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國家地質公園憑什麼能入選2019年度待評估世界地質公園

張掖國家地質公園憑什麼能入選2019年度待評估世界地質公園

法國巴黎傳來喜訊:張掖國家地質公園成功入選2019年度待評估世界地質公園

那麼張掖國家地質公園憑什麼能入選待評估世界地質公園,進入待評名單之後,張掖國家地質公園又做了哪些工作?跟著《美麗中華行》走進張掖國家地質公園,用鏡頭記錄背後的故事!

張掖國家地質公園憑什麼能入選2019年度待評估世界地質公園

世界地質是一個有明確的邊界線並且有足夠大的使其可為當地經濟發展服務的表面積的地區。地質公園系由一系列具有特殊科學意義、稀有性和美學價值的地質遺址所組成, 它也許不只具有地質意義, 還可能具有考古、生態學、歷史或文化價值。

張掖國家地質公園憑什麼能入選2019年度待評估世界地質公園

世界地質公園的建立有三個目的, 一是要保護環境, 二是要促進區域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三是進行廣泛的地球科學教育。

張掖國家地質公園憑什麼能入選2019年度待評估世界地質公園

據瞭解,此次擬建的張掖世界地質公園總面積1289.71平方千米,由彩色丘陵、冰溝丹霞、中華裕固風情走廊、九個泉板塊構造縫合帶四大景區組成。

張掖國家地質公園憑什麼能入選2019年度待評估世界地質公園

張掖國家地質公園憑什麼能入選2019年度待評估世界地質公園

張掖國家地質公園憑什麼能入選2019年度待評估世界地質公園

張掖國家地質公園憑什麼能入選2019年度待評估世界地質公園

公園主要發育由1.35億年至6500萬年前的白堊系“紅層”,經構造運動、流水與風力侵蝕作用而形成的彩色丘陵和紅色砂岩地貌,園內懸崖峭壁、峰林石柱、氣勢磅礴、色彩斑斕、造型奇特,是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複合區

張掖國家地質公園憑什麼能入選2019年度待評估世界地質公園

公園內九個泉板塊構造縫合帶作為中國最早進行蛇綠岩套研究的地區之一,是我國典型蛇綠岩套和高壓藍片岩帶,為中國板塊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具有全球對比研究的重大意義,被地學界稱為大陸造山帶研究的搖籃和經典,是板塊學說在我國重要的研究場所。

張掖國家地質公園憑什麼能入選2019年度待評估世界地質公園

擬建張掖世界地質公園是一座集科學研究、科普教育、旅遊觀光、歷史文化、環境保護於一體的大型地質公園,對研究我國西北乾旱區紅層地貌、生態保護和板塊構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張掖國家地質公園憑什麼能入選2019年度待評估世界地質公園

世界地質公園的稱號,是一個很好的載體,而在它之上搭載什麼,尚需張掖集思廣益、引智借力。

張掖國家地質公園憑什麼能入選2019年度待評估世界地質公園

縱觀張掖,就能發現,不論是裕固族民歌、秦腔獠牙絕技,還是高臺雕彩玻璃畫,都兼具歷史底蘊與發展潛力,都可以成為地質公園配套、蜚聲國際的城市文化磁鐵。

張掖國家地質公園憑什麼能入選2019年度待評估世界地質公園

張掖國家地質公園憑什麼能入選2019年度待評估世界地質公園

張掖國家地質公園憑什麼能入選2019年度待評估世界地質公園

張掖國家地質公園憑什麼能入選2019年度待評估世界地質公園

張掖國家地質公園憑什麼能入選2019年度待評估世界地質公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