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之——神農與炎帝

話題之——神農與炎帝

昨天咱們說說了神農嘗百草的故事,說了說神農的歷史神話,以及關於他的神話故事,歡迎訂閱關注。

那麼炎帝和神農會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先來說說炎帝,百科上對炎帝的表述是這樣的: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又號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別號朱襄 [尚有爭議,也有說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領尊號炎帝。

炎帝所處時代為新石器時代,炎帝故里目前有六地之爭,分別是:陝西寶雞、湖南會同縣連山、湖南株洲炎陵縣、湖北的隨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 。炎帝部落的活動範圍在黃河中下游,在姜水(一說是今寶雞市渭濱區的清姜河,一說是今寶雞市岐山縣的岐水。)一帶時部落開始興盛,最初定都在陳地,後來又將都城遷移到曲阜。

相傳炎帝牛首人身,他親嘗百草,發展用草藥治病;他發明刀耕火種創造了兩種翻土農具,教民墾荒種植糧食作物;他還領導部落人民製造出了飲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傳說炎帝部落後來和黃帝部落結盟有了著名的戰役“涿鹿之戰”,共同擊敗了蚩尤。

話題之——神農與炎帝

那麼炎帝和神農的關係是怎麼樣的呢?關於這個問題,學術界長期以來形成了觀點截然相反的兩派:一是認為炎帝就是神農氏,也是現在的主流學派主流派,比如湖南的炎帝陵紀念館就是把炎帝作為神農來祭祀的,所以紀念館內就有炎帝嘗百草的主題。而另一派則認為炎帝和神農是兩個系統的人,扯不上關係,因此不可能是同一人。

古代史書關於神農氏的世代記載是這樣的:神農氏統治經歷了七十個世代,(一說十七個世代)到黃帝部落崛起的時候才衰落下去了。即神農氏以前包括神農氏的時代,黃帝崛起的時候,恰好“神農世衰”,黃帝 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按照一世三十年計算,那麼神農氏統治的時期大約為兩千年(如果是十七個世代則大約是五百年)黃帝的時代,在距今大約五千年以前,以此上推兩千年,大約就可以推斷出神農氏統治開始於距今大約七千年以前。

但是,關於炎帝的記載則明顯和神農氏對不上號。和神農不同,關於炎帝的稱號是對某一個人還是對若干世代的部落首領的稱呼這一點是存在爭論的。有一種說法認為,炎帝經歷了八個世代。第一世炎帝叫神農,他的時代比黃帝的時代大約早幾百年。而和黃帝同一個時代的炎帝是第八世炎帝,他叫榆罔。這種說法,就把炎帝和神農串到了一起,即無論炎帝還是神農都是同一部落首領的稱呼。同一部落首領有不同的稱呼倒不奇怪,但是無論神農氏是七十個世代還是十七個世代,顯然都和炎帝的八個世代對不上號。因此,從這一點上來說,炎帝和神農為同一人的說法值得懷疑。

話題之——神農與炎帝

炎帝:少典部落之子,其母是有蟜氏之女名叫安(女)登,炎帝因生於姜水,故以姜為姓,名石年,烈山氏,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故曰炎帝,因起於烈山,所以又號為烈山氏,其初國伊繼國耆,合而稱之故又號曰:伊耆氏。古代原始社會人很少而禽獸很多,所以都吃禽獸肉,到炎帝烈山氏薑石年的時候人民很多而禽獸已經不足,野生素食能吃的也都吃了,但還是不能解決人民的飢餓,於是炎帝烈山氏薑石年根據天時、地利,製作了勞動工具,教導人民耕種田地,種植莊稼作物,徹底解決了人民的飢餓,百姓也得以更好的繁衍息。百姓贊炎帝烈山氏薑石年曰:“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謂之神農。”後世繼位的帝王稱之曰:炎帝神農氏“姜某某”,後世繼位為帝王者仍沿用炎帝神農氏番號。炎帝烈山氏薑石年取莽(奔水)氏之女曰聽詙,生子二:長帝臨魁、次桂。炎帝神農氏姜臨魁生帝承,炎帝神農氏姜承生帝明、仲賢、希文,炎帝神農氏姜明生帝宜,炎帝神農氏姜宜生帝來,炎帝神農氏姜來生帝裹,帝神農氏姜裹生節莖,節莖生克、戲,戲生炎帝神農氏姜榆罔。炎帝烈山氏傳至八帝至炎帝神農氏榆罔(炎帝神農氏榆罔為炎帝烈山氏第十世孫)。炎帝烈山氏薑石年為中華民族始祖之一,生卒年份概在公元前三千年前後。

關於神農和炎帝是否是同一個人,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