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網絡爆紅的《小豬佩奇》背後三個老男孩的創作故事

揭露網絡爆紅的《小豬佩奇》背後三個老男孩的創作故事

《小豬佩奇》三名創作者

《小豬佩奇》,史上最賺錢的動畫之一,已經13歲了。它在180多個國家用40多種語言播出,每年收入10億美元。它究竟有著怎樣的魔力?讓我們一起走進它的世界。

2015年,《小豬佩奇》(Peppa Pig)登陸中國大陸。

這隻粉皮膚、長鼻子的小豬迅速贏得了中國兒童的心。三年後的今天,它依然能每個月為中國主流視頻網站帶來近10億的點擊量。

但,很少有人知道打造《小豬佩奇》的是3個英國男人,最初的創意來源於一個悲傷的疑問。為了拍這部動畫片,他們自費32.5萬英鎊,打磨5年,成功上演了年銷售額10億美金的商業奇蹟。

揭露網絡爆紅的《小豬佩奇》背後三個老男孩的創作故事

《小豬佩奇》

·01·

動畫界的“桃園三結義”

打造《小豬佩奇》的核心團隊有三個人:馬克·貝克(Mark Baker)、內維爾·阿斯特利(Neville Astley)和菲爾·戴維斯(Phil Davies)。其中,馬克和內維爾負責編劇、導演;菲爾則因為性格外向,有較為豐富的運營經驗,主打《小豬佩奇》的出品、推廣。

這三個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狂熱地喜歡漫畫。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他們相遇在英國米德爾塞克斯理工學院。當時,菲爾是該學院動畫部門的主管,也是老師,內維爾是他的學生。馬克也是一名老師,在英國國立電影學院教書。三人因為共同的愛好,很快就成了好朋友,堪稱動畫界的“桃園三結義”。

當時的三人之中,馬克已經混出了一點名堂。1988年,還不到30歲的馬克就以18分鐘的動畫短片《山丘農莊》(The Hill Farm),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提名。1993年,他又製作了動畫短片《村莊》(The Village),也廣受好評。

揭露網絡爆紅的《小豬佩奇》背後三個老男孩的創作故事

馬克·貝克

在當時的英國倫敦動畫界,有許多學習動畫製作的學生會製作一些動畫短片賣給BBC這樣的大電視臺。90年代,馬克和內維爾獲得了一次機遇,他們拿到了BBC的訂單。於是,兩人合作製作了13集動畫片《大騎士》(The Big Knights),講述了兩個善良但有點笨拙的巨人的故事。

雖然《大騎士》的劇情幽默感人,吸引了不少粉絲,但可惜BBC並不感冒,沒有在播出時間、營銷推廣上投入太多的資源。BBC的態度,讓馬克和內維爾很失望,直接導致他們後來在有了《小豬佩奇》之後不願意和BBC合作。

揭露網絡爆紅的《小豬佩奇》背後三個老男孩的創作故事

《大騎士》

·02·

“爸爸媽媽去哪兒”

1999年,三個人決定玩一票大的。他們開始頻繁地在倫敦大街小巷的酒吧裡聚會,不停地想創意。在一次次討論之中,三人分析了當前動畫界的流行趨勢:英國電視上流行的動畫片有《郵遞員派特叔叔》(Postman Pat)、《消防員山姆》(Fireman Sam)。這些動畫片大多以人物為主題,主要角色都是男性,充滿著濃濃的英雄主義氣息。

揭露網絡爆紅的《小豬佩奇》背後三個老男孩的創作故事

《消防員山姆》

在一杯又一杯的啤酒之後,三人決定另闢蹊徑,製作一個以動物為主題的動畫片,並且將主要角色設定為女性。他們最終選了豬這個看起來有點笨笨的動物作為主角,並且為她取了一個聽起來有點聰明,有點酷,還有點辣的名字:“Peppa”。

揭露網絡爆紅的《小豬佩奇》背後三個老男孩的創作故事

《小豬佩奇》創作手稿

最初想出“佩奇”這個角色的關鍵人物是馬克。三人在酒吧裡頭腦風暴時,馬克想起一個大學同學的小女兒。這個小女孩在看動畫片時,發現許多動畫片裡的角色都沒有父母的陪伴。她感到很疑惑,很傷心。可以說正是“爸爸媽媽去哪兒了”這一個悲傷的疑問確立了此後風靡全球的《小豬佩奇》的價值觀基調。

揭露網絡爆紅的《小豬佩奇》背後三個老男孩的創作故事

·03·

漫漫找錢路

有了好的創意,下一步就是尋找投資方。但是,找錢的路並不輕鬆。鑑於BBC對待《大騎士》的態度,三個人首先決定不找BBC合作了。(也有媒體提到三人帶著《小豬佩奇》的創意找過BBC,但BBC愚蠢地拒絕了)

揭露網絡爆紅的《小豬佩奇》背後三個老男孩的創作故事

BBC電視臺

當時他們甚至窘迫到一年只掙了400英鎊,不得不依靠往年的存款度日。三個人還曾經申請了歐盟的一個媒體基金,雖然《小豬佩奇》的創意完全符合申請要求,但在三個月的等待之後,他們一無所獲。

不與BBC合作的決定需要很大的勇氣。進入21世紀,世界上最流行的是皮克斯、迪斯尼的動畫片,最酷炫的技術是3D。但《小豬佩奇》的製作技術是二維,又沒有大牌明星配音,劇情看起來也有點“弱智”。這種動畫片,賺錢很難,除了像接受政府財政資助的BBC這樣的電視臺會適當播放,其他商業電視臺興趣都不大。

揭露網絡爆紅的《小豬佩奇》背後三個老男孩的創作故事

皮克斯動畫《頭腦總動員》

揭露網絡爆紅的《小豬佩奇》背後三個老男孩的創作故事

迪斯尼動畫

2001年,在想出《小豬佩奇》創意兩年之後,三個人帶著一個兩分鐘的樣片參加了一個在卡迪夫舉辦的動畫界論壇。在這次論壇上,他們幸運地找到了一個經銷商,願意提供一半的資金,英國第五頻道也願意提供一部分。

然而根據他們的測算,《小豬佩奇》的每一分鐘製作費至少需要5000英鎊,第一季52集需要130萬英鎊。雖然有了經銷商和第五頻道的投資,但他們的啟動資金至少還短缺32.5萬英鎊。

揭露網絡爆紅的《小豬佩奇》背後三個老男孩的創作故事

在找了一圈又一圈投資商之後,他們說服了家人,決定自掏腰包,湊了32.5萬英鎊啟動項目。在《小豬佩奇》的最初製作中,家庭給了他們很大支持。馬克·貝克的妻子是一名色彩設計師,她具體負責了《小豬佩奇》色彩的平衡。

揭露網絡爆紅的《小豬佩奇》背後三個老男孩的創作故事

小豬佩奇玩偶

最重要的是,當時,他們已經意識到,動畫片真正賺錢的環節在衍生品上,自己參與投資可以保證創意團隊的利益。如果《小豬佩奇》成功,那麼他們將會賺得盆滿缽滿。

而他們無比堅信《小豬佩奇》一定會走紅。

·04·

10億美元的走紅之路

2004年5月5日,距離《小豬佩奇》創意誕生5年之後,英國第五頻道播出了《小豬佩奇》的第一集:《打嗝》。隨後,第一季剩下的51集也陸續播出。

動畫片一經上映,好評如潮,頻頻斬獲大獎:2005年法國安納西國際動畫節大獎,2005年、2011年、2012年的英國兒童學會獎,等等。至今,“佩奇”已經播到第五季。

三人的遠見和堅持,也開始得到回報。2015年,世界知名娛樂公司eOne以1400萬英鎊的價格收購了三人的工作室ABD(AstleyBaker Davies)70%的股權。

目前,“佩奇”每年創造超過 10 億美元全球零售額、擁有 800多個全球授權商。到2020年,零售額將達到20億美元。

僅僅在中國,《小豬佩奇》的主題故事書就已經賣出超過1600萬套!對中國的兒童來說,最大的喜訊則可能是:運營方還計劃2018年在北京、上海推出小豬佩奇的主題樂園。

揭露網絡爆紅的《小豬佩奇》背後三個老男孩的創作故事

《小豬佩奇》的主題故事書

“佩奇”已經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超級大IP。馬克、內維爾和菲爾三個人也毫無疑問憑藉《小豬佩奇》躋身世界一流動畫製作團隊。據有關媒體報道,三人在兢兢業業創作“佩奇”的故事的同時,也已經買上了私人飛機、過上了馬爾代夫度假的日子……

·05·

祝福6000萬中國留守兒童

看過這部動畫片的大人都會發現,《小豬佩奇》在價值觀上,以家庭為核心,幾乎在每一季、每一集裡,“爸爸媽媽”都會出現,“爺爺奶奶”也很少缺席。它的整體色調陽光溫暖,既有天真的童趣,又有溫馨的親情,也許有小小的挫折和挑戰,但絕無暴力與黑暗,破碎與悲傷。

揭露網絡爆紅的《小豬佩奇》背後三個老男孩的創作故事

走筆至此,不禁想起中國的留守兒童。據權威機構測算,中國的留守兒童保守數量超過6000萬。這6000多萬孩子,他們在看“佩奇”時,也會疑惑“爸爸媽媽去哪兒了”嗎?祝福她們的童年也像“佩奇”一樣無憂無慮,快快樂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