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文化年味 賞絲路民俗 賀己亥新春

品文化年味 赏丝路民俗 贺己亥新春

品文化年味 赏丝路民俗 贺己亥新春
品文化年味 赏丝路民俗 贺己亥新春品文化年味 赏丝路民俗 贺己亥新春
品文化年味 赏丝路民俗 贺己亥新春

敦煌市“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活動熱鬧紅火

古郡敦煌盛裝迎新春,飛天故里歡樂過大年。1月28日,來自敦煌市城鄉各社火隊的800餘名參賽隊員著彩妝、精打扮,齊聚敦煌祥雲廣場,進行2019年迎新春社火大比拼。舞龍、耍獅、太平鼓、扭秧歌、跑旱船、踩高蹺,你剛演罷我登場,吸引了上萬名市民和遊客駐足觀看,濃濃的節日氣息撲面而來。

品文化年味 赏丝路民俗 贺己亥新春

“敦煌市2019迎新春社火大賽”是甘肅省“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系列活動的揭幕活動,當天,甘肅省“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活動正式啟動。

甘肅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孕育和創造了絢麗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構成了甘肅獨特的文化魅力。舉辦本次活動旨在更好地宣傳好、保護好、傳承好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由文化和旅遊部指導、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敦煌市承辦。在“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活動中,將在敦煌市、定西市舉辦24項、264場次的精彩非遺展演活動,還將在全省各市州組織開展各類非遺展演展示、民俗活動205項、1300多場次,是一場豐富全省人民群眾節日精神文化生活的文化盛會。

品文化年味 赏丝路民俗 贺己亥新春

《舊唐書·地理志》記載,天寶年間,敦煌車馬如龍、商賈雲集、一片繁華,元宵燈會,更是長安第一、敦煌第二。在己亥豬年春節前後,敦煌市籌備策劃12個系列、130餘場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和非遺技藝展示陸續展開,“歡樂之春”社火賽、“鞭牛迎春”打春牛、“翰墨詠春”送春聯、“梨園之春”戲曲頌等“文化大餐”,讓人們在濃濃的傳統民俗中迎春、賀春、鬧春。

品文化年味 赏丝路民俗 贺己亥新春

敦煌剪紙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把小巧的剪刀,一張或丹紅或多彩的紙張,在精心的構思、靈巧的雙手下,變成了形式各異的喜花、燈花、衣飾花、窗花、形態豐美的反彈琵琶和飛天仙女……在敦煌,剪紙藝人和愛好者們拿起剪刀,剪出自己心中的美好願望。

敦煌藏經洞就發現過唐代的剪紙作品,如今,敦煌剪紙藝人手中衣袂風動的飛天、線條流暢的菩薩、翩翩起舞的樂伎等剪紙作品,無不栩栩如生、精妙絕倫,展現了敦煌藝術的無盡魅力。

品文化年味 赏丝路民俗 贺己亥新春

去冬以來,由敦煌市文化館和敦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共同主辦的甘肅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敦煌剪紙培訓班,新加入了70多名學員,敦煌市剪紙藝人和剪紙愛好者累計達100多人。他們的作品,由敦煌市文化館收集整理,在春節期間向廣大市民和遊客展出,作品中既有傳統的年畫,又有反映敦煌文化元素的飛天,充滿了濃厚的鄉土氣息和濃濃的年味兒,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讓非物質文化遺產進一步走進了尋常百姓的生活。

品文化年味 赏丝路民俗 贺己亥新春

紅紅火火過大年,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以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對聯’,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品文化年味 赏丝路民俗 贺己亥新春

春節前夕,敦煌市文聯“文藝志願者義務送春聯活動”在敦煌市政廣場舉辦,儘管天氣寒冷,但是送春聯活動現場人潮湧動,暖意濃濃,前來請對聯的市民群眾絡繹不絕,一幅幅帶著濃濃墨香的春聯在書法家們的筆下熠熠生輝。書法家現場書寫新春祝福,歡聲笑語,熱鬧非凡,墨香四溢,充滿了喜慶的節日氣氛。

“人居寶地精神好,家在敦煌幸福多”“鳴沙奏響駝鈴曲,絲路融通異域風”一幅幅彰顯地域特色的春聯,深刻展現了改革開放40年來敦煌人民逐步走向幸福美好新生活的美好畫卷。

品文化年味 赏丝路民俗 贺己亥新春

敦煌市文聯專職副主席、文化館館長趙虎說:“書法家們在送春聯活動中巧妙地將家鄉敦煌近年來取得的變化和成就表達到對聯當中,成為傳播敦煌聲音生動有效的載體,看似平常,實則承載著老百姓對國家富強的祈願,對家和萬事興的追求,對文明富裕美好生活的嚮往。”

品文化年味 赏丝路民俗 贺己亥新春

大年三十,恰逢立春時節,作為二十四節氣之始,立春也有很多豐富的民俗活動,比如迎春、祭祖、咬春、踏春、鞭春牛等等。在敦煌,自然少不了“打春牛”的民俗了。當天,敦煌市在敦煌小鎮舉辦了“鞭牛迎春”活動,市民群眾紛紛前往,熱鬧非凡。

品文化年味 赏丝路民俗 贺己亥新春

立春標誌著春天的到來,預示著一年農事活動的開始。在這天“打春牛”,表示春耕即將開始,提醒人們莫誤農時,同時,這種方式也體現了人們對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美好期盼。

品文化年味 赏丝路民俗 贺己亥新春

“我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順順利利,大吉大利”“打春牛,寓意今年收成好,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四季發財”“新年有個好的兆頭,希望家人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天天開心”敦煌市民在當天紛紛表達了自己心中美好的祝願。

品文化年味 赏丝路民俗 贺己亥新春

傳統社火鬧新春,鑼鼓喧天年味濃。正月初六年味正濃,伴隨立春時節的暖陽,敦煌城鄉社火隊走街串巷,給全市人民拜年送祝福。

品文化年味 赏丝路民俗 贺己亥新春

“牛氣沖天”、“鷸蚌相爭”、“跑驢”、“地蹦子”、“東洋車”等一個個精彩的特色節目,把群眾紅紅火火過大年的喜悅心情演繹得淋漓盡致。表演者們身著喜慶的服裝,腳踏鏗鏘的鼓點,威武的雄獅翻滾跳躍,歡快的旱船來回穿梭,秧歌隊的姑娘們翩翩起舞……,精彩紛呈的社火表演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品文化年味 赏丝路民俗 贺己亥新春品文化年味 赏丝路民俗 贺己亥新春

春節期間,敦煌市對社火巡演作出專門安排,四支社火隊分不同時段在城市主要路段和重要節點進行巡演,全市人民共享傳統民俗文化大餐,敦煌市民紛紛表示,今年的年味相比往年更醇厚、更濃郁。

品文化年味 赏丝路民俗 贺己亥新春

敦煌是世界級文化遺產和自然景觀融為一體的城市,更是交響絲路、如意甘肅的文化名片。近年來,敦煌市不斷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力度,尤其是在作為文化遺產活態部分的非遺傳承保護方面,新建了“非遺”展示中心,建成了國家級“非遺”項目數字化管理示範點,設立了一批“非遺”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收錄命名各類“非遺”項目傳承人達到81人,成功組織舉辦各類“非遺”論、展、演等活動千餘場次,初步構建了體現敦煌特色的“非遺”保護傳承體系。

品文化年味 赏丝路民俗 贺己亥新春

2006年,敦煌曲子戲被國務院公佈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敦煌曲子戲春節演出活動自2009年開展以來,已舉辦包括七屆敦煌曲子戲大獎賽和兩屆敦煌曲子戲展演和一屆敦煌曲子戲個人爭霸賽。通過比賽、展演、培訓等多種形式,培養的傳承人群已達上千人,民間自樂班社30餘個,編演的傳統優秀經典劇目及新創劇目總數達80餘個。近十年來,每年新春佳節,都是廣大市民群眾翹首以盼的文化活動之一。

品文化年味 赏丝路民俗 贺己亥新春

“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系列活動——“第八屆敦煌曲子戲大獎賽”農曆大年初七在敦煌市文化館飛天劇院鳴鑼開賽。大賽首日上演了敦煌曲子戲《鬧書館》《怒沉百寶箱》《揚州觀燈》《苦妹子》等曲目,觀眾拍手叫絕。

本次敦煌曲子戲大獎賽從農曆正月初七正式開始,到農曆正月十四為止。在八天的比賽中,將有16個民間自樂班社的20多部經典敦煌曲子戲本戲與觀眾見面,讓觀眾品味戲曲藝術魅力。

一系列“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活動的開展,為進一步傳承中華文脈,激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機與活力,全面提升人民群眾文化素養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人民群眾的文化參與感、獲得感和認同感不斷增強,豐富了廣大市民群眾春節文化生活。

品文化年味 赏丝路民俗 贺己亥新春

策劃:張曉亮 主編:周斌全 編輯:康文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