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五儿之殇:生活一定会惩罚那些总想付出少、却获益多的人

柳五儿之殇:生活一定会惩罚那些总想付出少、却获益多的人

讲过了怡红院里众多的小丫鬟,今天说说那个千方百计想去怡红院而不得的柳五儿。

和众多小丫鬟一样,柳五儿也是贾府的家生奴才,她父母地位不高,在奴才中只能算是下层。然而这女孩却生得品貌不俗,十分出色。作者说她“生的人物与平、袭、紫、鸳皆类。”平儿、袭人、紫鹃、鸳鸯都是贾府中一流的丫头,美貌智慧能干兼具,说柳五儿与这几个人差不多,那真是一个极高的评价了。

按照贾府的规矩,家生子从小就应该进府当差的,男孩做小厮、女孩当丫鬟,概莫能外。可这个柳五儿,已经16岁了,却还在家养着,书中说是“因素有弱疾,故没得差。”真的是这样吗?元宵夜宴,贾母问为何不见袭人?王夫人说因为她母亲刚去世,热孝在身,不方便来这喜庆热闹的场合。贾母虽然一直喜欢袭人,此时却说“跟主子却讲不起这孝与不孝”。后来王熙凤出来解释,说园子里也要袭人看着才放心,贾母才不提此事。在主子面前,有体面的袭人都如此,柳五儿又不是啥传染病,凭啥不按规矩进来干活啊?生而为奴,就要为主人服务的。

从后文看,她的母亲柳嫂子对这个女儿十分宠爱纵容,而她也特别善于拉关系,估计是走了门路,求了当时哪个负责的管家,以有病体弱为借口,没有进府服役。

柳五儿生得出色,又得父母宠爱,越加心高气傲,一般人看不上。赵姨娘的亲戚、陪贾环上学的钱槐喜欢她,曾托媒人来求婚。看着赵姨娘的关系,父母本来情愿,但柳五儿却执意不肯,父母也不敢答应。

柳五儿之殇:生活一定会惩罚那些总想付出少、却获益多的人

柳五儿想什么呢?她可不是“美而不自知”的女孩,她深知自己的美貌,她希望以此拥有更好的未来。

这时候柳嫂子掌管了大观园的小厨房,母女听闻“宝玉房中的丫鬟差轻人多,且又闻得宝玉将来都要放他们,故如今要送他到那里应名儿。”因为宝玉是贾府的凤凰,所以怡红院里丫鬟众多,活儿却没多少,待遇还是各房中最高的。更重要的是,宝玉为人又特别好说话,对每个女孩都呵护备至,未来还有机会成为自由人。这样好的部门,去哪里找啊?

于是柳家母女不再说柳五儿身体不好了,而是想方设法要来怡红院当差。

用柳五儿自己的话说,进入怡红院,不仅每月有工资领,就算生病了,请大夫看病吃药,也不用家里的钱……真是太合算了!

贾府丫鬟众多,这些女孩要么是从外面买来的,比如袭人、晴雯;要么是贾府的家生子,比如鸳鸯、紫鹃等,无论哪个渠道来的,都是从小(10岁左右)就进府伺候主人,从最低等的小丫头做起,每个人都吃过辛苦受过委屈:袭人挨过宝玉的窝心脚,晴雯带病为宝玉补过雀金呢;那些小丫鬟,四儿、春燕、碧痕也都伺候了多年,小红偶然在宝玉面前露个脸,都遭到一顿责骂讽刺。

柳五儿之殇:生活一定会惩罚那些总想付出少、却获益多的人

别人都千辛万苦,从小在职场打拼,不知流过多少泪,受过多少苦。柳五儿倒好,小时候在家养着,现在看到人家怡红院好了,便削尖脑袋想进来。不曾付出就占到便宜,真好。

柳五儿想进府当差,如果走正常程序的话,就算是人物出色,也不一定就分到怡红院——怡红院的丫鬟已经够多了。这是柳家的母女所不能接受的。更何况,贾府的当家人还未必同意柳五儿进来呢。此时贾府的经济已经走了下坡路,一些深知内情、且有见识的领导比如王熙凤、林之孝等人,已经在谋划裁人呢。柳五儿都16岁了,现在进来,还能用几年?人家也会算账的。

当然这些柳家母女都不知道,怡红院是她们唯一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她们又开始走门路,期望能以最小的代价实现这个愿望。她们只是奴才中的底层,接触不到更高的领导,于是把目光盯在了怡红院丫鬟们的身上。

柳嫂原本在梨香院照顾那些唱戏的女孩,与芳官最好。戏班解散,芳官正好分到了怡红院,以芳官为纽带,柳家母女认识了怡红院的众多丫鬟,她们对芳官、怡红院的丫鬟们那是百般讨好,无所不至。晴雯要个菜,便赶紧奉承;芳官糟蹋食物,拿糕点打小雀,她也不说一句,一任芳官胡闹。相比之下,对于别房的丫鬟司棋、莲花儿、小蝉等,就很不友好,相当的势利。

虽然身在底层,可想占便宜、走捷径一直是柳家人的态度。她们似乎一直顺风顺水,柳五儿不想当丫鬟伺候主子就,现在又想直接进入大观园内最轻松、待遇最好的部门,也很快就要得偿所愿。芳官拍着胸脯跟柳五儿打包票,说等老太太、太太心闲了,一说就成,让柳五儿放心等待。

柳五儿之殇:生活一定会惩罚那些总想付出少、却获益多的人

然而终究她们还是失算了。

很快,就因为一瓶玫瑰露,柳五儿被关押,这个一直被父母呵护得太好,从未受过委屈苛责的女孩哭了一夜,因此一病不起。虽然后来平儿秉公断案,还给她清白,也保住了柳嫂的职位。可柳五儿也没能进入怡红院,并且最终失去了生命。

柳五儿之殇,看似偶然,其实也是一种必然。

如果不是为了能够早日来怡红院,得到这份既挣钱多又不累的工作,她就不会在黄昏时分独自走进大观园,来给芳官送茯苓霜,当然也不可能被林之孝家的撞见。

如果不是存了这份取巧之心,面对管家林之孝家的盘问,柳五儿就可以实话实说,不会“辞钝色虚”,引起对方更大的怀疑。

如果不是柳嫂子此前为了讨好芳官和晴雯,得罪了莲花儿、小蝉这些小丫头,路过的她们也就不会推波助澜,也不会来到厨房,发现此前芳官给她的玫瑰露瓶子,坐实了对方的怀疑

总想着少付出、走捷径、占便宜,终究吃了大亏。

柳家母女就仿佛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那些人,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事事都想付出最少的努力,得到最大的收益。凭着一点会讨好别人的小聪明,妄想占到大便宜。依赖投机取巧、事事走捷径的方式态度,可能会在一时一地获得成功。可捷径走多了,因为缺乏坚实的根基,没有实在的本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一脚踏空,终究会被生活惩罚。

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北方丽人:一个喜欢历史、爱读书却不够优雅精致的女子;一个爱孩子爱教育却不怎么成功的教师。红尘中因文字与你相遇,就是我最大的欢喜。谢谢你的阅读和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