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說:“七不出門,八不歸家”,說的是什麼意思?有講究嗎?

如果生在農村,在和一些老人交流過程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禁忌,這些禁忌往往是老一輩們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這屬於一種禁忌文化。禁忌文化,簡單的理解就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禁忌的一些行動言語或者食物等等,古人們對這種禁忌文化是非常重視的,根據他們的說法,如果違反了這些禁忌,往往會有非常嚴重的不好的後果,沒有人會期待這些不好後果發生。

老人常說:“七不出門,八不歸家”,說的是什麼意思?有講究嗎?

我們經常會聽懂在某一個節日裡某件事情不能做某種話不能說類似的禁忌,關於這些禁忌,還有一些俗語流傳下來,比如七不出門,八不歸家。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是否有道理可言?接下來我們進行仔細的分析。在我們印象中的農民,生活方面,他們都是非常隨意的,沒有什麼嚴格的規章制度來限制他們自己的日常行動。但是隨和歸隨和,在一些小問題上,大多數的農民往往會非常嚴謹,比我們想象中的更為講究。七不出門,八不歸家,就是一種體現。

老人常說:“七不出門,八不歸家”,說的是什麼意思?有講究嗎?

第一句話七不出門,從字面上理解。很可能理解為初七這一天不能外出,只能待在家裡。其實,這話中的七,就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幾種必需品,柴,米,油,鹽,醬,醋,茶,在一個家庭中,這七種東西是不可缺少的。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這七種東西沒有完全地準備好,就只能待在家中,哪裡都不能出去,這只是字面上的意義。往深層次來說,這七種東西只是一種比喻的說法,他們代表的是家中的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如果家事沒有處理好,就沒有外出的必要,家庭是最基本的。只有處理好這些家事,不管去哪才能真正放心。

老人常說:“七不出門,八不歸家”,說的是什麼意思?有講究嗎?

說了前一句話的意思,那麼後一句話又是何意?八不歸家中所說的“八”,是古人說的八種品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我們都知道,我國一直以來是一個注重品德修養的國家,尤其是在古代對一個人的品德非常重視。這八個字,就是對人的最基本要求。只有先把人做好,才能做其他的事情。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無論做什麼,首先要有做人的基本道德,如果連做人的基本道德都缺乏了,家裡便沒有他容身的地方,還有何臉面回家。從這一句話中可以看出來,世世代代的前輩想要讓我們懂得的道理,做人要有良好的品德,做正直善良的人,這是一切的前提。

老人常說:“七不出門,八不歸家”,說的是什麼意思?有講究嗎?

上述是祖先想為我們傳達的真正含義,然而,隨著時間一點一滴流逝,大家對這句話的意思,有了多種不同的理解。例如,有人認為七不出門意思是女子在初七這天不能回孃家。不管這句話的含義如何演變,我們首先不應該忘記的就是昨天想要告訴我們的兩件事情,一是家庭為重,穩定的家庭是做其他一切事情的前提。二是注重品德,為人先要立德,立德才是根本,一個具有良好品德的人才能在社會之中走得越來越遠。

老人常說:“七不出門,八不歸家”,說的是什麼意思?有講究嗎?

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積澱,經過時間的考量,還依然能夠留存下來的文化,想必總有它的可取之處,仔細品讀這些,我們或許會明白祖先經過一點一滴實踐得到的經驗,以及他們想要告訴我們的教訓。不可否認,這些流傳下來的文化,可能會存在一定的迷信成分,但並不能因此而全盤的否定它們。我們或許在面對這些文化的時候,更多的是需要一種理智,一種明辨是非的能力。

老人常說:“七不出門,八不歸家”,說的是什麼意思?有講究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