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心城市之爭再起,誰能躋身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

文|凱風

國家中心城市,歷來是必爭之地。

最近,濟南、青島、南京、瀋陽等地的主要負責人及人大代表紛紛建言,建議給予支持,明確支持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濟南有關負責人表示:建議支持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填補京津冀與長三角之間尚無國家中心城市的戰略空白,構築形成新的戰略支點。 青島有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進一步明確青島的國家中心城市地位,在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中更好地發揮引領作用。南京有關負責人表示:懇請國家在相關規劃、政策和頂層設計方面給予南京支持,支持南京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來自瀋陽的全國人大代表認為:瀋陽作為東北區域的中心城市,申請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基礎條件和優勢越來越成熟,建議國家相關部門支持瀋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包括南京、濟南和瀋陽在內,目前全國已有至少七大城市將國家中心城市作為衝刺目標。

這七大城市包括長三角的南京、杭州,山東的青島、濟南,東北的瀋陽,東南的廈門,中部的長沙


國家中心城市之爭再起,誰能躋身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


南京杭州,青島濟南,瀋陽,廈門,長沙,誰能躋身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

01

九大國家中心城市

目前,全國共有九大國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廣州、重慶、天津、成都、武漢、鄭州、西安。

這九大城市分別位居華北、華東、華南、西南、長江中游、西南和中原、西北,恰好對應著中國的六大城市群: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長江中游、成渝中原和關中平原城市群。


國家中心城市之爭再起,誰能躋身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


作為國家城鎮體系的最高層級,國家中心城市的地位毋庸諱言。

作為國家中心城市,至少應滿足三個層面的要去:

一是區位優勢。區域中心城市、交通樞紐和科教文衛中心,中心性是第一位的。

二是經濟優勢。城市經濟實力要強,區域輻射力要廣,人口吸引力要強,否則難以起到引領作用。

三是城市群優勢。一個強大的城市群,是中心城市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前提之一。沒有城市群作為依託,中心城市的實際作用並不高。

顯然,這九大國家中心城市,都是

區域門戶和交通樞紐,在全國經濟榜單中都處於領先水平,且都對應著國際級城市群,這些城市在城市群中各自處於主導地位。

所以,誰能躋身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不區位、經濟和城市群這三大指標至關重要。

02

國家中心城市有多重要?

最近一年,城鎮化政策前所未有的密集。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堅持以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

在此之前,2月,發改委出臺《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35年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都市圈。具體參閱《都市圈時代到來,誰將成為最大贏家?》一文。

再早一點,2018年12月,國家發佈《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明確指出以北京、上海、廣州等九大國家中心城市,以及香港、澳門、深圳三大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重要引領力量。具體參閱《國家點名12座中心城市》一文。

種種政策都表明,中國城鎮化已經進入第二階段。

如果說第一階段是農民工進城,第二階段則進入了都市圈和城市群時代,放寬落戶限制,打造世界級城市群,成為當務之急。

國家中心城市之爭再起,誰能躋身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


以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培育若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都市圈,這種政策信號顯而易見。

那就是中心城市的地位前所未有之突出,而作為中心城市中的中心城市,國家中心城市的高度可想而知

基於此,成為國家中心城市,不僅能獲得政策或規劃層面的加持,而且這一名稱的光環效應,也會使得城市知名度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03

南京杭州VS青島濟南VS瀋陽廈門長沙

國家中心城市的著眼點有二,一是城市群引領作用,二是區域協調發展。

先從城市引領角度來看,經濟水平強弱是第一位的。


國家中心城市之爭再起,誰能躋身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




不難看出,

無論是GDP總量還是人均GDP總量,杭州和南京都是遙遙領先,青島和濟南中軌中軌,廈門經濟體量過小,而瀋陽整體水平處於墊底位置。

再看資金總量,這是衡量城市是否“有錢”的主要指標之一。在資金總量上,仍舊是杭州和南京遙遙領先,都是3萬億以上的量級,與其他城市拉開較大差距。長沙、瀋陽、新濟南、青島都只在1萬億量級。

國家中心城市之爭再起,誰能躋身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


從首位度來看,中心城市一般都是區域經濟體量最大的城市之一。這方面,成都、武漢、西安都是遙遙領先,而南京和濟南,則處於墊底位置。

國家中心城市之爭再起,誰能躋身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


不過,從區域角度來看,華北、華南、華東、西南、西北和中部均有國家中心城市,在國土板塊上,唯有東北地區缺少一個國家中心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在華南區域,廣州是唯一的國家中心城市,而深圳則落選。這也是基於廣州作為國家門戶城市、國家交通中心和華南地區科教文衛中心的區位優勢而言的,深圳的優勢在於科創,國家中心城市並不符合其定位。

所以,長三角在有上海這一超級龍頭的前提下,是否還需要新設立一個國家中心城市,存在一定懸念。

相比而言,東北地區缺少一個國家中心城市,瀋陽的贏面較大。

不過,從城市群的引領作用來看,東北尚未一個成熟的城市群,瀋陽本身的經濟體量和發展水平都相對較弱,本身還處在擠水分的過程中,難以對周邊城市形成有效帶動。

04

誰能躋身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

城鎮化步入第二階段,國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性越來越顯著,城市之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那麼, 誰能躋身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

先排除廈門和長沙,廈門的問題在於體量較小,輻射範圍有限,而長沙則面臨著兩大問題的制約:一是中部地區已有武漢、鄭州兩大國家中心城市;二是華南地區的最大龍頭廣州,輻射勢力也已進入湖南。

再看剩餘的五大城市,瀋陽的可能性最大。

從區域來看,東北地區急需一個國家中心城市;從經濟來看,東北地區也需要一個龍頭城市帶領區域走出困局。這方面,瀋陽當仁不讓。

至於杭州和南京,經濟實力都很強,誰能成為國家中心城市,關鍵在於長三角的佈局。目前,長三角一體化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長三角的核心城市是上海,杭州和南京都處於從屬的地位,分別發揮在各自都市圈的引領作用。

長三角是否還需要一個國家中心城市,或者說,長三角是否急需一個國家中心城市,存在一定懸念。


國家中心城市之爭再起,誰能躋身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


青島和濟南,要考慮的是山東的定位。山東是全國經濟第三大省,2018年GDP超過7萬億,僅次於廣東和江蘇。且山東地處京津冀和長三角之間的中間地帶,人口過億,的確需要一個國家中心城市來引領區域發展。

那麼,青島和濟南誰會勝出?

青島勝在經濟競爭力強,而濟南在合併萊蕪之後,首位度有所提升,有了一爭之力。

國家中心城市之爭再起,誰能躋身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


不過,兩地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積極性都十分高,濟南尤其高調,到底誰會最終摘獲國中這梅桂冠,這已不是經濟本身的因素所能決定了

當然,國家中心城市並非萬能藥,它只能推動都市圈和城市群的融合,卻不一定能將城市經濟提升到新的高度。

誰能破局,誰能獲得長遠發展,僅靠“中心城市”這樣的名頭是遠遠不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