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A How 丨關於常城的《競技泰拳技術體系研究》一書

EFA How 丨關於常城的《競技泰拳技術體系研究》一書

EFA How .

本專欄的技術主理人常城先生應兩個理事會之邀已經開始著手下筆《競技泰拳技術體系研究》一書。往後讀者除了能向我們就搏擊格鬥相關的問題進行提問之外還能隨著常城先生的書寫進度,在成書之前獲得第一手的乾貨。

以下是摘抄自他的新書前言部分是他對此書大致內容的一些介紹及想說的話:

EFA How 丨關於常城的《競技泰拳技術體系研究》一書

EFA How 丨關於常城的《競技泰拳技術體系研究》一書

前言:

本書回答別人不回答的問題,建立尚未建立的泰拳體系。

本書不以教授標準技術為目的,這方面其他很多文字和音像教材已經做了,尤其基本技術的資料唾手可得。但是,即使是基本技術,仍有許多重要的問題無人解答,例如:掃踢的支撐腳需不需要旋轉?為什麼有些拳手選擇旋轉,有些選擇不旋轉,還有些只在高掃和變線時旋轉?這些問題歸結起來,其實就是在掃踢中支撐腳旋轉的原理和目的問題。再拓寬一點,掃踢中有幾個類似的關鍵技術點,比如上步開胯、蹬地發力、掃踢線路、翻胯角度等,都可以提出類似支撐腳到底需不需要旋轉這樣的問題。

這本書就致力於解答這些問題,傳播這些知識,分享訓練方法。

基本技術是一切的根本,看似簡單直接,但後續變化無窮。就像樹木的根本之上將要分枝散葉,最後開花結果。所以,在基本技術的問題解答過後,這棵技能之樹才是本書的重中之重。繼續以剛才的掃踢舉例:我掃踢對方,對方如果提膝格擋我該怎麼辦?提膝格擋露出的空當在哪?針對這些空當我能有多少種變化?這就是技能樹上掃踢這一主幹、掃踢的變化這一分枝、針對提膝格擋結出的果實。

本書的初衷就是提出技能樹的概念,使得泰拳的學習不再是不斷地重複,在實踐的黑暗中摸索。城市中的我們沒有泰國拳手從幼年開始嚴酷訓練的環境,更沒有10年跟著冠軍教練去打上百場比賽積累技術經驗。就像我們如果學農業學,需要的不是上山下鄉跟著全國勞模去地裡摸爬滾打10年,而是高效而體系化的4年大學教育。

這本書試圖建立的正是一所關於泰拳的大學。

在此感謝我一路走來所有的隊伍,特別是英國南安普頓 Lok Borai Exile 泰拳隊,我所有的教練:Dean、Jo、庸拉、盾、Sak,感謝理事會的 Woody 大師給予我著書立說的機會。

特別感謝現在我的俱樂部:圳 Evolution Fight Academy(EFA搏擊俱樂部)給予我的支持,還有我的愛人,能堅定地支持我一年異地全心投入,才有本書的成冊。

2018年11月27日夜於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