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學習國學之――三綱五常

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在古代社會,有著眾多道德約束和行為準則,今天來說說其中的一個內容――三綱五常

三綱五常內容:

三綱: 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五常: 仁、 義、 禮、智、信。

一起學習國學之――三綱五常

具體解釋:

三綱的涵義, “三綱者,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三綱之中,“父為子綱”是基礎,而它所要求的社會規範就是孝敬,父母有過錯,做子女的也只能絕對服從,不能觸怒父母,在父母面前,子女唯一明確的是孝敬,三綱之中,“君為臣綱”當是其首,對應的行為規範就是“忠”。所謂“忠”就是對君主盡心竭力,全心全意,毫無隱瞞,如果君待臣以禮,臣待君以忠,各自做好自己的角色,天下就會太平安定。所謂“夫為妻綱”,是夫妻構成的家庭式人倫關係得以產生的基礎,而對應的行為規範是“節”,“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正是對這種行為規範的體現。

五常的涵義

古人所謂 君臣、父子、兄弟、 夫婦、朋友五種 人倫關係。用忠、孝、悌、忍、善為“五倫”關係準則。

孟子認為:君臣之間有禮義之道,故應忠;父子之間有尊卑之序,故應孝,兄弟手足之間乃骨肉至親,故應悌;夫妻之間摯愛而又內外有別,故應忍;朋友之間有誠信之德,故應善;這是處理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的道理和行為準則。

一起學習國學之――三綱五常

歷史意義:

三綱五常是中國儒家倫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 儒教通過三綱五常的 教化來維護社會的倫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而三綱成為封建統治者用於奴化人民的工具,則在宋明以後。以等級名份教化社會的觀點被稱作“天理”,成為 禁錮人們言行的桎梏。如違犯封建倫理綱常,即被視為“名教罪人”。

缺點:三綱五常中的“夫為妻綱”是對婦女的壓迫,對婦女的歧視成分較大。

現實意義

如果我們恰當地利用傳統道德精華,“化腐朽為神奇”,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將會煥發出更大的活力,善言古者必有節於今”,“三綱”中不足之處,是應予以唾棄的,而“五常”中則包含著許多積極因素,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應予以繼承和發揚。

總之,學習傳統文化要適當吸收,不能全部肯定,更不能全部否定,不能從一個極端到另外一個極端。傳統文化中的很多內容是值得推崇的,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是五千多年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以上圖片和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區評論,歡迎大家轉發收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