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瀰漫處,總見“綠衣人”

——實拍“雙11”新興投遞部的一天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七臺河市分公司新興投遞部位於七臺河市老城區。每天,都有一群綠衣使者從這裡出發,將一份份郵件送到客戶手中,尤其在“雙11”期間,他們顯得尤為忙碌……

他們的早飯:發糕、黃瓜、方便麵

風雪瀰漫處,總見“綠衣人”

圖為大家利用出班前間隙吃口早飯

11月21日,“雙11”過後的第十天,也是七臺河市大幅降溫的一天。凌晨時分,室外溫度達到零下17攝氏度,路上行人、車輛稀少,冷冷的空氣讓人們不禁把脖子往衣領中縮了又縮。

6點20分,投遞班長孫俊梅和其他11名投遞員已經到達了投遞部,開始整理出班前各自要送的郵件。趁著工作間隙,孫俊梅拿出了自己在家做的發糕分給大家,配著榨菜和方便麵,大家的早飯就這樣匆匆地解決了。投遞員王春橋一邊吃著黃瓜一邊不忘活躍氣氛,調侃班長說:“孫姐,明天咱能換點兒花樣嗎?從‘雙11’開始,我們就天天吃發糕、黃瓜,我都要變成黃瓜了,我要吃肉。”孫俊梅笑著說:“你個皮猴子,昨天晚上卸完車本來都說好了吃飯去,就你說累,要回去睡覺。”

前一天夜裡10點,從市轉運中心來了一輛加車,大家分揀完所有的郵件已經將近凌晨。為了第二天能夠早起出班送郵件,本來說好的聚餐就這樣取消了。這不是他們取消的第一頓聚餐,也不會是最後一頓。

工作、孝子兩雙全

風雪瀰漫處,總見“綠衣人”

圖為班長孫俊梅將郵件信息錄入系統

47歲的投遞班長孫俊梅多年前進入郵局工作,在成為班長之前,她是一名普郵段投遞員。

早上7點30分,投遞員們紛紛出發,開始了一天的忙碌。投遞部裡只剩下了班長孫俊梅和一名報紙分揀員。在幫助其他人做好工作後,他們開始了自己的工作。

孫俊梅忙著把投遞員們攬收的包裹逐一掃描錄入系統,打包封裝好。就在這時,她接到了家人的電話。原來,她的父親昨晚因膽結石住院了。當天凌晨卸完車後,她又趕到醫院護理父親,直到早上6點才又趕回投遞部。這通電話是母親打來告訴她父親現在的狀態好多了,叫她不要擔心。

“雙11”期間的工作量是以往的3倍,孫俊梅也因此很長時間沒有休息了,昨晚又在醫院陪護一夜,此時的她已然是疲憊至極,但仍在不停地忙碌著……

鋼鐵姑娘:張太波

風雪瀰漫處,總見“綠衣人”

圖為張太波裝好郵件,準備出班投遞

28歲的張太波,6年前通過帶車加盟來到郵政。因為平素作風硬朗,幹起活來跟男人沒什麼兩樣,又加上她的座駕是一輛鐵摩托,所以被投遞部裡的老大哥們親切地叫做“鋼鐵姑娘”。

“鋼鐵姑娘”負責第四段道的投遞工作,這條投遞段人口稠密,樓房多。“雙11”郵件高峰期,她靠著這輛小摩托,每天除了投送報紙、書信外,還要投送200-300件郵件。

東北的冬天零下十幾度是經常事,人們穿著棉衣尚且覺得冷,更何況是騎著摩托。張太波調侃說:“那滋味兒就像古代的刑法凌遲,一刀一刀地刮。”投遞的路上,她不止一次連人帶車摔倒在冰面上,藉著衝力能摔出三五米,只要沒出什麼大的意外,她都是爬起來接著幹,堅持做到出班櫃清、歸班包清,從不把當天的郵件留到第二天再投。

冬天裡,她不分室內室外,永遠帶著自己的絨線帽子,穿著厚厚的棉襖棉褲,因為長期的風吹日曬,加上她沒時間像其他姑娘一樣“塗塗抹抹”,所以,張太波的臉色通常是黑紅色的,乍看起來就像個男人一樣。

“‘雙11’為什麼在冬天”

風雪瀰漫處,總見“綠衣人”

圖為傍晚時分,馮海濤還在給客戶投送郵件

馮海濤是投遞部新來的臨時工,在“雙11”前3天剛剛上崗,孫俊梅專門安排老投遞員王春橋當他的師傅。頭幾天上午,他一直留在投遞部裡幫忙分揀包裹,下午再跟著師傅王春橋投遞。11月15日以後,投遞部的郵件量急劇增加,他便開始騎著電動三輪車獨自投遞。

這天是馮海濤獨自出來送郵件的第四天,還不是很熟練。此刻,他正拿著電話通知客戶取件,顯得有些手忙腳亂。“不熟悉,所以送件慢!”看著周圍差不多時間來的別家快遞公司都已經送完郵件,轉到下一地點接著投送了,他顯得有些著急。周圍沒有取暖的地方,他站在馬路邊上凍得瑟瑟發抖,手還得一直露在外面打電話、拿包裹。

他說:“跟著師傅的時候,看他有時候為了送一件包裹打七八個電話。我除了送的慢點,其他都還算順利。”

聽說馬上又要開始下大雪了,他不禁感嘆:“‘雙11’為什麼要安排在冬天呢!”

“雙11”之後還有“雙12”,再不久又會迎來春節,整個冬季將成為郵政旺季生產的最佳時間。今年,很多網友紛紛在網上發表評論,驚訝於自己“雙11”收到的第一個郵件是來自郵政。“郵老大”發力的背後,是千千萬萬個如新興投遞部一般的基層服務點,是千千萬萬個在風雪中默默無聞的“綠衣人”,是千千萬萬顆“人民郵政為人民”的真心。(萬瑩雪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