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西耶馬拉松——天文愛好者們的獨特“運動”

梅西耶马拉松——天文爱好者们的独特“运动”

週一 · 知古通今 | 週二 · 牧夫專欄

週三 · 太空探索 |週四 · 觀測指南

週五 · 深空探測 |週六 · 茶餘星話 | 週日 · 天文周曆

原作:Chris Vaughan

翻譯:李樺

校譯:王延昕

編排:姚順儀

原文鏈接:

https://www.space.cam/39931-messier-marathon-with-mobile-apps.html

大家一定都聽說過梅西耶天體吧。無論是對於天文小白而言,還是對於骨灰級愛好者而言,梅西耶天體都是值得更近一步挖掘的寶藏。在早春新月前後幾天,理論上是可以在一個晚上看到全部110個梅西耶天體的。很多愛好者把一個晚上看全梅西耶天體當作一個每年都要打卡完成的任務。這項活動通常被叫做“梅西耶馬拉松”。

梅西耶马拉松——天文爱好者们的独特“运动”
梅西耶马拉松——天文爱好者们的独特“运动”梅西耶马拉松——天文爱好者们的独特“运动”
梅西耶马拉松——天文爱好者们的独特“运动”梅西耶马拉松——天文爱好者们的独特“运动”

梅西耶列表的前世今生

1705年,英國天文學家哈雷預測有一顆彗星將會在1758年迴歸(至於是哪顆彗星,相信大家看名字已經知道了^^),於是,1758年前後,天文學家們都在爭先恐後地尋找這顆彗星。那時的梅西耶還只是位於巴黎的法國海軍天文臺的研究助理。 他從1757年開始搜索這顆彗星,並於1759年1月找到。可惜,一位德國天文學家提前幾周找到了這顆彗星,梅西耶錯失第一名。

經此一役,梅西耶不僅沒有喪氣,反而越挫越勇,對彗星著了迷。他繼續搜索著還未被發現的彗星。他使用的口徑為10釐米的望遠鏡可能還不如很多讀者的入門望遠鏡,可當年的天空實在是乾淨,畢竟比愛迪生早生了一百來年,絲毫無懼光汙染的魔爪。

梅西耶马拉松——天文爱好者们的独特“运动”

當時的星圖跟夜空一樣,也夠乾淨的,只有一些主要的恆星被標記了出來。在這些背景下,梅西耶開始建立起他的天體王國。1758年的8月28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梅西耶在金牛座找到了一個疑似彗星的東西。經過持續觀測,梅西耶知道自己被騙了:那不是彗星,因為它相對於其他恆星是靜止不動的。一心愛著彗星的梅西耶把這個欺騙他感情的假彗星標記了起來,以免再在它身上浪費時間,這顆假彗星就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M1——蟹狀星雲。

就這樣,梅西耶又找到了許多看著像彗星卻不是彗星的天體。在1774年,他發表了包含著45個類似天體的天體表。1784年,他與同事又將這些天體的數量更新到了103個。

在1947年和1976年,天文學家Helen Sawyer Hogg, Owen Gingerich 和Kenneth Glyn Jones又根據梅西耶的筆記添上了7個他記錄過卻沒有加在梅西耶表裡的天體,湊成了我們現在熟知的110個梅西耶天體。它們的梅西耶編號很直接,從M1排到M110。其中的很多都有著別的更為人熟知的名字,比如昴星團(M45)、獵戶座大星雲(M42)、蜂巢星團/鬼星團(M44)、仙女座大星系(M31)。

梅西耶马拉松——天文爱好者们的独特“运动”

梅西耶馬拉松小貼士

瞭解過梅西耶天體後,我們再來看一下廣大天文愛好者們除頸椎運動(也叫抬頭看星星)外最熱衷的運動:梅西耶馬拉松。由於沒有任何一個梅西耶天體位於雙魚座和寶瓶座,當太陽運行到這兩個星座的時候,我們有機會在一個晚上(從日落到日出)看全110個梅西耶天體。這個絕(有)妙(強)無(迫)比(症)的想法自1979年被來自美國加州的Don Machholz提出後,受到了廣大天文愛好者的熱烈追捧。

梅西耶天體南起天蠍和人馬,北至仙后和大熊。因此,能完成梅西耶馬拉松的地區只有北緯20到55度。想看到最黯淡的梅西耶天體需要避免月光的干擾,因此,時間必須選在新月的前後。2019年的三月六號(週三)和四月五號(週五)都是新月。

梅西耶马拉松——天文爱好者们的独特“运动”

老規矩,請選擇一處無光害且視野開闊的觀測地點,一定要能看到朝西和東南方向的地平線哦。選擇地點時,建議事先用手機天文軟件預覽觀測目標的方位,尤其是那些非常靠近地平線的目標。當然,若你能選擇一處高地那是最好不過了。記得帶上暖和的衣服,還有一大堆好吃的,這次你可是要奮鬥一整晚呢!

很多梅西耶目標用10x50的雙筒望遠鏡就能觀測到。但稍暗的目標就得需要一臺像樣點的望遠鏡了,起碼是80mm口徑的折射鏡。口徑越大,毫無疑問觀測效果越好,尤其是當晨昏時刻觀測那幾個黯淡的梅西耶目標時。

除了口徑,望遠鏡的焦比(F值)也很重要。F值越小,視野越廣,觀測起來越容易。這裡我們推薦配合使用低倍率、廣視野的目鏡。畢竟這是馬拉松,別花時間放大目標啦。

尋找目標時建議使用沒有放大倍率的紅點式尋星鏡,方便而且精度夠用了。一定要在日落前將你的觀測設備調試完畢,帶有Goto自動尋星功能的赤道儀要提早做好校準。另外請務必準備好穩定的電源連接,電池容量要足以應付整夜的觀測。

若在日落前無法保證能完成赤道儀的一星及多星校準(天太亮找不到星啊),那建議您不如將此次馬拉松分成兩段進行,先提前一晚到達觀測地點,做好所有校準工作後從凌晨2點起觀測到日出。白天睡飽後,再從傍晚繼續觀測到次日凌晨2點。

只要在24小時內完成的觀測都算梅西耶馬拉松。

在這裡小編還是要提醒各位,千萬不要小瞧“全馬”的難度,如果十分想挑戰成功全馬,強烈建議給自己留出第二次嘗試的時間哦!

梅西耶馬拉松觀測指南

在這裡,告訴大家一些觀測小竅門。梅西耶馬拉松的開始和結尾非常關鍵,稍有不慎目標就竄到地平線下了。剛開始的幾個目標的觀測順序通常不完全按消失的順序排列,亮度也是要納入考量範圍的。通常,在天剛剛黑時,大家會先搜索M77和M74,它們在西方的低空。緊接著,找三角座的M33,然後是仙女座大星系的組合套裝:M31,M32和M110。在這之後,可以稍微鬆口氣,不用那麼急著和地球自轉賽跑,能從容的對著星圖從西到東把能看到的都看了。到晚上十點時你應該可以看到室女座的星系團了,看完這17個目標後可以稍作休息養精蓄銳,在凌晨三點迎接第二集團軍的到來。日出前的幾個目標也相當關鍵,它們是M55,M75,M72,M73和M2。最後一個目標是M30,它將會在黎明前的最後時分升起,觀測它很有挑戰性。梅西耶馬拉松到這裡就告一段落了,沒有完成的朋友們不要灰心,大家重在參與,我們明年再來!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 • 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天文溼刻』 牧夫出品

梅西耶马拉松——天文爱好者们的独特“运动”

戴上你的3D眼鏡來觀賞柯伊伯帶吧~

Credits: NASA/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Applied Physics Laboratory/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National Optical Astronomy Observatory

謝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