾次錯誤選擇,就會被生活打垮。由此可見,選擇真的比努力更加重要。

我父親就是一個喜歡忙碌的人。我並不需要他賺錢幫忙,如果讓他真的閒著養老,我想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答應的。人能夠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已經非常難得。因為這樣,不僅會心情愉悅,人也會顯得很年輕。

成年人的世界從來就沒有“容易二字”,我問我爸,“當初做廠長被誣陷,人生就開始走下坡路,你後悔嗎?”

“沒啥後悔的,都是我自己選的,就是家裡需要錢的時候,力不從心,確實難受,但是,不都走過來了嗎?人生就是30年河東,30年河西,總要抱有希望。”

今天所謂“逆襲”,是經過不懈的努力,選擇自己擅長的領域,硬拼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