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本來很穩固,為何楊玄感卻要帶頭造反,從而引爆隋末大亂?

歷史大變局


楊玄感,楊素之子,隋朝第一貴公子,為何這樣一個人,要發動叛亂,拉開隋亡序幕呢?

功臣家的悲哀,不共戴天的私仇

先說私仇。楊素,原本就是隋首席重臣。更重要的是,隋煬帝楊廣得以擠掉哥哥,承繼大統,楊素是出力最多的。

可是,功高不賞!楊廣繼位後,一直多種敵防、限制。楊素得病後,害怕楊廣加害,拒絕就醫,以致病情惡化而去世!

更有甚者,楊廣在得知楊素去世後,曾說:還有楊廣死了,如果楊素不死,我就滅了他的族!

表面兩家好基友,實際彼此水火情


因此,表面的恩寵和風光背後,隱藏著刻骨的仇恨。

二代中的佼佼者

楊玄感本就出身頂級家族,生性禮賢下士,好結交豪傑。因此,在隋朝功臣集團二代中,擁有極高的人望。

在楊玄感選擇起兵路線時,執意取李密的下策,攻洛陽,就是因為洛陽是煬帝安置功臣子弟的地方。

果然,玄感大軍一到,洛陽外圍的功臣子弟悉數引人投之,這些人中,有韓擒虎、楊瓊、來護兒的子弟,玄感因此勢力大震!

來護兒等人子女投敵,楊廣未過分追究,依稀當年青年晉王之風。


可惜的是,來護兒等人並未投鼠忌器,反而以罪戴功,往死裡打玄感,此玄感失算未及處!

煬帝漸引起關隴貴族不滿,玄感有機會小代價取勝

煬帝繼位後的一連串舉措,都打擊了關隴貴族的利益。同為大貴族出身的李密的不得志,就是一個縮影。楊廣啟用了許多南方士人和科舉出身者,打擊了貴族子弟。同時,徵發民夫修運河,攻高麗,都引起了貴族不滿。

對貴族洞若觀火的李密,就以為,只要搶先入關中,獲取貴族支持,則天下就此大定!可惜玄感未採納。

李世民:老楊,李密的意見你不用,我們先用了哈。承讓,承讓!


相比之下,後來李淵起兵時,頂著後方被劉武周抄底,側翼屈突通壓迫,並敵一向,一路入關中,天下勝敗,非惟天時,亦抑人謀也!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楊玄感造反是被李密策反,李密因為被楊廣解僱,不思考自己的錯誤,卻心存報復,於是刻意結交楊廣最信任的楊素父子,併成為楊玄感好友。在楊素生病期間,楊廣關懷備至,每天都會問楊素病情,卻被李密買通太醫,說成楊廣問楊素什麼時候死。楊玄感因此起了反心。而楊廣問心無愧,所以繼續重用楊玄感,最重要的糧草歸楊玄感負責。結果一徵高句麗被楊玄感的人,把糧草埋了,二徵高句麗楊玄感直接造反

大隋的造反勢力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一些罪犯,利用大隋最大的水災,可以說是封建社會最大的一次水災,夥同一些遊手好閒,不願踏實幹活的人,襲擊地方官府,使得受災區得不到來自官府的賑災救援,藉此裹挾百姓青壯者嘯聚山林。這些罪犯有,逃兵役的王薄、竇建德,小偷集團的杜伏威、輔公拓,死刑犯翟讓,生吃活人的張金稱,看看,不是罪犯就是變態! 這些反賊不耕種,吃的哪裡來,就是搶老百姓的,有的還把老百姓當軍糧。他們禍亂山東,不得民心,多數是被裹挾的百姓,所以張須陀只有幾千人,卻把他們打的稀里嘩啦!

第二階段,將百萬大隋軍出賣給高句麗的賣國賊,李密楊玄感造反,煽動了一批楊素的學生和部分門閥,雖然很快被滅,這些分散出逃的賣國賊,利用家族勢力或狐朋狗友,在各地蠢蠢欲動。這些人裡,除了李密幫助瓦崗強大,其他都沒有什麼作為。 在前兩個階段,不管是那些罪犯或者賣國賊的隊伍,都無法對大隋造成實質性威脅。大隋大部分地區,並沒有被戰事波及。

第三階段,才是大隋滅亡的關鍵,是真正天下大亂的階段,大隋人口減少,主要發生在這個階段。李淵的造反至關重要,使得楊廣的三足穩定政策,缺了一足。三足分別是,楊侑長安抵禦突厥,楊桐洛陽鎮瓦崗,楊廣江都穩江南。

李淵起兵哪來幾十萬?不過幾千人而已,百姓不願跟著造反,是李建成想盡辦法去招了萬把人,號稱三萬。李淵知道靠這點人成不了事,所以向突厥借兵,李淵與宋老生正面作戰,突厥背後偷襲,也是李淵運氣好,馬受驚,宋老生竟然墜馬而被殺,軍隊失去指揮。隨後李淵以楊侑為要挾,又逼降了屈突通,空手套白狼,得到了數萬驍果軍。李淵這才有了和王世充一戰的實力,而且是與李密拼的兩敗俱傷的王世充。

李靖當時是前往江都向楊廣報信,可惜沒有成功。李淵奪取長安,造成楊廣在江都的軍隊想殺回長安,奪回家園,軍心不穩,被宇文兄弟利用,謀殺了楊廣。一代聖君雄主天可汗隕落,從此天下大亂,軍閥混戰,百姓遭殃。


扶正祛邪正本清源


大隋本來很穩固,楊玄感帶頭造反,從而引爆隋末大亂的說法本身不成立。

楊玄感是在大業九年(613)起事的,但是早在之前大業七年(611),山東鄒平人王薄自稱『知世郎』 發動農民起義 ,山東農民紛紛響應。之後,平原劉霸道、鄃縣張金稱、漳南孫安祖和竇建德、渤海高士達、韋城翟讓、章丘杜伏威等各路起義領袖相繼起兵,除了他們,其他反隋小股武裝不可勝數。到了大業八年(612),史籍中記載的新的起義軍有21支,其中,山東14支,江淮4支,河南、關中和河西各1支。

從這個角度,在上述起義之後第二年或第三年楊玄感方才起兵,因而遠遠談不上『帶頭造反』、『引爆隋末大亂』,楊玄感起事之前的大隋本身也談不上很穩固。

楊玄感起事之後經常這麼動員手下:

我身為上柱國,家累鉅萬金,至於富貴,無所求也。今者不顧破家滅族者,但為天下解倒懸之急,救黎元之命耳。(我身為上柱國,家裡積累的黃金鉅萬,對於富貴,我已經是無所求了。現在我不顧破家滅族,只不過是為了替天下人解倒懸之急,拯救黎民百姓的性命罷了。)

而到了楊玄感失敗並且墓木已拱的唐朝,魏徵等編撰的《隋書》列傳中這麼評價他:

玄感,宰相之子,荷國重恩,君之失德,當竭股肱。未議致身,先圖問鼎,遂假伊、霍之事,將肆莽、卓之心。人神同疾,敗不旋踵,兄弟就菹醢之誅,先人受焚如之酷,不亦甚乎!

一個是楊玄感的自我宣傳,說自己本身已經富貴到了極點,之所以起事完全是為了百姓的利益;一個是站在唐朝官方立場的史家對楊玄感的評價,認為他作為宰相(楊素)之子,在隋煬帝失德的情況還應該竭誠效忠,不此之圖而謀奪天下,是借行伊尹、霍光的事情而恣意自己像王莽、董卓一樣的野心,所以神靈和百姓都憎恨厭惡,所以一轉眼就失敗了。

前者作為楊玄感的自我標榜把自己抬得過高,後者基於成王敗寇的觀念又把他貶得過低,事實上,楊玄感雖然失敗,但是作為隋朝統治集團中第一個站出來反對隋煬帝的人物,他也削減了隋王朝的統治力量,起到了自己的歷史作用,也理應有自己該有的歷史地位。


談古論金


其實楊玄感造反最大的原因還是隋煬帝逼得!


首先楊玄感的父親楊素,是個隋朝的戰神,常勝將軍,在隋煬帝登基的時候也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後來在楊素功勞太大,功高震主,隋煬帝楊廣就容不下楊素了,非常想讓楊素死去!

楊素在快死之前生病的時候,隋煬帝每天都要派人去看,就是看看楊素有沒有死去,楊素很聰明啊,知道隋煬帝容不下自己就是讓自己早點死去!楊素就放棄治療了,不治病了,然後不久就死去了!死去的時候,隋煬帝給予了風光大葬!


但是,在楊素的葬禮上,楊廣說了一句讓人心寒的話:“使素不死,當夷九族。”就是說幸好楊素懂事,自己死了,如果再不死,我一定殺他九族。這句話多恨啊,多讓楊素的家人心寒,尤其楊素的兒子,包括楊玄感!


隋煬帝二次遠征高麗期間,隋煬帝的暴政早就搞得民眾民怨沸騰,已經有很多農民起義在發動!楊玄感在北魏北周大隋的頻繁的改朝換代的大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將門之後,也有很大的野心,就在隋煬帝遠征高麗之時,遠離朝廷之時,發動了叛亂!


鵬程日誌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楊玄感這就是流年不利倒黴催的,當年大隋那朝堂上,他就屬於那種腦殼特別大,帽子特別高的那種人,但你腦殼再大,這帽子再高,他也不能大過咱隋煬帝楊廣的腦殼和帽子不是。

而且楊廣這主子可不是個好伺候的人,那本來就是曹操轉世自帶疑心病的人,這兩股子原因,一較勁,這楊玄感不反也得反。

咋回事呢?且聽老梁細細道來。

楊玄感的履歷

楊玄感這小體格用咱普通話講那叫個粗,那叫個壯。如果用咱大白話講就倆字——雄偉。而且還有一腮幫子的大鬍子,這鬍子在老古人的眼裡,那叫個漂亮,有一個特別的形容詞來形容,叫美鬚髯。這兩樣搭配在楊玄感的身上那叫帥的冒泡,走哪這大姑娘小媳婦的眼珠子都隨著他轉。

還有那大腦殼,滿滿的腦細胞,那叫個聰明。說道這裡,老梁插一句,這楊玄感小的時候,就喜歡一個人蹲在角落裡畫圈圈,讓外人瞅著整個就一痴傻兒童。但他老爹楊素獨具慧眼:摸著楊玄感的小腦殼說:“這小子一點都不痴!”

外人就當楊素講了個笑話,但不成想這楊玄感年級稍大一點,突然就開竅了,這書一摞一摞的讀,那叫個好學,蹲在馬背上各種姿勢,順手玩個彎弓射大雕根本就不在話下。

而且人家的命也好,老爹鋪的路好,這軍功論筐數,都沒地方擱,老大一塊就擱他腦袋上嘍,啥事都沒幹,腦袋就扣上了柱國的大帽子。

得,和他老爹一樣都是二品的大官,這朝堂上參見皇帝的時候,父子倆排排站,這肩並肩就站一列上了。

這要是擱一般人眼裡,這就是老祖宗墳頭上冒青煙了,可這楊玄感感覺彆扭,認為這是不孝,做兒子那能和老爹並列站?

隋文帝楊堅也就是楊廣的老爹,這就瞅出了這毛病,沒有任何毛病的順手給楊玄感降了一級,這楊玄感那叫個感動:“謝謝,實在是太謝謝陛下的愛惜!”

這事要是放老梁身上,沒毛病要降我的級,不罵你都對不起你。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這楊玄感還是一個很不錯的人。

後來這一出朝堂,就做了宋州的刺史,再往後因為楊素去看楊玄感的老祖宗去了,這官才被免了,回家給老爹安排身後事。

這一年多之後,楊玄感一出來,繼承了老爹的意志這楚國公的帽子就扣在了腦袋上,而且還做了禮部尚書。

這毛病可就來了

其一,開頭咱不是說了嗎?這楊玄感好讀書,這身上可文人嘍,滿華夏那有那麼一號的文人,一多半都蹲在他的家門口裡。

這其二,老爹的功勞那叫個大大的,而且楊玄感本人的功勞他也不少,這不整個朝堂上滿眼都是他楊家以前的手下。

這其三,這是最要命的,這個時候蹲在龍窩裡的不再是哪個寬厚的隋文帝,而是他的兒子隋煬帝,這人心眼小疑心病還特別的重。這時不時的就要敲打一下楊玄感。

這楊玄感心裡可就起了別樣的小心思,和自家的一幫子弟弟,蹲家裡畫圈圈準備對策,這就謀劃出一個大的方針出來,廢掉隋煬帝立秦王楊浩為帝。

這事是敲定了,這不還得準備時機不是。大傢伙都知道這隋煬帝有個癖好,就是手裡拿倆棒槌到處的征討,要不是這癖好,這大隋朝也不會歷經二世就完蛋了。

造反

這事也是趕上了,613年隋煬帝第二次東征高麗,這楊玄感就撈了一差事——督運糧草。這時候的隋煬帝也不知道是咋想的,大華夏地界上農民起義一出接著一出,你不評判還搞東征,這就是往死裡作啊。

隋煬帝的大兵一出去,楊玄感就和自己那幫子被隋煬帝打壓的老少爺們聚集在了一起,就要搞事。

這時候,作為楊玄感一個隊伍裡的李密,颳著大腦殼給楊玄感出了三策,最好的辦法就是搶先入關,得到哪些個在隋煬帝面前平時連個屁都敢放的貴族支持,這天下就不再是隋煬帝的嘍。

可楊玄感沒有采納,卻用了下策去搞洛陽。咋說呢?洛陽這地楊玄感的好哥們多呀,他一過去,這幫人想當然的都會幫他。

事實上確實如此,楊玄感一到,每天都有好幾千人的隊伍來投靠他,一時之間這隊伍“蹭蹭”的往上長。

沒幾天關中的大兵幾萬人可就到了,這楊玄感三不兩下就把這隊伍給搞死了,領頭的灰頭土臉的領著八千人又跑回去了。

可關中的兵是敗了,架不住一波接著一波的來,來的人一次比一次牛掰,楊玄感可就敗了。

走到最後,楊玄感讓弟弟楊積善殺了自己,然後自殺。

楊玄感死了,但楊積善自殺卻沒死成,被大兵給俘虜了,這好,楊玄感的大腦殼和楊積善就被帶回了隋煬帝的行宮。

楊玄感被分屍,而且屍體暴曬了三天,跟著又把他身上的肉一條一條割下來,放火上燒。這時候楊玄感一幫子弟弟全被殺了,而且楊玄感的楊姓也被改成了梟姓。

事就是這麼個事,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